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贺兵口碑反转!浙江女排进步,京豫两队一胜难求,主帅被喊下课

王贺兵口碑反转!浙江女排进步,京豫两队一胜难求,主帅被喊下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搞笑笑话大汇 访问量:486 更新时间:2024/1/11 3:49:42

贺兵名誉逆转!浙江女排正在进步。北京队河南队难求一胜。教练被叫下课。一。北京女排在A组四场比赛中未尝一胜,2-3不敌福建,被天津、辽宁和江苏阻击;河南女排输给了浙江、上海和山东。

从本周的事件来看,北京女排和河南女排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主帅的执行力不够。论纸面实力,虽然王云雨举起了国家队,三名外援相继离队,但他们队内还有金烨、特鲁姆普和臧倩倩三名老将,应该不会垫底。

可惜的是,4场比赛,除了2场来自福建,其比赛均0-3告负。北京女排的楚慧接手球队已经3年,但球队的整体打法还没有定型。主教练每次都有一个首发阵容。老手一击。

比如在对阵天津的比赛中,前两场比赛使用了年轻的阵容,第三场比赛换上了老将阵容。如果说冠军赛的目的是培养新人,那么就应该用年轻球员去拼到底。如果说能取得好成绩,那应该是用上了老将。无论是联赛还是全国冠军赛,北京女排给人的感觉都是频繁换人。

河南女排也是如此。焦帅已经接手球队一个周期,正在第二个全运会周期发起冲击。球员的年龄和比赛经验也进入了成熟阶段。蔡晓晴、雅、翟思琪等人都正值盛年。不过,经过多年的合作训练,他们的小球系列还是比较粗糙,球队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二传手。

焦帅曾经让蔡晓庆打主力二传,后来发挥不好就换原来的紫涵,有时还会派上更年轻的洛晨旭。如此频繁地更换二传手,也让攻手们十分无奈,需要经适应每一位二传手的传球节奏。河南女排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应该尽快定好球队的主攻和二传,不要一个换一个,结果耽误了两人的时间。

随着北京和河南难求一胜,两位主帅下课的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球迷希望河南和北京女排换帅了。反倒是之前被大家吐槽的浙江女排主帅王贺兵,口碑倒转了。经过努力,浙江女排的小队员们进步神速,渐渐有了往日的影子。浙江女排是参加本次锦标赛最年轻的球队。许多球员出生于2004年和2005年。

浙江女排在安吉站获得季军,击败河南,对山东构成威胁。接手女队后,王贺兵曾被诟病脾气暴躁,但现在脾气平息了,他明确了球队的打法,就是以陈曦月为进攻核心,副攻为主要负责拦截。浙江女排每次拿到关键球,都会把球传给陈曦月让她去进攻。这批球员在王贺兵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现在浙江女排的防守和小球衔接也有所提升,自由人终于可以防住对方的重扣轻吊。王贺兵对首发的敬业度,比焦帅和楚晖要好。为了锻炼倪梦洁和陈曦月,他把队长孙若清放到了替补席上。相信再过几年,等这波球员成熟起来,浙江女排依然会是联赛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标签: 王贺

更多文章

  • 辽宁女排终于赢1场!赵勇比王贺兵强点!后者误人子弟第八败

    历史人物编辑:奔跑的小鱼标签:王贺

    12月10日,中国女排超级联赛A组的争夺持续进行中,刚刚,天津队3:0四川,接下来还有两场比较受关注的比赛…~辽宁队vs浙江队,目前,辽宁10战4胜6负积14分,八强出线受到挑战,一是胡铭媛、丁霞的缺阵,二是主帅赵勇"脾气大!能耐……"!浙江女排9战2胜7负积10分,八强出线基本没大希望,不过,浙江

  • 辽宁体育3-0浙江,赛前赵勇“密谈”王贺兵,赛后变颜妮见面会

    历史人物编辑:曲梅标签:王贺

    体育全运会预赛正式进入倒数第二轮的较量。在一场事关出线形势的比赛中,辽宁体育横扫已经晋级的浙江体育,提前一轮确保了自己的八强席位,三局比分为25-18/25-22/25-17。此战过后,全运会预赛所有出线名额确定。开局,辽宁体育就派出丁霞、颜妮全主力出战,而浙江体育也使出主力阵容。面对浙江体育来势汹

  • 琼斯加冕历史助攻王贺希宁28分 深圳大胜吉林取四连胜

    历史人物编辑:中国篮镜头标签:王贺

    北京时间3月5日晚,CBA常规赛第31轮拉开战幕,近来同样取得三连胜的深圳男篮与吉林男篮展开争夺。此役深圳男篮手感火热,全队命中20记三分球追平赛季新高,从首节便早早领先的他们最终以136-97大胜吉林,取得四连胜。吉林外援琼斯此役得到11次助攻,超越胡雪峰加冕CBA历史助攻王。四节比分是:32-1

  • “青天大老爷”王贺的悲剧:在暴君手底下做好官,要冒杀头的风险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砖家标签:王贺

    文|格瓦拉同志汉武帝在位54年间(前141-前87年),凭借着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两代人留下的丰厚“家底”大展宏图:对外,北击匈奴,南灭百越,东并朝鲜,西通西域、西南夷,使汉朝的版图得到极大地扩充;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实行盐铁官营、币制改革,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马邑之谋被匈奴识破,忠心可鉴的王恢为何必须死?他没读懂帝王心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王恢

    汉武帝当国的最初几年,大汉帝国还处于清静无为黄老思想的影响之下,朝堂上的外戚势力、朝臣势力依旧很强大,这导致了汉武帝手中的皇权很有限,离一言九鼎、集大权于一身还很远。皇权受多方制约,帝王无绝对权威,作为具有雄才大略的新君,汉武帝自然要想尽办法打破此等困局,进而实现皇权大一统。古今中外,老大集权有个捷

  • 王恢作为“马邑之围”的将领,为什么汉武帝非把他杀了不可呢?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王恢

    “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的第一战,至关重要,而王恢作为计谋的提议者积极力支持者,却在临阵时怯战脱逃,不得不说对汉武帝是个极大的讽刺,因此汉武帝杀王恢于公于私都是十分必要的。汉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秦未,正当中原大地陷入反秦起义和楚汉战争之时,位于蒙古高原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

  • 王恢作为“马邑之围”提出者,汉武帝为何非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王恢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主题之一,战争的胜利或失败都关系着一个朝代的前途命运。而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伟大帝王,在他的带领之下汉朝将匈奴彻底的赶出河套平原,而在汉武帝前期有一场战役叫做“马邑之围”,是一场企图将匈奴主力军完全消灭的军事行动,然而却失败了。而王恢作为负责截断匈奴大军后勤的将领

  • 汉武帝杀大将王恢,不是因为马邑之围的失败,而是防止外戚干政

    历史人物编辑:逻辑文化历史标签:王恢

    在汉朝初年的时候,匈奴是汉朝的大敌,汉国北方的巨大边患。汉高祖刘邦率领几十万大军反击匈奴,最后被匈奴打得大败,还必须贿赂匈奴的王后才得以脱身,后来历代的汉朝皇帝都采取忍辱退让的方式,主要是当时汉朝的国力确实不及匈奴,不得不采取的委曲求全的手段。到了汉武帝时代,汉朝的国力增强了不少,而汉武帝又是一个开

  •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了“马邑之围”的将领王恢?

    历史人物编辑:绿叶的舞曲标签:王恢

    马邑之围是汉朝对匈奴政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从汉高祖直到汉武帝,汉朝一直对匈奴采取怀柔政策。到了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朝的实力已经足够与匈奴一战,大行令(即大鸿胪,省部级)王恢极力主张停止与匈奴和亲,兴兵征讨,以获得北部边境的长治久安。建元七年,王恢更是建议:匈奴现在对汉朝没有戒心,可以

  • 王恢支持刘彻讨伐匈奴,为何反而被刘彻下狱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王恢

    征讨匈奴,将西汉的军事实力推到巅峰的境地,这是汉武帝刘彻一生最大的功绩。从史书记载来看,刘彻推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最初也受到了朝廷内部大量官员和贵族的强烈反对。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支持刘彻北伐匈奴,反对和亲政治的官员凤毛麟角。大行令王恢是最早反对和亲并支持刘彻打仗的官员,一度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