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经有人劝韩信自立,如果他听了蒯通,会不会灭了汉室!

曾经有人劝韩信自立,如果他听了蒯通,会不会灭了汉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伊河史话 访问量:4815 更新时间:2023/12/7 13:59:27

公元196年,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被刘邦和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杀害了。韩信临终前感叹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其实,韩信的兵权早就被夺走了,从齐王到淮阴侯,他一直都处于刘邦的严密监控之下。

楚汉之争结果明朗化的时候,韩信还是手握重兵的,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天下形势,其实那个时候的韩信并不受刘邦控制,但却一心一意帮助刘邦成就了四百年的汉室基业。原因是,韩信之前屡屡碰壁,正是刘邦帮助了他,让他实现了光宗耀祖的梦想。他对刘邦感恩戴德,才尽心尽力辅佐刘邦的。那么韩信作为秦末左右战场的风云人物,谋略超群,他不会不明白“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不仅如此,就连旁人都向他反复陈说当中的利害关系。

武涉劝他“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的时候,韩信表示多亏汉王,我才有今天。他就这样拒绝了武涉。之后蒯通又对韩信说道:你韩信的功劳已经没什么可以赏赐的了,现在的威望已经盖过了高祖刘邦,天下之大已经容不了你韩信做一个臣子,为今之计,除了自立为王,只有死路一条。可是韩信却依然犹豫不决,事实上,韩信也不会相信刘邦会保他一辈子。

那么如果韩信执意造反,他能否率领军队打败刘邦呢?有人认为,刘邦只要抓住了这两次机会,就必能成功。第一次是当他被封为齐王的时候,他在军队和当地都享有很高的声望,那个时候韩信提出的要求刘邦基本都会满足,因为刘邦已经开始忌惮韩信的势力,他害怕韩信当场就拥兵自立。第二次是韩信被封为楚王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实力虽然不如之前做齐王的时候,但还是十分强悍。个人认为,这一次他没有多大的机会,因为本身从齐王改封楚王已经表明了刘邦的目的,韩信刚打败项羽,就被封到敌国的领地,首先没有造反的群众基础,再者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军队带到楚地,对楚地的军队并没有多少把控。

当然韩信还是想得太简单,毕竟他没有刘邦吕后等人的政治手腕和小肚鸡肠,当刘邦用计收回了韩信的兵权时,就相当于废黜了这个有名无实的诸侯。亲爱的朋友们,你觉得如果韩信执意造反的话,能否战胜刘邦,灭了汉朝呢?

标签: 蒯通

更多文章

  • 蒯通建议韩信造反,韩信死后被判死刑,临刑前“威胁”刘邦得赦免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蒯通

    韩信从小就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但他的志向却终究“不够”远大,因此这也决定了后来很多的事情,让他在临死的时候,依然念念不忘:“后悔没有听蒯通的建议啊!”我们都知道韩信的死亡,是在前196年,他早些年跟老部下陈豨说:“以后你在外边起事,我会在京城接应你的。”到这一年,陈豨果然造反了,刘邦离开京城前去平叛

  • 楚汉风云之五大顶级谋士排行榜,陈平第二,蒯通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蒯通

    楚汉战争打了近五年时间,那是尸横遍野,民不聊生。最后在韩信、刘邦大军合围之下,项羽兵困垓下,是夜,狂风大作,楚歌四起,楚军思乡心切,军心涣散,项羽只率数十骑突围而出,最后自刎于乌江古渡。项羽死后不久,刘邦为巩固政权,开始杀戮有功之臣,韩信功高盖主,首当其中。最后韩信被吕后设计诱杀于钟室。韩信临死前的

  • 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刘邦后来为何要煮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蒯通

    蒯通此人,大家也许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做的事情大家一定知道,那就是劝谏韩信三分天下。楚汉战争之际,韩信接连灭赵、齐,并诛杀项羽手下大将龙且,使得天下局势逐渐明朗。此时的刘邦和项羽都知道,想要解决这场战乱,关键点就在于韩信。因此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以此稳住他,而项羽则是派人来游说韩信,希望他能够保持中立,以

  • 神秘的蒯通,他让韩信悔恨的计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蒯通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这是韩信的临终遗言!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他意识到自己被萧何小人、吕后妇人所欺骗,后悔没用蒯通的计策。蒯通给韩信什么计策?蒯通又是谁?跟随司马迁从《史记》找一下相关记叙,让我们的一起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人物——蒯通其人其事……1话说汉四年(前203

  •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董卓李傕失败,而曹操却成功了?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李傕

    《三国演义》说的是曹操胁迫皇帝命令诸侯。他为奸臣,专权乱政,反对曹操的人也指责曹操犯了这个罪。而曹操执掌皇帝,除了要面对汉奸的指责之外,他并没有让所有的军阀都听他的,而且里面还有衣带和许多叛乱。甚至在曹操之前,董卓、李崔、郭汜也胁迫过皇帝。他们为什么要胁迫皇帝?胁迫皇帝是好是坏?1、当时名师荀彧建议

  • 三国第一毒士-贾诩:献计李傕推开三国大门,痛打曹操反受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李傕

    贾诩一生献计无数,策无遗算,先后帮助李傕攻下长安、两次击败曹操、用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贾诩一生为人低调,一切行事的准则以自保为重,这也使得他在三国群星璀璨的谋士中,名气不是很大。但这也正是贾诩的聪明之处,凭借明哲保身的哲学和低调为人的处事风格,贾诩成了三国为数不多能寿终正寝

  • 《三国杀》李傕强度如此之高,却被玩家吐槽,出场率低也是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爱妃说笑了标签:李傕

    天天给大家讲一些平民武将,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只有用元宝才能购买到的武将这个武将就是李傕。可能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这个字念什么,他念李傕(jue)。这个武将是官方不定时上架,需要6666个元宝才能获得的。这是他的唯一获取途径,但是这个武将的强度说句实话,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武

  • 汉献帝最恨的人是谁?董卓、李傕还是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李傕

    谁也不是汉献帝肚子里的蛔虫,谁也不是汉献帝身边哪位仍活着的僵尸,这种问题基本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题主所说的问题我个人不同意,汉献帝最恨的我认为就是曹操。汉献帝恨不恨董卓真不知道,因为相比较其他人,董卓的所作所为确实对刘协个人来说:利大于弊汉献帝恨不恨董卓?确实很难说,因为董卓让汉献帝成为皇帝。在当

  • 李傕和郭汜仅校尉级别,为何在董卓被杀之后,轻易就能打进长安城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郭汜

    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不可一世的军阀董卓被王允、吕布所刺杀,随即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便招揽军队十万余人,他们以为董卓报仇名义率兵攻入长安。两人利用人数之多的优势打败了吕布,并杀害了王允及朝官多人。为何李傕和郭汜两人仅校尉级别,却能在董卓死后打败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并轻易拿下长安?这要从其中三点说起

  • 董卓被杀后,他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为何不投降吕布与王允?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郭汜

    李傕、郭汜两人原本在董卓的西凉军中地位是比较低的,而正是因为董卓被杀,李傕、郭汜两人听从了贾诩反攻长安的计谋,最终才在历史的舞台上出了名。董卓作为西凉军的首领,他的手下有六大中郎将,分别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吕布。董旧就是依靠这六大中郎将来管理整支西凉军及所属军队。而当时的李傕、郭汜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