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竹林七贤”刘伶:嗜酒如命,被妻子推进酒缸,3天后将酒全喝光

“竹林七贤”刘伶:嗜酒如命,被妻子推进酒缸,3天后将酒全喝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君讲述 访问量:2545 更新时间:2024/1/15 11:13:17

腹中书万卷,身外酒千杯。

这句诗无疑是对藐视礼法、追求自由的一代才子刘伶的最好形容。有个古老的传言说,他是因为偷喝王母娘娘的酒被贬下凡的仙童。

酒仙刘伶

竹林七贤之刘伶大佬

刘伶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他喜好老庄学说,追求自由、无为而治。他喜欢喝酒,与人交游。尽管世人不解他的为人处事方式,但是刘伶还是不染尘世中是与非,研究玄学。

魏末晋初时期,生活那时那地的七位名士追逐自由,初显魏晋风骨。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继承了建安文学的文风,也继承了建安文学精神,不畏强权,一生爱酒,一生追求自由。

刘伶在竹林七贤中地位最低,但却志比天高,想要成为浊世中的一股清流。可是事与愿违,当官也不能改变社会现状。青年时期刘伶因学识渊博被建威将军王戎赏识,然后他成为幕府下的参军。

在朝政方面,刘伶也有自己的见解,他不随波逐流。晋武帝秦始初,刘伶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无能罢免。

竹林七贤

在个人生活爱好方面,众所周知刘伶好酒。刘伶曾经写下《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饮酒乐趣,对传统礼法表示轻蔑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有过一次因为无作为被罢官的经历,公元266年,朝廷派使者征召刘伶再次入朝为官。刘伶信奉老庄学说不愿意出仕,于是选择醉酒给官员留下不好的印象。

当然了官员们也觉得刘伶是酒疯子,最终他得以不再出仕,在家终老一生。

刘伶放肆情志、追求自由、热爱自然,常以身处宇宙调和自然为意。虽然朋友少,但都是与他志同道合之人。

他与阮籍嵇康相谈甚欢,携手共游山水。他不在意人情世故,不介意家产多少,只介意是不是性情相投。

刘伶欲醉图

嗜酒如命,妻子劝戒酒反弄巧成拙

刘伶常常因为饮酒身体不适麻烦妻子。有一天刘伶感到口渴,就去问妻子要酒喝。妻子拒绝,然后把酒倒掉,甚至把装酒的容器毁坏。

刘伶之妻担心丈夫身体,就萌生了要劝刘伶戒酒的想法。身为爱酒人士,他自然不愿意戒酒。于是就将计就计对妻子说,我要虔诚的祷告,你去集市买点酒肉献给上天祭祀。

妻子听说刘伶的话,非常高兴的去集市买酒肉。

刘伶的祷告词是:“天生我刘伶,酒是我的命。妇人之言辞,千万不能听。”

刘伶之后又把祭祀的酒肉吃完,妻子看见这样的情况十分地生气。刘伶之妻想让丈夫吃点苦头,然后早日戒酒。

于是妻子想出一个方法,那么爱喝酒,在酒缸里泡几天让刘伶吃点苦头。3天后,刘伶的妻子想想泡的差不多了,该让丈夫出来了。刘伶之妻想丈夫肯定会因为自己而戒酒,他们家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刘伶之妻想到这,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准备接丈夫回家。妻子打开酒缸的盖子,看着酒缸里面安然入睡的刘伶,听着刘伶的鼾声。

就连酒缸里的整缸酒也不见了,看见此情此景。刘伶之妻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酒被刘伶喝完了。

有人爱喝酒,当然也有人喜欢酿酒,刘伶也擅长酿酒。当时的杜康酒因味道醇正、香郁浓厚闻名于世。刘伶听说后,寻找机会品尝。

某天,刘伶来到杜康仙庄的酒肆,看见门口贴有对联:“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刘伶好奇这样的豪言壮语,准备进酒肆品尝,是不是像传言中那么厉害。

进入酒肆后。杜康酒肆有规矩只给每人2杯酒。刘伶想要3杯酒,酒肆伙计对自己所酿的酒有信心,他怕刘伶饮过量酒后有危险。

于是杜康和刘伶签订字据,如果因为喝酒出事,酒肆老板杜康不需要承担责任。店小二拿来纸笔,刘伶写到“刘伶酒如命,倾坛只管饮,假或真醉死,酒家不相干。”

刘伶喝了杜康酒感受到酒力非凡,还想品味第二杯。2杯酒被刘伶喝完后,刘伶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再多一杯怕是要完。但之前已经夸下海口,就为了面子咬牙喝。结果可想而知,这3杯酒下肚,果真是不省人事。

神话传说,爱酒是命中注定

作为爱酒人士,刘伶自然也被香醇佳酿的魅力折服,留下杜康美酒醉刘伶的美谈。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伶爱酒是与生俱来的。

有个古老的传说写到,刘伶原本是王母娘娘的仙童,在九重天上也是嗜酒成性。在一次蟠桃会上偷喝了御酒,又绊倒了王母娘娘最喜欢的玉石酒杯。王母娘娘大发雷霆,贬他下凡。这是人间是魏晋时期,正好刘伶投入沛国刘门中。他自幼聪颖,还是与酒为伴。

王母娘娘估计刘伶是时间该回来,苦于无人点化。于是,王母娘娘想到仙童因酒被贬,那么也让他因酒点化吧。

王母娘娘唤来酒仙杜康,然后杜康就下凡完成使命-点化刘伶。这一天,杜康掐指一算,已经3年了,该是招醒的时候了。杜康与刘夫人交代刘伶只是喝醉,并无生命之

杜康和刘家附近村民一同前去开棺,大家都在犹豫能不能活。只见开棺后刘伶面色红润,就像熟睡一般。杜康走上前去,

对刘伶说:“起来吧,王母有懿旨,速速返回天庭。”大家还处于茫然之中,再反观刘伶。

刘伶却说:“好酒,好酒!”不一会,刘伶便坐起。这时升起一团白色烟雾,把刘伶和杜康包裹着。刘伶,杜康相对而坐,随着烟雾徐徐升空,越来越远,也越来越高。

刘伶之妻之前讨厌丈夫喝酒,甚至想让他吃吃苦头,可是从未想过他会离开。

看着刘伶随白色烟雾远去,

刘夫人便像孩子一样放声大哭,可是无济于事。杜康不忍刘夫人这样哭泣,但是王母娘娘的命令难以违抗。杜康撕下衣袖,写下四句话。只见天空飘来白练写到:“刘伶本非凡夫子,原是王母一仙童。因为罪过贬下界,今以罪满回九重。”

之后刘伶重新位列仙班。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刘伶

更多文章

  • 魏晋风流:刘伶醉酒后一丝不挂,友人说他不知检点,他的回怼真绝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刘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纵观历朝历代,这句话当真不假,可是尽管斯人已逝,英雄被历史所掩盖,其所留下的许多东西依旧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甚至值得后世人反复品味。魏晋时期,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混乱时期,便诞生了魏晋风流这种特殊时代下的文人风骨,而刘伶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的一员,

  • 历史上刘伶到底多喜欢喝酒?为了喝酒竟然和妻子开了个大玩笑!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刘伶

    #历史上的刘伶是出了名的好酒,被人称为“醉侯”。刘伶尊崇庄子的学说,追求自由逍遥、无为而治,他曾经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刘伶有将生死置于度外的豁达态度,当时的士大夫们非常的尊崇他,认为他是一个贤人,就都去效仿他。刘伶可谓是嗜酒如命,为了喝酒他可以上门都不在乎。《晋书

  • 古代代酒鬼刘伶,沉迷于酒

    历史人物编辑:超人做菜标签:刘伶

    刘伶,字义山,东汉末年人,是中国文化历史上著名的酒鬼之一。他以善饮而著名,被称为“饮中八仙之一”。刘伶是豫州人,出生于公元220年左右。他性格放浪不羁,好饮酒作诗,不愿与世俗之人为伍,独善其身。据传他酷爱饮酒,甚至喝醉后在京城大街上唱歌跳舞,吟诵自己所作的诗歌。刘伶曾先后担任过桂阳令和湘东太守等职务

  • 何法倪、王穆之、庾道怜,东晋末世皇后一个比一个悲哀,让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何法倪

    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列传第二》后妃列传第十五篇:穆章皇后何法倪、哀靖皇后王穆之、废帝孝皇后庾道怜文:小A斯蒂芬原文【16】:穆章何皇后,讳法倪,庐江灊人也。父准,见《外戚传》。以名家膺选。升平元年八月,下玺书曰:"皇帝咨前太尉参军何琦:混元资始,肇经人伦,爰及夫妇,以奉天地宗

  • 鸠摩罗什告诫众弟子:佛教至高无上,劝阻世人行恶,奉劝世人行善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鸠摩罗什

    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谭谈,作家未央、梁瑞郴、水运宪、王跃文、阎真、蔡测海等鼎力推介:读懂了这“佛家三部曲”,就会对佛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每一个诚心向佛之人,不可不读!南无阿弥陀佛! 话说姚兴物色了十二位绝色女子要鸠摩罗什收下,鸠摩罗什生死不从,

  • 鸠摩罗什:7岁跟母亲出家,被逼破色戒娶妻生子,却成为千古高僧

    历史人物编辑:影影爱旅行标签:鸠摩罗什

    佛门有五戒,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戒邪淫、斩情根。男女之情,往往是修行路上的阻碍,所谓“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千古高僧鸠摩罗什,自幼皈依佛门,深得佛法真传,被奉为“佛教八宗之祖”,论地位可以比肩唐玄奘。在那个语言不通的时代,鸠摩罗什一生致力于翻译经书,为引进佛文化开了个好头。比如传世经书

  • 高僧鸠摩罗什:7岁随母亲出家,2次破戒守本心,圆寂后化为舍利子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从古到今无数文化瑰宝被世代相传,无论在哪一个国度当中,文化都是证明一个国家是否兴旺昌盛过的证据,众所周知华夏文明具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着无数珍宝,同时那些被口口相传甚至世人们铭记于心的信念,都是华夏人们再难复刻的宝藏,人一旦没有了信念,又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信念是人类生

  • 鸠摩罗什娶了十几个老婆,内心苦恼不已,想出了教她们念经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历史标签:鸠摩罗什

    声明:吴学华讲历史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必究。(电视剧《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根据鸠摩罗什的故事改编的)这件事对鸠摩罗什的打击很大,弗若多罗一去,他不知道这部《十诵律》还能否译出来。送走弗若多罗,鸠摩罗什有好长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每当看到那些未译完的稿件,他都要痛哭一场。僧肇见状就对他说:“

  • 《金刚经》为何这么火?南怀瑾:是鸠摩罗什的“文字般若”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大大娱乐记标签:鸠摩罗什

    《金刚经》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一部佛教经典。里面有非常多的脍炙人口的经典句子。当我们心烦气躁的时候,如果能静下心来好好的读一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妙用。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一切烦恼和障碍都烟消云散了。那么《金刚经》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广为人知呢?这还得从它的翻译者鸠摩罗什说起了。南怀瑾大师在为弟子们做开示

  • 鸠摩罗什在历史上究竟是高僧还是淫僧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鸠摩罗什

    当年出自西藏活佛仓央嘉措的一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随着电视剧《宫锁心玉》而火遍大江南北,当时这首诗几乎成为了“全民爱情诗句”。因为写出如此绝美诗句的是个和尚,所以引得许多人对作者仓央嘉措有了更多的好奇心。他是个被钦定为活佛的人,但他心中却对人世间的感情有着炙热的向往,这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