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给曹操当狗,都不愿做刘备上宾?张鲁为何如此瞧不起刘备?
“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这句话出自《华阳国志》,的确是张鲁所说。
当时的情况是,曹操击败马超后,亲率大军征讨张鲁。张鲁本想直接投降,弟弟张卫却持不同意见,而是坚守阳谷关,企图抵抗曹操大军,结果被曹操一举攻破。张鲁闻讯大惊,准备直接卑躬屈膝投降。但功曹阎圃认为,张鲁打不过直接就投降,属于被迫投降,这样会被曹操看不起的,不如先逃往巴中抵抗一段时间,随后再向曹操称臣。张鲁采纳了阎圃的建议,逃亡巴中。
刘备听说后,准备派黄权迎接,然后有了下面这样一段对话:
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鲁,鲁走巴中。先主将迎之,而鲁功曹巴西阎圃说鲁北降归魏武:“赞以大事,宜附讬;不然,西结刘备以归之。”鲁勃然曰:“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遂委质魏武。
阎圃这段话像是在激张鲁:“要想成大事,还是跟着曹操比较靠谱。不然的话,投降刘备算了!”言外之意就是刘备成不了大事,得不了天下,还是曹老板有一统天下的可能。
张鲁一听就火了:“你说啥?让我投降刘备?我宁可给曹操当看门狗,都不愿做刘备的上宾。”
看得出来,张鲁打内心深处是很看不起刘备的。
张鲁凭什么看不起刘备?
从出身上讲,刘备号称是孝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爷爷不过是个县令,父亲更是沦为平民,自己不过是个卖草鞋的。
张鲁则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的后人,他的爷爷张陵,又名张道陵,是“五斗米教”的创始人,是第一代天师,在道教中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父亲张衡,是第二代天师。
从这点讲,张鲁依完败刘备。从当时取得的成就来看,刘备也远不如张鲁。
张鲁原本是刘焉的部将,但刘焉死后不听刘璋的调遣,后来刘璋一气之下杀了张鲁全家,张鲁这边和刘璋彻底决裂,袭取巴郡,割据汉中。
那一年,是公元194年,此时的刘备,还在跟着公孙瓒混,虽然后来陶谦死后把徐州让给了他,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而后刘备屡战屡败,先沦为吕布的附庸,后又投靠曹操,然后又是袁绍、刘表。
和刘备比起来,张鲁在汉中的日子则是比较舒服的,很早就是一方诸侯,而且他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权,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固。
刘备真正意义上成为一方诸侯,还是在赤壁之战后,先是接管了刘表的家业,然后窃取了刘璋的基业。
张鲁看不起刘备是有道理的。
张鲁为什么投降曹操?
刘备、孙权和曹操当中,张鲁最看不起的人是刘备,所以才说宁给曹操当看门狗,都不愿做刘备座上宾。
但这三人当中,谁最看得起张鲁呢?这个人是曹操。
张鲁投降曹操时,曹操高兴坏了,封张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食邑一万户;还封张鲁的5个儿子为列侯,然后还让自己儿子曹宇娶张鲁的女儿为妻,结为亲家。
刘备和孙权,都是很看不起张鲁的,甚至都称他为贼。
孙权说张鲁:“米贼张鲁居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
刘备称张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不仅如此,本来准备接受张鲁投降的刘备,被张鲁说出那样的话,刘备为了表示心中的不满,也为了挽回面子,就说“张鲁虚伪,未必尽忠於操。”
当然,张鲁投降曹操,绝不只是因为刘备和孙权看不起他,曹操看得起他,而是他认为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尽管刘备取得了益州,孙权独占江东,但真正能问鼎天下的人,依然是曹操。
总结
张鲁虽然不是什么强主,但也算不上昏庸和懦弱,起码比刘璋强太多了。
同样是诸侯,马超投降刘备后,虽然被奉为上宾,官拜骠骑将军,在张飞的车骑将军之上。但实际上并不受信任,到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从这点上看,张鲁投降曹操是对的;但也不能说马超投降刘备就不明智,因为除了刘备,他没得选。至于受不受重用,只能看刘备的度量了。
本文系“豫荐你”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豫荐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人类历史讲述者,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