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刘焉才是分裂东汉,铸成三国乱局的罪人?只因他的一条建议

为何说刘焉才是分裂东汉,铸成三国乱局的罪人?只因他的一条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家兴说史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3/12/21 12:02:30

有历史观点认为,刘焉才是分裂东汉,造成军阀割据的罪魁祸首。其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然正确。要说三国割据的局面完全是刘焉造成的肯定也不公平,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焉推动和加速了东汉朝廷的瓦解和军阀割据的进程。这都是因为刘焉的一条建议导致的结果。

不过,即便刘焉不说,按照当时东汉朝廷的腐败程度,军阀割据只是早晚的事情,即便这个刘焉不出现,也会出现那个刘焉,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就像后来唐朝藩镇割据,朱温先站出来当出头鸟把皇帝逼迫退位。

即便朱温不这么做,后面也会出现什么李温,杨温

那么当时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一个什么损招呢?就是提高州牧的地位和权力,让这些封疆大吏去管理地方,保卫朝廷。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三国志·刘二牧传》

在此之前,刺史和太守才是州郡的最高长官,但刺史和太守属于平级,谁也制衡不了谁。刘焉就建议汉灵帝提高州牧的地位,由他来管辖郡守,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当时刘焉打的算盘是因为汉灵帝的统治越来越昏庸,刘焉想谋求一块土地自保,他是汉室宗亲,自然是有话语权的。最初,他的打算是当交趾去当州牧。

交趾大概属于今天的广西、云南、海南全境已经越南北部地区,刘焉这个算盘打的好,远离陷入战乱的中原,正好可以自保。不过,侍中董扶私却告诉他,益州(四川)这个地方好,让他到益州去。

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三国志·刘二牧传》

刘焉一听天子两个字,顿时眼睛亮了。于是劝说汉灵帝把自己封为益州州牧,得到汉灵帝的允许,这就走马上任了,“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封阳城侯,当收俭治罪。”

按理来说,仅仅只是刘焉一个人成不了什么气候,但偏偏汉灵帝大规模采用这个办法,这就是“废史立牧”,当时东汉一共有十三个州,分别是:

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为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一个州的最高长官是刺史,由于汉灵帝时期刺史和太守们相互勾结,贪污成风,汉灵帝的初衷原本是限制刺史和太守,让州牧统管地方政务。初衷是好的,但是真正实施以后却坏事了,大权独揽的州牧的不仅管地方经济,还管地方军事。

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因此造成后期各州的州牧直接不听朝廷的,因此可以说,当时刘焉为了一己之私,却加速了东汉瓦解的速度。

但是如果把锅甩在刘焉的身上肯定也是不对的。

因为此时的东汉早已是腐朽不堪,黄巾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的实力,灭亡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刘焉不过是推了一把。到了益州以后的刘焉犹如龙游大海,彻底得到了解放,在益州招兵买马,壮大自己,号称“东州兵”。

另一方面在私底下制作天子銮驾,准备为将来称帝做准备。荆州牧刘表得知消息以后,于是参了他一本,但是这时候是汉献帝在位,董卓专权,各方都在忙于壮大实力,所以也没人能够管得了刘焉,益州基本上属于半独立状态。

焉意渐盛,造作乘舆车具千乘。荆州牧刘表表上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三国志·刘二牧传》

实际上,说刘焉是酿造军阀割据的罪魁祸首,不如直接说他是最早一批割据称雄的势力。

亲,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实用的话,点赞收藏以便查阅资料所需喲~

标签: 刘焉

更多文章

  • 刘焉为何能在汉末脱颖而出?其实他来头要比刘备大得多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刘焉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刘焉,虽出自于汉鲁恭王刘余的旁出支脉,但也算是汉室宗亲,终究比起来历不明且自称汉室宗亲的刘备,正宗多了。刘焉,这种“支庶家焉”的汉室宗亲,在东汉王朝里照样是头冠龙血凤髓的“国姓”纯钢帽子,手持金光闪闪的“刘氏”纯金名片。否则,刘焉就不可能以宗室身份当上中郎。《三国

  • 一位被低估的枭雄刘焉他若不死三国必有他一席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刘焉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84年-87年)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延熹三年(160年),因老师祝恬(汉桓帝时司徒) 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中

  • 在《三国志蜀书》中,为何刘焉刘璋会在刘备之前?难道为私仇?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刘焉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名正言顺的成为晋公,晋位丞相,加九锡,他下令举兵攻打蜀汉,当时邓艾率三万多魏军向甘松、沓中等地出兵以牵制姜维,诸葛绪则率领三万多魏军向武街、桥头等地,以截断姜维的退路。而钟会则为三军统帅,统兵十余万从斜谷与骆谷进兵。虽然魏军顺利的占据了汉中,但姜维率领大军坐镇剑阁,与钟会大军

  • 刘焉有个远方亲戚,多年后夺了刘焉的地盘,还抢了他的儿媳

    历史人物编辑:大百娱乐谈标签:刘焉

    三国豪强刘焉是汉朝宗亲,他在天下大乱之前,没有及时劝谏皇帝痛改前非,反而提出了一个“废史立牧”的错误策略,朝廷下达这项命令后,地方豪强越来越膨胀,逐渐脱离了朝廷的管控。刘焉本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他趁乱占据益州地区,成了一个不受朝廷约束的土皇帝。刘焉有个远方亲戚,此人在多年后夺了刘焉的地盘,还抢了

  • 刘备和刘焉父子究竟啥关系?《三国志》排名暗藏一个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刘焉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在六十五卷的《三国志》里,分为《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及《吴书》二十卷三部分。其中《魏书》中第一卷为《武帝纪》,有关曹操的传记;《吴书》中第一篇为《孙破虏讨逆传》,有关孙权的父兄孙坚孙策的传纪。可是《蜀书》中

  • 刘备和刘禅、刘协、刘焉、刘璋、刘表、刘琦等人,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刘焉

    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他们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都是货真价实的汉室宗亲,其中刘协还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那么他们和刘备都是什么关系呢?刘备和刘禅是父子关系,都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然有许多人怀疑他的汉室宗亲身份,但是根据《三国志》中相关记载和刘备的自述,刘备确实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乃是西汉中山靖

  • 刘焉奔赴益州时,有三人甘愿辞官跟随,他们都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焉

    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在刘焉的建议下,汉灵帝正式改刺史为州牧,这确实有助于平定各地的黄巾起义,却也加剧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刘焉奔赴益州,开始担任益州牧一职。不过,因为益州刺史郤俭已被黄巾军杀害,所以,能够舍弃官职,并甘愿跟随刘焉的人自然是寥寥无几的。一、董扶董扶是东汉末期著名的经学家

  • 刘焉父子统治益州时的政治集团——“东州士”的组成、作用和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刘焉

    近年来,一提到蜀汉的内政,很多人都会提到荆州集团、益州集团、元老集团以及东州集团的交争。怎么邪乎怎么来。尤其是荆州集团和东州集团的斗争,更是津津乐道。比如荆州集团的首要人物诸葛亮废掉了东州集团的首要人物李严云云。这其实也不能算是空穴来风。东州集团在历史上也是有渊源的。不过小编下面要说的不是蜀汉看似刀

  • 刘焉费尽心思得到的蜀地,是如何被刘璋弄丢的?

    历史人物编辑:九公读史V标签:刘焉

    在历史上,每每提及西蜀之地,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此,西蜀就给人留下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印象,连后来诸葛亮主动出师北伐,也被认为是蜀地贫困、难以持久。其实,这是个误区,从战国末年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之后,西蜀就成为了一个富庶之地,而且,西蜀依仗天险、易守难攻,当天下大乱时

  • 西据巴蜀—刘焉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聊聊知识标签:刘焉

    汉末的群雄,还是有一些东汉的宗室的,除了雄据荆州的刘景升,影响力更胜一筹的就是益州的刘焉父子,早年刘焉认为东汉王朝已经弊病重重,想要找一个安身立命,得以避祸的地方,就请求天子设计州牧来改变如今的情况,一开始挑选的是交州,后来听说益州有天子气,就想到益州,此后割据益州数十年,在其死后其子刘璋也曾掌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