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7年,韩信死在了长乐宫。刘邦洋洋得意地问韩信的谋士蒯通说:就你这样的还敢劝韩信谋反,你看我能不能活剐了你。蒯通却笑着说:狗只为它的主人摇尾巴,可惜韩信不听我的,大好的机会不知道把握,最后死在了女人手里。
刘邦想想也对,韩信的实力确实能问鼎天下。想当年自己带领着56万诸侯联军,被项羽的3万骑兵打了个丢盔卸甲,后来那些诸侯又纷纷背叛,是韩信一个人撑起了自己的江山。
刘邦和项羽掐得最激烈时候,就连项羽都派遣武涉前去游说韩信说:别看现在是汉王和项王争天下,可是你的屁股坐在哪边,哪边就会胜利。我建议你还是应该坐观成败,先发展自己的力量,就算您不支持项王,起码也能鼎足天下。
可惜这韩信是个榆木脑袋,始终忘不了刘邦那点破恩情。《智囊全集》中记载道:韩信回答,我韩信在项王帐下只不过是一个站岗的,是汉王看得起我,这才有了我现在的韩信。所以你今天就不要再说什么了,我老韩这辈子也不会辜负刘邦的。
韩信的谋士蒯通也不断劝说韩信说:这刘邦根本就不是可以和人共富贵的人,你现在功高盖主,你想当他的臣子都不可能了。现在已经是天下三分,如果你不拿,早晚会被别人取了你的小命。
蒯通的这些话也让韩信犹豫不决,后来蒯通又直接说:想当年文种和范蠡是个什么样的下场呢?还不是一个死一个逃了,这就是飞鸟尽良弓藏。事实就是如此,你可千万要分得清形势。
可这韩信还是不想放弃自己的打算,只是说:请让我再考虑考虑吧。蒯通一看,这小子根本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主儿,只想着刘邦当年帮过他,完全不考虑他现在的情事。知道这家伙将来不得好死,所以干脆离开韩信,以免被他拖累。
结果事情的发展也和蒯通预料的差不多,项羽死了之后韩信的军权就被刘邦夺走,过一会儿又改成淮阴侯,直接把他给软禁起来,就算是这样子,韩信最后还被人诬告谋反,结果不明不白的死在长乐宫。
到这时候韩信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错。不由得对天大喊道:我要是当年听了快蒯通的话,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小的女人杀害?刘邦听说韩信死亡之后心中是既高兴又怜悯。《智囊》载:【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这蒯通出去游玩多年最后也被刘邦给抓了回来,并且询问他:你当年干什么要劝说韩信谋反,还说要把快蒯通给活生生煮了。结果蒯通说:那时候韩信是我的主人,我当然要为他谋划,我又有什么错误呢?刘邦想想也是,那就干脆放了他吧。
这其实就是《智囊全集》中讲解的关于韩信之死的故事。这其中也没有什么对错,无非就是利益而已,刘邦没错,韩信没错,蒯通也没错。蒯通确实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他也知道食君禄报君恩的道理。后来刘邦还让蒯通继续做官。蒯通子孙也能够名声显赫400年,世世代代涌现出大量谋士。直到东汉末年,蒯良蒯越仍然是顶尖谋士。
所以智慧是可以安身立命的。明代鬼才冯梦龙写作的千古奇书《智囊全集》讲述了包括蒯通在内的1238个名人智慧故事,一直从秦朝讲到了明朝,列举了3000则故事。
我建议大家都看看《智囊全集》。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有什么不顺利,这里面讲解的古人智慧能不能应用,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去应用,我相信一年下来,你的为人处事的智慧将会比以前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