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丙申春日偶读杜诗“唯见林花落”之句戏成一律
林花天上落红芳,飘堕人间共断肠。
阿母筵开争骂座,太真仙去愿专房。
按歌未信宫商换,学舞端怜左右忙。
休问大罗云外事,春阴终护旧栽棠。
(作于1956年春。)
历史背景:
1955年陈寅恪开始受到来自中山大学领导龙潜的各类讽刺和打击。1956年《史学论文集》本拟由中华书局出版,竟因个别提法不合口径而被搁置;10月16日陈毅携夫人张茜,在广东省长陶铸等人的陪同下到家中拜访;周扬、胡乔木等人先后去看望他。
1953年2月底斯大林夜间突发中风,3月5日马林科夫成为部长会议主席,会议刚结束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逝世。赫鲁晓夫主谋逐步清除了贝利亚集团,于1953年9月3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全面批判斯大林,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两千万人恢复了名誉。但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荡,苏联与很多国家爆发政治冲突,出现“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等反对赫鲁晓夫政权的事件,均以苏联出动军队镇压而收场。1958年赫鲁晓夫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直到1964年10月14日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全会解除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15日解除其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
赏析:
“林花天上落红芳”句中“林花”指梅花,因为宋代林逋有“梅妻鹤子”之说,在民间尊为梅花之神。此处应用谐音,隐喻苏联斯大林。全句化用唐代杜甫《别房太尉墓》“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的诗意,直译为梅花之神林逋从天上落下红色的花朵。此处隐喻苏联斯大林1953年3月5日在克里姆林宫逝世。
“飘堕人间共断肠”句中“断肠”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全句直译为飘落时令人间伤心、悲痛到极点。此处隐喻苏联斯大林逝世后社会主义盟国的纪念活动,当然也包括中国大陆。
“阿母筵开争骂座”句中“阿母”指神话人物西王母,此处暗指赫鲁晓夫。“筵开”指筵席。“骂座”亦作“骂坐”,释义谩骂同座的人。全句直译为西王母在筵席上谩骂同座的人。此处隐喻赫鲁晓夫全面批判斯大林及“去斯大林化”的一系列活动。
“太真仙去愿专房”句中“太真”的释义极多,在此指唐代杨贵妃,因为杨贵妃为女官时的称号,死后成为海上仙子后的道号。此处隐喻赫鲁晓夫。“专房”释义专夜、专宠。全句直译为杨贵妃想得到专宠。隐喻赫鲁晓夫清除贝利亚集团,独自拥有最高、最大权利。
“按歌未信宫商换”句中“按歌”释义按乐而歌。“宫商”是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泛指音乐、乐曲、音律。全句直译为只要按乐而歌,不相信音乐会改换。此处隐喻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及“去斯大林化”,令社会主义盟国不敢相信。
“学舞端怜左右忙”句中没有用典,直译就是可怜那些学舞的人,分不清左和右,万分忙碌。此句隐喻中国大陆效仿苏联发起的左倾和右倾之争论。
“休问大罗云外事”句中“休问”指佳讯,好消息,好的声誉。“大罗”指道教三十六天最高的大罗天,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玉格条曰:“三清上曰大罗”,此处暗喻苏联“老大哥”。“云外”指高空,亦指世外,比喻仙境。全句直译为大罗好的声誉都是世外的事情。此句隐喻苏联美好的声誉都是它们的事情,与我们没有关系。
“春阴终护旧栽棠”句反用宋代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全句直译为春天的阴凉天气,终究会保护以前栽植的海棠花。此句隐喻中国大陆依然保持着社会主义盟国的旧态。
全诗表面上说的是林逋梅妻、阿母骂座、太真专房、大罗云外事、春阴护海棠等中国的历史典故,其中隐喻苏联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清除贝利亚集团、全面批判斯大林等重大事件,最后表明自己希望中国大陆调整一些过左的政策,不能盲目跟从与效仿。
附诗1:乙未迎春后一日作
乍暖还寒几换衣,今年节候与春违。
黄莺惊梦啼空苦,白雁随阳倦未归。
披史独悲朱墨乱,看花谁送紫红飞。
东坡文字为身累,莫更寻诗累去非。
(1956年2月。此诗借唐代金昌绪《春怨》中黄莺、《尚书·禹贡》中阳鸟攸居等典故,化用周密《齐东野语》和苏轼《出狱次前韵》中的意蕴,以陈与义自比,对年初《关于文字改革工作问题的指示》发表的个人意见,结合“知识分子问题回忆”的某些情况,自认为历史学应以真实为旨要,不能没有佐证资料就去随意删改。)
(所有照片均为网络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