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第一女相士许负,她的三个预言都精准应验,至今无法解释

中国第一女相士许负,她的三个预言都精准应验,至今无法解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天祥 访问量:3962 更新时间:2023/12/6 8:46:57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就连人口也多。当然也不缺少智慧的人,我们悠久的历史当中,出现了不少的能人,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中国的第一女相士——许负。我给大家讲讲在那个封建时期的故事,那个时候,女性都是非常卑微的,但是这个许负却能取得大家的尊重和待遇。许负究竟是许下了那三个预言呢?她到底有什么特异功能呢?中国第一女相士许负,她的三个预言都精准应验,至今无法解释。

第一个预言:楚汉之争,如火如荼,魏王豹有一个宠姬姓薄,人称薄姬。许负看到她以后断言:你将会生一位天子。听到这样预言的魏王豹怦然心动,立刻带着薄姬自立为王,可惜,很快被刘邦打败,薄姬被俘,成了汉宫的一名纺织女工。一个偶然机会,刘邦发现了容貌姣好的薄姬,春风一度,竟然生下了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薄姬生下刘恒之后,许负对刘邦说,刘恒留在宫中将来必定起祸患,所以刘恒八岁时,刘邦封他为代王,送去了封地,随行的还有他的母亲薄姬。许负的这一句预言保了刘恒一命,不然,他可能跟赵王刘如意一个下场,被吕稚所杀。母亲薄姬也难逃吕稚的毒手。许负对刘恒恩重如山,所以刘恒登基之后,尊许负为义母,赏赐连连。

二是给周亚夫看相,说周亚夫三年后定然被封侯,卦侯之后再过八年能被封为将相,位高权重,人臣中再没有在他之上的了。不过,为相后再过九年就会饿死,当时周亚夫的哥哥已经继承了侯位,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他,但三年后他的哥哥因杀人被剥夺了侯位,周亚夫被推举为侯爷,之后周亚夫的路都跟许负算的那样,最后周亚夫因被冤枉,绝食而死。

三是邓通是汉文帝的男宠,官至上大夫。当时汉文帝有一位男宠叫做邓通,官至上大夫,但在许负的预言下,邓通日后会变得富甲一方,但最终却会成为一位穷人,并变得一文不值。对于许负这段预言,自然也是最后应验了。可是,许负预言,邓通将来会贫困而死。汉文帝就不爽了,就将一座铜矿山赐给邓通,命他铸钱。邓通富可敌国。可是文帝去世后,邓通被抄家,还欠了朝廷大笔银两,邓通流落街头,贫穷而死。

标签: 许负

更多文章

  • 韩信听从蒯通的建议,能否三分天下?刘邦为郦食其报仇差点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宋晋凯标签:蒯通

    导语:蒯通,人家本来的名字叫蒯彻,可是汉武帝叫刘彻,为了避讳帝王的姓名,所以史学家给他起了蒯通这么一个名字。他是韩信集团的头号谋士,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汉高帝刘邦。为此刘邦要把他给煮了,可是蒯通这一条舌头太厉害,愣是把刘邦给说懵了,得以保全一条性命。据说后世三国时期,荆州名士蒯越、蒯良等人,便是他的

  • 韩信临死前说:悔不听蒯通之言,那么韩信在齐国时究竟该不该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蒯通

    在解说楚汉相争的历史时,让我内心最复杂的历史人物其实就是韩信。因为这个人身上有太多太多我们当代知识分子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为其风度翩翩、闲庭信步而顶礼膜拜,也可以为其悲惨结局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老板,结果老板却一心想要了他的命;他以为结识了一个知心知情的好兄弟,结果好兄弟在关键

  • 谋士蒯通:韩信若听他的计策,刘邦做不了皇帝,项羽也不一定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蒯通

    公元前197年,吕后用萧何之计,把韩信杀死于长乐宫后,又抓了韩信的谋士蒯通。刘邦怒问蒯通:“你为何要劝韩信谋反,我要烹了你!”蒯通笑着说:“狗只为他的主人而狂叫,当时我作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自然要为韩信谋划!就如秦国失去一头鹿,天下英雄都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人都想去做陛下想做的事,只

  • 蒯通劝韩信谋反,险些要了刘邦性命,被抓后刘邦咋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蒯通

    公元前197年,韩信死在了长乐宫。刘邦洋洋得意地问韩信的谋士蒯通说:就你这样的还敢劝韩信谋反,你看我能不能活剐了你。蒯通却笑着说:狗只为它的主人摇尾巴,可惜韩信不听我的,大好的机会不知道把握,最后死在了女人手里。刘邦想想也对,韩信的实力确实能问鼎天下。想当年自己带领着56万诸侯联军,被项羽的3万骑兵

  • 蒯通,靠三寸不烂舌游说于楚汉之间,他的一番话差点形成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超超搞笑观察汇标签:蒯通

    蒯(kuǎi)通,范阳县(今河北徐水北)人,原名蒯彻,因与武帝同名,后人遂改称他为蒯通。楚汉战争刚爆发的时候,武臣平定了赵地,号称武信君。蒯通为武臣前去游说范阳县令徐公,他一见到徐公就说:“我私下可怜您就要死了,所以表示哀悼。尽管如此,我又要祝贺您因为得到我蒯通而获得生路。”徐公听后连连拜谢,并问道

  • 为何韩信没有听从谋士蒯通的建议三分天下?因为他忠心于刘邦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蒯通

    西汉初年,刘邦开始论功行赏,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分封了很多异姓诸侯王。这其中就包括淮阴侯韩信,在整个古代史上,韩信都是有名的武将,能够与之媲美的武将没有几个,单单一个背水一战就足以其他武将效仿多年了。背水一战在古代史上也仅仅韩信使用过一次。不可否认的是,韩信的军事才能是一般人无法相比的。西汉能够建立

  • 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为何刘邦最后却没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蒯通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足鼎立之前战乱不断,各方势力突起,每个人都想在战乱之中分一杯羹。这个时候刘邦项羽等人异军突起,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刘邦能够成功功劳还是应该归属于他的部下,既有谋士又有能带兵打仗的将军,尤其是刘邦手下的韩信,绝对是将帅之才,韩信身上也拥有称王的实力。但是自从韩信进入刘邦的

  • 劝韩信自立的蒯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审时度势,洞察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史学无涯标签:蒯通

    蒯通这个人在史书之中着墨不多,但是这个人是值得好好研究一下的。他本可以成为一个改变历史的人,奈何韩信只是战将,实非明主,从而使得蒯通的“金点子”明珠蒙尘,黯淡无光。但是,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把蒯通的人生履历好好研究一番,就会发现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谋士,其目光如炬,对于时势、人心的把握是极其精

  • 读史记:给曹参讲故事的蒯通,一言下30城,一言杀郦食其

    历史人物编辑:玉玉爱狗狗标签:蒯通

    1公元前209年7月的某一天,武臣率领楚军在连下赵地十城后,浩浩荡荡地向范阳(今河北保定附近)进发。就在接近范阳的时候,突然从范阳方向驶来一辆马车,马车径直来到军前,车上的人要求见武臣。此人正是来自范阳,名叫蒯通。见到武臣,蒯通说:“虽然将军你已经连下十城,但效率太低,我有办法可以让你不费一兵一卒,

  • 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为何刘邦最后却没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蒯通

    刘邦杀人讲技术含量,并不是龙颜一怒,随便让人头落地。也就是说,这个人怎么杀得有个说法,不是切土豆那般帝王气侧露。就如嬴政一口气杀27个劝解他的人那样的事情,刘邦断然不会做。《史记》记载,韩信临死前感叹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意思是说,真后悔当初没有蒯彻的劝告,如今被妇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