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残暴不仁,可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黄巢残暴不仁,可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胡润平 访问量:3669 更新时间:2023/12/19 16:08:27

公元878年,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大唐王朝在崩溃边缘风雨飘摇,而此时一个屡试不中的年轻人则为这个王朝添了最后一把火,一场“黄巢起义”直接让整个大唐王朝一蹶不振,“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国力大衰,再也无法压服四周的藩镇,他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

然而,黄巢起义虽然给予了大唐王朝重大打击,可是提及黄巢起义,历史从来没有正面的评价,为何呢?因为黄巢起义太过血腥了,甚至没有一点义军的样子,黄巢起义的过程之中大肆屠戮,让整个大唐王朝深受其害。

屠龙少年成为了恶龙

黄巢出生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家族祖祖辈辈是贩卖私盐生意的,我们知道盐在古代的利润是很大的,甚至当时朝廷特地设立了盐铁专卖,可见其背后的利润,也正是因此,黄巢的家境应该算是不错的。

在这样的家庭里他从小便精通笔墨,爱好对诗,五岁时便能出口成章,成为附近一带有名的“神童”,面对家人们的赞美,黄巢本身没有因此失去本心,他知道家里的“生意”见不得光,因此必须得想办法让家族走向正道,为此他发奋读书的目的就是考科举然后将家族“洗白”。

然而,黄巢的一番热血最终被现实狠狠打脸,他本身学富五车,从乡试一路杀到了殿试的环节,本想就此金榜题名,可是却因为长相直接被唐僖宗奚落,直接黜落,十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了这么一个结果让黄巢心灰意冷。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有回到家乡接手家族的私盐生意,起码也能衣食无忧。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黄巢读过一点书,他自己也很有能力,可是大唐末年朝廷腐败至极,此时连年的起义天灾已经让大唐王朝破落不堪,为了挽救大唐的朝政。

大唐的经济水平直线下降,为了挽回唐朝的经济,唐朝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这直接就让黄巢的生意一落千丈。

看着自己的私盐生意都愈发困难,不甘心的黄巢干脆起义加入到义军的队伍之中。

黄巢起义给了大唐王朝重大打击,可是黄巢在这之后的所作所为却让这次起义变得变了味。

之前我们就讲过,黄巢早年间参加殿试的时候曾经被唐僖宗奚落,因此有了旧怨,在起义军的过程之中,大唐将领曾经有意招降义军,可是他们对相貌丑陋的黄巢却拒绝招安,因为他的尊荣有辱大唐“国体”。

接连两次因为样貌被大唐侮辱,也正是因此让黄巢对长安城之中的百官皇帝愈发痛恨。

在攻入长安之后,为了报复大唐王朝的行为,王朝纵兵屠城让整个长安城沦为了人间地狱,也让“黄巢起义”彻底变了味。

当年的屠龙少年却成为了恶龙,所以黄巢起义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好。

黄巢起义却给了世家重大打击

黄巢起义的过程之中平添杀戮也因此让黄巢起义变味了,不过黄巢在此过程之中倒的确是干了稍微一件有利的事,那就是彻底肃清了“门阀世家”。

我们知道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门阀世家开始坐大,他们凭借着手里掌握的资源将中国的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时的朝堂之上有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说法。

虽然在南朝时期,世家在朝堂之上权利没有这么大了,在这之后南朝皇帝为了限制世家的发展开始实行“寒门掌机要”的统治方式,可是在舆论场和其他方方面面都需要有世家的支持,没有了世家的支持,在当时真的是干不成事。

当年隋唐能够建立,靠的就是关陇集团在背后支持。

当时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曾有意和清河崔氏联姻,可是居然遭到了人家的奚落,因为陇西李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一个小门阀,根本无法和这种持续了上千年的门阀世家相比。

这直接让李世民大为恼火,虽然在这之后经过武则天的打击,世家已经衰弱了,可是在经济层面世家还是掌握着很大权利。

大唐灭亡之时,世家手中有很多钱,可是却一毛不拔硬是要从百姓身上割羊毛,可以看出世家有多么无耻。

黄巢进入长安之后,他第一步清洗的就是这些世家,当时朝廷大部分官员的组成都是士族门阀,而大唐“神策军”之中很多军官也都是世家弟子组成,黄巢对于这些人根本没有好感。

在进入长安城之后,大肆屠杀士族阀门,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屠杀,长安城中的人几乎无一幸免,而祸害中国600年的世家门阀在这场浩劫之中几乎全部死绝了。

黄巢血洗长安可以看出其为人残暴不仁,甚至可以说是心胸狭隘,这样的人也注定了之后的失败,然而黄巢血洗世家某种程度上确实又造福了后世。

后世科举制,士子们真的只能靠着自己的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没有了世家的支持,也让科举制度干净了不少,这确实算勉勉强强造福了后世。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失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黄巢

    前言唐代末年,朝廷统治腐败,民不聊生,在极端的社会生存环境下,百姓苦于统治剥削,最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唐代末年农民起义众多,在众多农民起义中,黄巢起义具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同时,黄巢起义也是我国三大农民起义之一。黄巢起义最终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敲响了唐代末年腐朽统治灭亡的丧钟,对于封建历史进程继

  • 晚唐陷入泥沼,藩镇、权宦、黄巢等轮番登场,唐皇无力回天?

    历史人物编辑:笔墨写今古标签:黄巢

    导语:公元875年,王仙芝在濮州濮阳发出檄文,掀起了一阵波澜,时代也进入了晚唐,唐皇全然没了往日的荣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失了控制,而这自然不只有藩镇割据的缘故。彼时,唐王朝就如同陷入了泥沼,在各方势力的注视下,晚唐越是挣扎越是破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无疑是晚唐的惨烈景象,李唐

  • 黄巢考上武状元,却因长相狰狞吓坏皇上,被罢免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黄巢

    唐朝末年,黄巢历经千辛万苦,考上武状元,春风满面进京面圣,皇上唐僖宗见到他,吓了一跳,“你,你太丑了,太丑了…”。说起黄巢的长相,记载上说:“出生时面容青异,紫铜青脸,身长二尺,鼻生三窍,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吓的父母只好把亲生的儿子丢到荒山野岭,这一幕不小心让黄巢的爷爷看到了,晚上就偷偷抱了回

  •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黄巢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中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很久以前关于这个节日其实有非常多的故事,但是被人们记住的并没有多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诗人,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不过他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因为这首诗鲁迅先生也认为他是唐末时期最好的诗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写

  • 黄巢攻陷长安,毁掉一项制度,为中国消除上千年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黄巢

    翻开史书,里面记载的黄巢是一个残暴无比的超级杀人狂。在《旧唐书·黄巢传》中这样说道:“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讲述的就是黄巢在起义成功后攻入长安城时展开的血腥报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杀人如麻的黄巢却也对推动历史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曾一手除掉了毒害中国6

  • 黄巢起声势浩大,最终却难逃失败,是不是因为唐朝依旧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曾经愤慨之中写下的一首诗,黄巢起义声势浩大,而当时唐王朝已经步入下坡路,为什么黄巢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王朝呢?我们可以从黄巢起义的过程当中,从声势浩大到偃旗息鼓之中寻找答案。科举不第,盐贩乱国从隋开皇三年至唐开元初年的1

  • 黄巢、李自成、洪秀全这些历史的“推动者”,值得我们歌颂吗?

    历史人物编辑:断鹰攀崖标签:黄巢

    我们的教科书本身就带有主观性,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某个历史人物一定是好的或者坏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历史知识的增加,心中渐渐有了一定的衡量。于是李自成不仅仅是灭亡了封建的腐朽王朝,却也不是纪律严明的正义之师。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衰落,而其本身却也是同样腐败的政权。黄巢也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屠夫。

  • 黄巢盗掘乾陵失败,盗其他墓也失败,他是为了钱财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黄巢

    众多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盗墓行为自古就没有停止过。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尤其是处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盗墓的最高峰,那个时候的中国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乱世造英雄,同样也会出现许多盗墓之人。黄巢的经历算得上是挺悲惨的,他本是生于

  • 黄巢起义败从何来?起义军虽为农民却不得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黄巢

    如果说安史之乱的发生,是使唐朝无法再复以往兴盛的致命拐点,那么黄巢起义则是敲响了唐朝灭亡的丧钟。纵观唐朝历史上发生过的诸多起义、节度使割据事件,虽然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对唐朝造成了或多或少地影响,只有黄巢起义给了本就虚弱的唐王朝重重一击,并再度加速了它的灭亡。而黄巢起义的失败,则是一件更值得讨论与思考的

  • 黄巢举事初期声势浩大,曾率军夺取长安,却为何不久就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黄巢

    前言黄巢起义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场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事件,故事的主人公黄巢原本只是个卖盐的私盐贩子,但是他却有着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胆量和野心,不仅率领起义军大闹了一场,还自封大齐皇帝,想要彻底夺取李唐天下。黄巢起义的规模和成果,实际上远超了之前的“造反老前辈”们,因为在他之前,唐末的一些起义都以完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