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末农民起义中的黄巢为何只是一个历史的搅局者?

唐末农民起义中的黄巢为何只是一个历史的搅局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白茹雪 访问量:2151 更新时间:2023/12/19 12:25:01

尽管,黄巢领导了唐末农民起义,一度造成了唐朝的分崩离析之势。但是,笔者个人却认为,黄巢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历史的搅局者罢了。

前些年,大导演张艺谋曾拍摄过一部名叫《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电影。虽然说,这部电影因为剧情和服饰而被人长期吐槽,但在庞大的阵容和场景等方面,依然有让人称道之处。其中,电影的名字也颇为讲究,它取自唐诗《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或许您没有听说过这首诗,但它的作者一定听说过,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造反者黄巢。他领导了唐朝历史上最持久、最浩大的农民起义,成为了压垮李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近黄巢,深入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859年浙东起义算起,到884年黄巢起义被剿灭为止,唐末农民起义席卷了唐帝国的山东、河南、两湖等十多个省级区域,给予了唐王朝以最致命的一击。

一般而言,农民起义都是饥寒交迫之下的无奈之举。但黄巢起义却不同,作为起义的领导者,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家境非常富裕,而且从小接受了正统的封建教育。一句话,青年时期的黄巢属于能文能武的有志青年,投身于科举考试以追求功名。

可惜,黄巢的科举之路非常不顺,每每都名落孙山。绝望和愤恨之下,黄巢在落第后留下一首《不第后赋菊》而离开了长安城,回家继承祖业成为一名盐商。

一场安史之乱,彻底终结了盛唐的局面,再也不复往昔的盛世。为了继续苟延残喘,李唐开始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不断加重对于底层百姓的盘剥。

加之,伴随着多地发生一系列的水旱、灾害和蝗灾,终于引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农民起义。在这些起义队伍中,尤以王仙芝领导的起义军规模最大。

本来已经成为了盐商,况且已经是五十多岁的黄巢,却在此间毅然抛弃了富足和安逸的生活,出资召集同村同族的子侄和兄弟,拉起了上千人的队伍积极响应王仙芝。

投靠王仙芝后,黄巢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军事才能,一路转战河南和山东各地,逐渐成为了起义军中的主要领导。

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唐僖宗李儇只得下旨进行招安。而王仙芝竟私自答应了朝廷“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册封,准备接受招安。

以黄巢为首的将领纷纷指责王仙芝背信弃义,辜负信任,他们甚至还冲进大帐差点与王仙芝火并。自知理亏的王仙芝只得拒绝了朝廷的招安,继续硬着头皮与唐军作战。

经过此事,王仙芝和黄巢已经产生了深深的隔阂和裂痕,再也无法弥合。不久,双方只得分道扬镳,王仙芝向西进军,而黄巢则向东南发展力量。

由于作战不力,而且遭到唐军的重点关注,王仙芝的队伍很快就被剿灭了。据《资治通鉴》记载:

招讨副使曾元裕大破王仙芝于申州东,所杀万人,招降散遣者亦万人。

而在王仙芝被剿灭的同时,黄巢却在广东一带迅速壮大,甚至还连续击败了数个藩镇势力。兵强马壮的黄巢,发布檄文进军长安,一路杀气腾腾而来。不久,他就突破了长安的大门潼关。

唐僖宗废物一个,他眼见起义军势大,只得效仿当年安史之乱中的唐玄宗,也仓皇逃往了四川成都。于是,黄巢的起义军很快占领长安,他终于扬眉吐气并且威风凛凛地回到了当年屡屡落第的伤心之地。

黄巢进入长安时,已经无法忍受唐廷苛政的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欢迎他。而且,当时的黄巢也治军严谨,赏罚分明,迅速赢得了民心。据《旧唐书》记载:

整众而行,不剽财货。

881年时,黄巢在长安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齐”。在黄袍加身的同时,黄巢的个人欲望也无限膨胀,开始纵情享乐,酒池肉林,完全丧失了之前的斗志。

而起义军队伍也开始上行下效,甚至公然在长安城中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将繁华的长安变成了人间地狱。据《新唐书》记载:

富家皆跣而驱,贼酋阅甲第以处,争取人妻女乱之,捕得官吏悉斩之,火庐舍不可赀,宗室侯王屠之无类矣。

关于这段历史,唐末著名诗人韦庄在他的《秦妇吟》中这样写道: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就在黄巢祸乱长安之时,逃到成都的唐僖宗开始不断纠集各路人马组织反攻。王处存的大军率先进逼长安,黄巢在慌乱之下只得主动撤离,不过很快就再次攻回长安。

第二次入长安时,黄巢再也没有了上次的夹道欢迎,因为长安百姓已经开始惧怕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在迁怒百姓的同时,黄巢更加恣意妄为,甚至纵兵公开抢掠并且血洗长安城。据《旧唐书·黄巢传》记载:

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

在此次浩劫中,长安城中被屠杀的平民百姓大约近十万人。

在唐军的稳步推进下,黄巢军队开始分化,甚至就连心腹大将朱温也投降了唐军并且反戈一击。同时,唐朝各个藩镇的节度使都纷纷发兵,甚至就连大西北的沙陀兵都赶来助阵。

黄巢眼见战势万分危急,赶紧撤出长安后向河南方向逃窜。在途中,因为军队缺少粮食,黄巢竟开始了令人发指的“人吃人”行为。据《旧唐书·黄巢传》记载:

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在朱温和李克用的追击下,黄巢败军退至山东的兖州一带,他本人也被外甥林言所杀。至此,影响许久的唐末农民起义基本结束,唐朝恢复了表面的安定。

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对于黄巢的评价都不高。

个人认为,黄巢领导唐末农民起义,固然有他的功绩在内,但只能算是一个历史的搅局者罢了。难怪,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会在《读通鉴论》中这样评价:

亡汉者黄巾,而黄巾不能有汉;亡隋者群盗,而群盗不能有隋;亡唐者黄巢,而黄巢不能有唐。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喊太监“阿爹”,嫌黄巢丑取消“状元”,他是27岁寿终正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柒月书生标签:黄巢

    12岁的李俨被太监们拥戴为皇帝,一激动,他就喊大太监田令孜为“阿爹”,还改了个名字叫李儇。从此,他开始了快乐的短暂人生!自唐玄宗擅用高力士开始,大唐后期的太监们就以他为榜样,誓要超越前辈,做人上人。所以,唐后期的太监不仅能量大、位子高,而且子孙满堂,连皇帝都要喊他们阿爹。李俨活了27岁,在有限的生命

  • 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冲天大将军黄巢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冲天大将军黄巢!自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大唐国势蒸蒸日上,一度达到了万国来朝的鼎盛之势。天宝年间,安禄山发动叛乱,就把唐王朝推入了一路下坠的深渊。唐肃宗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借来的回纥兵在陕西河南河北三地大肆屠

  • 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黄巢与张献忠都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历今明标签:黄巢

    有一句老话,文章用来承载道理,诗歌用来来表达思想,在中国5000年里,诗歌也不全都是风花雪月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古诗是充满杀气的。比如说唐朝著名诗人诗仙李白的十步杀一人,诗的大意是这样的:侠士们身下的白马可以日行千里,就算是千里而漫长的路途也不会阻留住他们前进飞驰的脚步。但李白毕竟是为人圣贤有道德,

  • 黄巢残暴不仁,可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黄巢

    公元878年,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大唐王朝在崩溃边缘风雨飘摇,而此时一个屡试不中的年轻人则为这个王朝添了最后一把火,一场“黄巢起义”直接让整个大唐王朝一蹶不振,“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国力大衰,再也无法压服四周的藩镇,他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然而,黄巢起义虽然给予了大唐王朝重大打击,可是提及黄巢起义,

  •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失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黄巢

    前言唐代末年,朝廷统治腐败,民不聊生,在极端的社会生存环境下,百姓苦于统治剥削,最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唐代末年农民起义众多,在众多农民起义中,黄巢起义具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同时,黄巢起义也是我国三大农民起义之一。黄巢起义最终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敲响了唐代末年腐朽统治灭亡的丧钟,对于封建历史进程继

  • 晚唐陷入泥沼,藩镇、权宦、黄巢等轮番登场,唐皇无力回天?

    历史人物编辑:笔墨写今古标签:黄巢

    导语:公元875年,王仙芝在濮州濮阳发出檄文,掀起了一阵波澜,时代也进入了晚唐,唐皇全然没了往日的荣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失了控制,而这自然不只有藩镇割据的缘故。彼时,唐王朝就如同陷入了泥沼,在各方势力的注视下,晚唐越是挣扎越是破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无疑是晚唐的惨烈景象,李唐

  • 黄巢考上武状元,却因长相狰狞吓坏皇上,被罢免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黄巢

    唐朝末年,黄巢历经千辛万苦,考上武状元,春风满面进京面圣,皇上唐僖宗见到他,吓了一跳,“你,你太丑了,太丑了…”。说起黄巢的长相,记载上说:“出生时面容青异,紫铜青脸,身长二尺,鼻生三窍,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吓的父母只好把亲生的儿子丢到荒山野岭,这一幕不小心让黄巢的爷爷看到了,晚上就偷偷抱了回

  •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黄巢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中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很久以前关于这个节日其实有非常多的故事,但是被人们记住的并没有多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诗人,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不过他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因为这首诗鲁迅先生也认为他是唐末时期最好的诗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写

  • 黄巢攻陷长安,毁掉一项制度,为中国消除上千年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黄巢

    翻开史书,里面记载的黄巢是一个残暴无比的超级杀人狂。在《旧唐书·黄巢传》中这样说道:“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讲述的就是黄巢在起义成功后攻入长安城时展开的血腥报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杀人如麻的黄巢却也对推动历史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曾一手除掉了毒害中国6

  • 黄巢起声势浩大,最终却难逃失败,是不是因为唐朝依旧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曾经愤慨之中写下的一首诗,黄巢起义声势浩大,而当时唐王朝已经步入下坡路,为什么黄巢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王朝呢?我们可以从黄巢起义的过程当中,从声势浩大到偃旗息鼓之中寻找答案。科举不第,盐贩乱国从隋开皇三年至唐开元初年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