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陵容、芜浣、陈娇蕊,为何恩将仇报?

安陵容、芜浣、陈娇蕊,为何恩将仇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豆苗旅行日记 访问量:3451 更新时间:2024/1/19 7:19:17

文/茹金

图/源于网络,侵删

还没有从《千古玦尘》中的芜浣的背叛缓过劲,马上又要被《我是真的爱你》中的陈娇蕊气疯了。萧嫣处处照顾陈娇蕊,多次为她出头,不惜与上司争论,还给她做人证,最后,全心全意的付出与帮扶,换来的却是陈娇蕊的暗度陈仓!

不管是《甄嬛传》中的安陵容,还是《千古玦尘》中的芜浣、《我是真的爱你》中的陈娇蕊,为什么他们受了别人那么多恩惠,不知感恩,反而恩将仇报呢?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仔细研究下这三人,不难发现,这三人除了身处的大环境不一样外,很多为人处事方式却极为相似,这就是她们的性格使然;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更重要,是她们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凡,有着与能力不相匹配的愿望,从而放大了自己人性中的贪婪!

01低微出身,造就敏感心性。

安陵容和芜浣是出身低微,自尊心却很强,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中,她们的命运是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前进的,所以,一旦抓住了可以向上爬的机会,她们的权利野心远远高于善良之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坏人也不是出生就是的。她们的坏是私欲一点一点养大的。

安陵容本是县丞女,她娘为给她爹捐官熬坏了眼,她爹得势后又不待见她母女;安是苦命,入京选秀也不过是为了给娘挣个脸面,让她娘在家中不至于太受欺负。

所以安的心性是谨小慎微的,敏感多心,因为在那个家中,活命的本事就是察言观色。

遇见甄嬛和沈眉庄是她的幸事,让她可以成功入选;也是她的不幸,让她起了不该有的念头,被皇后利用,然后逐渐走上了与甄嬛、沈眉庄对峙的道路。

芜浣本是凤族最低价的五彩凤凰,本是没有机会成为上古的神兽。是上古有心成全凤皇的爱情,才亲点芜浣跟随,当时,也是力排众议,动了脑子才成功的。

之后的跟随岁月中,上古并没有把芜浣当奴仆,而是一片赤诚之心相待,观察其心性,着意磨炼她,想让她提升神力,在神界站稳脚跟。

可惜,芜浣放不下低微身份的事实,也不信任上古对自己的好,后面无意间杀了月弥后,逐渐膨胀的权利,让她越来越迷失。

其实她的初心就是想让自己强大起来,不被其他神看扁,想为自己谋个好前程而已;她认为上古靠不住,只靠自己谋划。

《我是真的爱你》中的陈娇蕊,没有说明家世如何,不过,可以从她那个强势的妈妈身上看出一些原生家庭的痕迹——少看时父母离异,母亲争强好胜,说话刻薄,即使在她得了产后抑郁症,妈妈都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安慰,还一再和她拌嘴。

陈娇蕊的胜负心应该随妈妈,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多少都会受到排挤鄙视,想来这也是造成陈娇蕊敏感多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面。

在公司里,她虽与萧嫣平级,但是能力远不如萧嫣,所以她时时刻刻都准备和萧嫣争高下;在家里,婆婆的无心话语,丈夫对她的忽略,同事们对丈夫的夸奖,都让她觉得一无是处,所以,她要反击!

太想得到,反而失去得越多。

02受恩为何忘义?只因私心太重,利欲熏心!

甄嬛给予安陵容的帮助,在安的眼里是随手的敷衍、不走心的应付,即使甄嬛陪她一起经历了救安父、华妃殿中的弹唱之辱,也没有捂热她的心。

因为安不想一直是被帮助的那个,她想自己是可以施恩的人,她一直想和甄嬛平起平坐,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芜浣觉得上古对自己也不是真的好,她羡慕上古的风光,她不想离开神界,她想做真正的神殿主人!自她误杀了月弥后,上古也死了,她顺理成章地攀上了爱慕她的暮光,开始了自己的权利抢夺之旅。

芜浣认为,只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才是她应得的!

陈娇蕊亦是一样,最开始她和萧嫣职位一样,但她的能力明显不如萧嫣,她也能看出有能力的萧嫣更得领导的偏爱,所以她视萧嫣为一切的敌人。

敏感其实不是坏事,但心要放正。如果眼光只看到眼前的得失,迷失了本心,那么结局终归是不好的,因为她们忘记了自己身为人应该有的公俗良知,忘记自己本来的身份,那一切执着的追求,本就不属于她们,是她们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不是你的,用抢用骗,即使得到都不会长久,只会深受其害。

03弄懂自己的定位,接受自己才是解脱。

其实,安陵容、芜浣、陈娇蕊都是很幸运的,她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都遇到了贵人。如果她们珍惜这样的贵人,以真心相待,相信结局会是不一样的。

撒切尔夫人曾说:“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安陵容的自卑多源于甄嬛待眉庄要深厚一些,甄嬛的身份高她一些,所以她一直想靠自己的实力,争取和甄嬛平起平坐,才对得起“姐妹”二字。可是她忘记了,自己本就与眉庄不同。

眉庄与甄嬛是打小的交情,怎么会和她这个刚相识的情谊一样呢?而且甄嬛的身世和她本身就有本质的区别,这个是天生注定的,不可更改,那么又何必在意?

芜浣的自负也是源于她的出身。上古接她上神界时,是许了一千年的约定,所以,芜浣时刻担心凤皇涅槃后,自己就会被打回原形。

上古对她的提点,都被她认为是对自己的不满。当千古修炼归来时,她甚至迷失在神殿之主的权利中。

如果芜浣能对千古说出自己的忧虑,或者相信千古对自己的打算,她后面的争夺日子也不用那么苦,还放弃了自己心仪的古君。

陈娇蕊放在现在,可以称之为心机女。人有心机是应该的,谁也不想自己是个傻子;但是把心思放在去暗伤别人就不应该了。

萧嫣是单纯刚直的人,对陈娇蕊也是真心的同情与心疼。之前萧嫣是把陈娇蕊当成真正的对手来看待,台上争第一,台下友谊长存。但陈娇蕊的心态是,我是那个最优秀的,一切都是我应得的,你看不起我,那就等着我暴击你吧!

根据剧情简介,陈娇蕊后期肯定会被萧嫣收整得服服帖帖的,而且还会良心发现,与丈夫和解,认识到自己心胸狭隘的错误。

人活一世,其实就是活个逍遥。有时候还是挺怀念发《清平乐》中的张贵妃,即使出身低微,但只要是有爱,就可以肆意怅然,又有何不可呢!

标签: 陈娇

更多文章

  • 《我是真的爱你》李美娥威胁陈娇蕊,陈娇蕊会“栽”她手里吗?

    历史人物编辑:小刚呢多多标签:陈娇

    在职场上,陈娇蕊打败了“大魔王”萧嫣,叱咤风云,在家里,想要开除一个保姆,还被威胁了。陈娇蕊会不会栽在李美娥的手里?李美娥比萧嫣厉害吗?陈娇蕊,打败了曾经看不起她的对手,萧嫣。萧嫣本来是李总和董事会看准的人,一开始就属意她当上空缺了半年的副总经理职位,可是萧嫣太过心软,把项目让给了陈娇蕊,让李总和董

  • 陈娇蕊为了争夺抚养权,竟然利用严直,还真上当了

    历史人物编辑:肖地秀标签:陈娇

    严直劝莫铭放弃抚养,万万没想到,陈娇蕊为了争夺抚养权,竟然把主意打到了莫铭室友严直身上。不仅严直洗脑知道自己有多难,还通过严直的手给了莫铭两箱过期婴儿食品,试图再次陷害莫铭。还好杜淳饰演的莫铭坚决不肯和解,避免又一次踩进陷阱。严直被陈娇蕊利用,严直还是太年轻了,不了解人心险恶。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不了

  • 劝谏太后归政被下令处死,装死三天以至于“目中生蛆”的杜根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杜根

    在东汉时期,太后、外戚往往是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的、甚至主导性的力量。这是东汉政治文化的特色,不可不品尝。从汉和帝时期的窦太后、窦宪到汉末时期的何太后、何进,太后、外戚如同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窦太后、窦宪的下一代就是邓太后、邓骘。邓太后在史料记载中是一个贤后的形象,但也不是没有污点。小编下面就

  • 扎拉的闺蜜来中国,给米拉庆生,强子仪式感很强,李杜诗为何没来

    历史人物编辑:小燕母婴知识分享标签:杜诗

    强子和扎拉带着两个孩子,从亚美尼亚回到中国后,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父母在,不远游,小两口守在父母的身边,让父母享受着天伦之乐。强子妈妈每天抱着小孙子雷欧,哄着孙女米拉也不嫌累。米拉能上幼儿园了,强子把女儿送到幼儿园,就开始收拾房子。因为,亚美尼亚的亲人就要来他们家,给小米拉过三岁生日,洋媳妇扎拉还

  • 陈寅恪诗歌鉴赏:丙申春日偶读杜诗惜成一律

    历史人物编辑:苏小米观影标签:杜诗

    原诗:丙申春日偶读杜诗“唯见林花落”之句戏成一律林花天上落红芳,飘堕人间共断肠。阿母筵开争骂座,太真仙去愿专房。按歌未信宫商换,学舞端怜左右忙。休问大罗云外事,春阴终护旧栽棠。(作于1956年春。)历史背景:1955年陈寅恪开始受到来自中山大学领导龙潜的各类讽刺和打击。1956年《史学论文集》本拟由

  • 杜甫:恰如百川汇海,有容乃大,杜诗中透露一些“清新”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杜诗

    杜甫作为由盛唐入中唐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以天宝末年也就是盛唐向中唐转折的这一时期为界来观照杜甫诗歌,可以发现其前后两个时期的清新风格是有所不同的。一、“清新”在杜诗不同时期中的体现前期包括杜甫放荡齐赵的漫游岁月和旅居长安的十年,这一时期的杜甫诗歌的清新风格更多地倾向于随性而发

  • 只知杜诗苦?怪你不曾了解少年杜甫

    历史人物编辑:永恒成空标签:杜诗

    彩蛋预告~《一起问杜甫》共读营【第一季】免费领,不可错过!!杜甫对我们来说,都非常熟悉。杜甫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诗人。我们中小学时学杜甫诗,《望岳》《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在我们心中是一个特别沉重、忧国忧民的老头形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战火连天,国破

  • 汉武帝十大刀笔吏:张汤、杜周等到底制造了多少冤魂?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杜周

    今天读史读到汉武帝刘彻重用“刀笔吏”一段,不禁合卷沉思,提笔写写感想。先解释一下何为“刀笔吏”。它的原意是指古人在没有发明出纸张之前,一般都是在竹简上书写,一旦发现有错讹之处,就用刀把它削掉重写。因此古代的读书人随身携带的不光有笔,还要有刀,以便随时随地修改,常常刀笔并用,所以人们就把这样的文职官员

  • 我国历史上最早知名的农学家氾胜之

    历史人物编辑:眼猫摄影标签:氾胜之

    氾胜之,又称氾胜,西汉曹县(今属山东)人。我国历史上最早知名的农学家。所著《农书》又称《氾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氾胜之生活在汉成帝时期,先任议郎,教田三辅(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负责管理京郊及整个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因教民耕种有功,关中农业连年丰收,氾胜之升胜御史。他身为朝

  • 冯嫽夫人:侍女出身的女外交家,与解忧公主同在乌孙闯出一片天

    历史人物编辑:伤情最是晚凉秋标签:冯嫽

    汉武帝时期,为了攘除匈奴这个心腹大患,汉武帝先是用刘细君和亲到乌孙,换得了乌孙这个盟友和千匹良驹,但是仅仅过了五年,刘细君便病逝,为了继续同乌孙保持友好的关系,汉昭帝又将解忧公主嫁了过去。解忧公主在乌孙的处境可比刘细君当时的处境要好得多,最后还联合大汉让乌孙成为了大汉的属国,自己的儿子被封为昆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