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衡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

张衡的地动仪,真能预测地震吗,它为何被移出了教科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金达人部落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4/1/6 19:04:33

综述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讨论也逐渐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一件事只要受到大家的质疑,就免不了会被拿出来讨论,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很快就会被大家找到。

在众多的话题当中,教科书的更新换代是热度居高不下的一个,毕竟都是自己曾经用过的教材,在人们的讨论之后,一些不那么恰当的内容就会被淘汰掉,而不久前,著名的张衡地动仪也被移出了教科书,这是为什么呢?

张衡与地动仪

对地动仪这个东西我们应该都还有印象,虽然它并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是每次地震发生之后,还是会有人提上一嘴,我们也来回顾一下它和它的发明者张衡。

张衡是东汉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位人物,尤其以博学著称,涉猎的领域从天到数学,从文学到地理,基本上都小有成就,而且此人家世背景也不一般,爷爷是当时蜀郡的太守,自己也很争气考上了功名,成为了朝廷的一名命官。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张衡年轻的时候其实还是对学问更感兴趣,喜欢在各地游历,16岁就自己到处跑,对他来说这可不是贪玩,而是为自己的创作积累素材。

比如在他的一些作品当中就能看到秦汉时期的古都相关的描述

,也确实是自己去过的地方,张衡属于那种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人,除了自己写点东西之外,还爱好各种机械制造和算术物理之类。

很多人也声称自己兴趣广泛,但是真的研究起来又都是浅尝辄止,什么有用的东西也留不下来,而张衡不管学什么都是富有成果的,

在文学方面他是当时有名的汉赋四大家之一,在数学方面留下了著作

算罔论

》。

在天文地理方面就更多了,除了一些论述文章之外,最著名的当然就是的地动仪了。

历史资料显示,

东汉在历朝历代当中是地震非常频繁的一个时期

光是引起巨大社会经济损失的旧有二十多次

,是朝廷非常头痛的一个难题,所以就有人提出,如果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就能避免一些严重的后果,至少减少人员伤亡。

当时有很多说法,比如从动物的行为来预测,从天象的变化来预测等,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张衡游历过很多地方,对于地震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影响深有体会,所以便下定决心要实现地震预测。

公元132年,世界上第一个地震仪诞生,按照史书记载,这架仪器看起来造型奇特,但是威风不减,最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地预报了一次地震,

仪器一个方上的铜球掉进了蟾蜍的嘴里,几天后便传来地震发生的消息

,也就是说确实是有用的。

地动仪到底什么样?

我们在一些书籍当中也看到过的张衡地动仪的图像,似乎除了造型好看,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具体的工作原理到底是什么也没有说得很清楚,其实

这些都是后人根据史书资料的描述进行的复原和猜测,真正的地动仪到底是什么样子,如何工作的,我们其实并不能确定。

为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仪器,专家们对东汉以及后续朝代的史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虽然零零碎碎的都有一些提及,

但是真正正面描述的还是只有《后汉书》中那段不到两百字的记录。

按照这段文字的说法,张衡的地动仪真的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但是不管地震专家怎么推想,也无法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还原出这个仪器的样子。

目前来说讨论表多的两个模型还原版本,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振铎的成果,他的做法是

将最关键的触动机关设计在一个圆柱体上

,但是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肯定。

另一个就是本世纪初的来自

国家地震局的冯锐的构想

,他认为的

地动仪应该是有一个悬垂摆结构的

,这样能够实现更细微的感知。

不管是王振铎还是冯锐还原的地动仪,其实都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所谓的预测地震的能力,至少就我们目前能够掌握的信息来看,

地动仪可以实现的最多就是反映地震,也就是根据震动同步作出反应,而不存在预知。

与此同时,很多关注教科书编写的人员也对这个讨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如果找不到能够支持地动仪科学性的论据,那么关于张衡和他的地动仪的内容就应该被移出书本。

科学的精神本身就是事实就是,一个只有寥寥数语描述的仪器被当作神器一样,却不能解释清楚其原理,对学生来说就不是一个好的内容。

而另外一种看法则认为,历史上有很多我们今天还没有证实的发明创造,

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从书本当中移除,其实也就切断了学生对这些东西了解的渠道

,尽管其原理还没有完全得到阐释,也可以直接把这一点说清楚,供学生了解即可。

结语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不管关键就在于要将细节之处说清楚,不能让学生模棱两可地知道有一个地动仪,据说有用但却不知道是怎么个有用法,即便是正文被移出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引申的学习内容,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在课外了解。

标签: 张衡

更多文章

  • 张衡地动仪有如此大的科学贡献?有一种装置现在还在用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爱历史标签:张衡

    缘于古代文化和哲学观念的特殊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地震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国家,也是惟一的拥有连续两千多年详细地震史料的国家。远古的中国,日蚀和地震被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有什么能比“天塌地陷”更危及人们生存的家园呢。特别是地震的成因长期被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解释,把上天惩诫和帝王责任联系在一起,于是朝廷

  • 安张衡快速铁路途径三省一市,将给沿线城市带来那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张衡

    铁路对于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铁路经过的城市能给这个城市带来很多好处。铁路的出现可以优化这个城市的交通体系,提高这个城市的物流运能和客运能力。虽然现在国家在大力规划建设高等级的铁路客运专线,但是重要的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对象。下面一起跟笔者去看看这条重要的快速铁路大动脉–安张衡铁路

  • 张衡地动仪遭质疑,被移出历史教科书,后来专家重新作出复原模型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张衡

    精仪揭天地,科圣著千秋。——严济慈中国历史悠久,在这5000多年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他们的智慧,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藏。这些宝藏中目前仅留下了众多诗词作品还有很多科学发明,很多人都应了解中国有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活字印刷术,在上中学时很多人对其都有相应的了解。然而在当时的教科书中还讲述了一

  • 《四愁诗》:深深的忧虑,执着的追求,尽显巨匠张衡的爱国理想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张衡

    张衡是我国汉朝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最为人熟悉的成就是发明了地动仪和浑天仪,其制造技艺和科技水平远超同时期世界其他文明。此外张衡还擅长数学和天文学,编撰有多部理论著作,使得他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妇孺皆知,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曾经将太空中新发现的

  • 张衡地动仪被移出教科书,专家:房梁吊一块肉都比地动仪强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张衡

    提起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大家肯定首先想到张衡、祖冲之等。而张衡的地动仪更是为人熟知。地动仪是个测量地震的设备,这是老祖宗聪明智慧的结晶。我们在历史教材里都曾见过地动仪的照片,就我们普通人来看,看着的确是非常有科技含量,但是有专家曾说了一句毫不客气的话:“房梁下吊块肉都比那个模型强!”他的意思是,地动仪

  • 张衡的地动仪是假的吗?为什么被删出教科书?!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张衡

    华夏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炎黄子孙人才辈出,涌现出无数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风云人物。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科学家相对少,古人认为那是雕虫小技,大多数人不屑于做科学研究。张衡是个例外,他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

  • 古人的智慧: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根据什么原理?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张衡

    东汉时候,我国经常不断地发生地震。根据历史记载:从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到汉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30年中,我国几乎连年发生地震。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和附近地区连续发生两次大地震,波及到35个郡,顷刻之间房倒屋塌,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地面裂开一尺来宽的大裂缝,人畜死伤无数。 在那封建

  • 南阳钳卢陂,曾与都江堰齐名,被张衡盛赞过,其现状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张衡

    西汉的召信臣,东汉的杜诗,在南阳做太守时,相继修建了一系列水利灌溉工程,把湍河,刁河,严陵河等连接起来,共结陂塘二三十处,惠及数县百姓,遂有召父杜母的称号。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钳卢陂”。当时,很多人把它和都江堰相提并论。南阳科圣张衡曾在《南都赋》中盛赞钳卢陂: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

  • 你知道张衡吗?他对天文学,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张衡

    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人们便把一些自然界的现象说成是由神的力量在主使着,比如太阳、月亮、星星的升起和落下,风雨、雷电的出现,山川的形状,地震,海啸等,都被说成是神的力量,人们在神的力量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但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不屈不挠的,特别是对天文的观察和研究,到东汉时期已经很有成就

  •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靠谱不靠谱,为什么近代发生地震时没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张衡

    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关于张衡地动仪这一课印象很是深刻,书本上的大概意思是说东汉时期天下经常发生地震,为了掌握全国地震的动态,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一个地动仪,能够有效监测全国的地震情况,但是据说最新的课本上早已没有了张衡地动仪这篇课文,这是为何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靠谱不靠谱,为什么近代发生地震的时候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