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焉是怎么占领东汉最大的州的,野心非常大,去世的很早

刘焉是怎么占领东汉最大的州的,野心非常大,去世的很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丁汉军 访问量:4006 更新时间:2024/1/16 15:12:47

赤壁之战后,刘备逐渐有了自己的地盘。他占领荆州部分地区后,开始向西扩充自己的地盘。于是他看重了益州刘璋的地盘。对于刘璋这个人,诸葛亮早就说过“刘璋暗弱”。当然,刘备确实很容易就占领了益州。不过有一点很多人没想过,刘璋既然如此无能,是怎么统治益州的呢?其实,这和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刘焉

刘焉是刘璋的父亲,益州最初是被刘焉统治的,刘焉去世后才传道刘璋手里的。就是说,刘璋是官二代,并不是自己创业的。不过我们知道,益州是当时面积最大的州,统治范围非常大,包括现在的贵州、四川、云南、重庆、陕西等众多地方。那么刘焉是怎么占领这里的呢?

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虽然时间久远,但也算是皇室宗亲。公元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汉灵帝立刻应允了,而且由于他是皇室宗亲,皇帝还是信任他的。

汉灵帝答应他之后,他准备去交州的,结果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当然朝廷也答应了。不过在他去益州的途中黄巾之乱爆发,益州也出现了黄巾之乱。益州的刺史郗俭由于统治残忍被黄巾军马相处死了。结果马相还没成功几天,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这就导致一件事,益州没有领导了。本来刘焉还不知道该不该去益州,结果贾龙请刘焉进入益州。就这样在贾龙的拥戴下,刘焉进入了益州,成为了益州牧。

刘焉虽然成为了益州牧,但自己说的并不算。无论是董扶还是贾龙,这些都是当地的士族,可以说刘焉是在当地士族的支持下才能统治刘焉的。说白了刘焉和傀儡差不多,于是刘焉决定改变这种状况。董卓入京之后,中原大乱,有很多流亡的人进入了益州。结果刘焉立刻收留了这些人,而且从中招了很多士兵。这些人也被称为“东州兵”,这些士兵就是刘焉统治的功基础。当然,占领益州的刘焉还需要占领一个地方,就是汉中。因为汉中是益州的北大门,没有汉中的话,益州随时会被攻破。

当时汉中有张鲁、张修等人在传教,被称为五斗米教。刘焉暗中支持这些人,后来他们合起来杀了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可以说张鲁想要称霸一方,不听从刘焉。不过张鲁的母亲非常漂亮,经常出入刘焉家中,和刘焉有不正当的关系。张鲁在汉中的时候,母亲和家人都在益州,受刘焉控制。也正因为这样,张鲁才不得不守刘焉摆布。

191年,刘焉使用天子规格的马车,准备称帝,不过此时被人弹劾。后来刘焉在朝廷的两个儿子被杀,只有刘璋回来了。而刘焉因儿子被杀伤心,导致背疮发作,后来身亡。一代枭雄就这样去世了。他死后他儿子刘璋继位,这才让刘备后来有机会占领益州。

其实,刘璋和刘表差不多,凭一己之力能统治一州,可见才能过人。不过刘表没有野心,刘焉野心非常大。如果不是过早的去世,可以说汉末他也绝对是一方霸主。

标签: 刘焉

更多文章

  • 南阳郡太守刘焉为了躲避战乱,向汉灵帝进言,想去州郡担任地方官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刘焉

    公元188年,南阳郡太守刘焉看着东汉朝廷腐败不堪,王室衰败的状况,非常担忧因而向朝廷上谏道: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朝廷应该挑选清廉的官员去担任地州的行政长官,以此来安定民心,不久,刘焉就得偿所愿,被朝廷任命为益州牧,得以躲避乱世。刘焉,汉室宗亲,他是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

  • 西蜀雄主刘焉究竟是啥背景?汉末三国他和曹操袁绍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刘焉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东汉末年,群星荟萃,群雄粉墨登场,一同演绎公元二、三世纪华夏大地那段近百年的战乱风云。刘焉、刘表、袁绍、袁术以及曹操、刘备、孙权等雄主,都在这个特定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尤其是刘焉,更为特殊,以至于在历史上留下着重的一笔。刘焉,与西东汉二朝的皇帝同姓,都是国姓

  • 青年刘焉是如何躲过党锢之祸?答案或藏在他的老师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刘焉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在公元二世纪的东汉中后期,身为中郎的刘焉见自己的老师祝恬逝世,就以老师守孝为由辞去官职,离开东汉政坛,重新开启一段即寂莫又安静的先守孝后教书的平静生活。刘焉,为老师祝恬守孝,不仅效仿春秋先贤为孔子守孝之圣举,维护儒家的礼;还开创东汉儒生为老师守孝之先例,博到忠孝之

  • 浅谈东汉末年王朝的没落与乱亡与刘焉“废史立牧”的提议

    历史人物编辑:隐真历史标签:刘焉

    引言:先说下结论,东汉的灭亡和刘焉议立州牧有关系,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东汉的灭亡是有多重因素造成的,东汉外戚、宦官与皇权三方势力的互相争斗有关,也与天灾不断有关,还有就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政权的根本。刘焉所提出的议立州牧,在正史中记载是"废史立牧",这个政策好不好呢?任何一个政策都有两面性

  • 三国杀:当刘备抢走吕布的刀,刘焉想要张飞的矛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音节库标签:刘焉

    三国杀:当刘备抢走吕布的刀,刘焉想要张飞的矛该说不说,三国杀里,很多武器的设定,都刚好贴近三国演绎以及武器主人的形象。好比青龙偃月刀的追击,尽显了关羽的威猛。再配上技能【武圣】,确实难顶。但如果打家把武器换着拿会怎么样呢?我要雌雄有何用?不如画戟打输出刘备作为蜀国的开国皇帝,他的身份和地位自然不用多

  • 刘焉城府究竟有多深?他自荐任职交阯牧暗藏一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刘焉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东汉末年,汉灵帝为了尽快肃清黄巾起义在各地的叛乱,加强对地方的掌控,采纳汉室宗亲刘焉的“废史立牧”建议,恢复自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已罢州牧而改刺史的制度,并加以改革,使州牧实权化。“废史立牧”的建议是时任太常(九卿之首)的刘焉提出。作为建议者,刘焉还自请充任

  • 东汉崩溃始作俑者刘焉,最后怎么死的?他最小儿子刘璋凭啥继任?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刘焉

    刘焉是东汉年间的地方豪强,从血缘上来说他是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他早年曾在州郡任职,后来因为宗亲身份被朝廷册封为郎中。刘焉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公元188年,他发现汉灵帝无力管理整个天下,于是跟朝廷提了一个歪主意。刘焉跟皇帝说,刺史和太守等地方官员总是行贿买官,不停搜刮民脂民膏,应该选择一些清廉的朝廷

  • 跟随刘焉在益州创业,最后却反叛刘璋的统治,聊一聊赵韪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刘焉

    在汉末三国时期,益州,或者说成都平原这个地方,被刘焉、刘璋父子统治了一段时间,从中平五年到建安十九年(即公元188年到214年),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有一些人物对东汉整个的局势来说,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太大,不过在刘焉、刘璋父子所统治的益州来说,还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比如说赵韪。赵韪相对于一

  • 为什么历史上有人认为刘焉是东汉分裂为三国的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刘焉

    假如说三国的分治的一定要找出一个罪魁祸首的话,我想唯一的罪魁祸首就是汉室的气数,刘焉只是在其中狠狠地帮了一把, 加速了汉室的灭亡和军阀的崛起。历史上之所以有人说刘焉是东汉分裂为三国的罪魁祸首主要的原因是他给朝局的一个建议,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废史立牧”。东汉末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

  • 为何说刘焉才是分裂东汉,铸成三国乱局的罪人?只因他的一条建议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刘焉

    有历史观点认为,刘焉才是分裂东汉,造成军阀割据的罪魁祸首。其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全然正确。要说三国割据的局面完全是刘焉造成的肯定也不公平,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焉推动和加速了东汉朝廷的瓦解和军阀割据的进程。这都是因为刘焉的一条建议导致的结果。不过,即便刘焉不说,按照当时东汉朝廷的腐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