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本文大约700字,阅读需要1分钟)
最初,南阳人张释之,当骑兵禁卫官,十年没有升迁,准备辞职回家,时任中郞将的袁盈知道他的贤能,向刘恒推荐,擢升为皇家礼宾执行官,后得刘恒赏识,一年内升为司法部长。
一日,刘恒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过,御车的马受到惊吓,幸而被控制住,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骑兵卫士经过一段追逐外,把那个人捉住,送司法部查办,张释之判决:“天子出巡时,人民都应该回避,该人没有回避,乃是犯跸之罪,应处罚金。”
刘恒却大为光火:“这家伙惊吓了我的马,幸亏这些马性情柔和,换了别的马,岂不是要了我的命,这个最高的法官,却只判他罚款。”
张释之说:“法律,天下人人都得遵守。法律规定罚款,就是罚款,如果加重处罚,谁还信任法律?而且,当时,陛下即场把他杀了,也就罢了。”
“现在交给司法部,由司法部掌管审判,一定要坚持公平。如果不公平,全看当权者的喜怒去判刑,想轻就轻,想重就重,小民连手脚都没地方放了,请陛下明察。”
刘恒思索了很久,说:“你的见解很对。”
【结语】
中国皇帝是世界上礼仪最多的首脑,天下唯我独尊,这种制度由赢政创立后,在短短几十年间,越来越复杂,刘恒算是一个仁厚的人,但是面对别人无意冲撞他的皇族权威时,仍然要人民百姓付出血的代价来体现他的皇权和尊严。幸得张释之力辩司法公平重要性,若否,刘恒也变成杀人随心所欲的皇帝,传统文化中,也是只有君权和皇权,中国在这条路上走得太久。
左文皇帝右慎姬,北面侍臣张释之。
因高知处邯郸道,寿陵已见生秋草。
万世何人不此归,一言出口堪生老。
高歌倚瑟流清悲,徐乐哀生知为谁。
动动手指头点赞和推荐,黑色按钮就在文章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