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冲天大将军黄巢

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冲天大将军黄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余泳宏 访问量:3653 更新时间:2023/12/19 15:52:50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盘点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冲天大将军黄巢

自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年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大唐国势蒸蒸日上,一度达到了万国来朝的鼎盛之势。天宝年间,安禄山发动叛乱,就把唐王朝推入了一路下坠的深渊。唐肃宗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借来的回纥兵在陕西河南河北三地大肆屠杀,失尽天下民心。接下来就是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大唐天子仅靠着一个大义名份担当天下共主。因为对武将失去了信任,从肃宗开始,每一任大唐天子皆信任宦官,以致宦官的势力达到了华夏历代王朝之最。可任意废立天子。

从肃宗晚年始,几乎每一位大唐天子都受制于宦官。后期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帝,唐宪宗唐宣宗,皆死于宦官之手。朝中有奸宦,地方有藩镇,大唐百姓可谓活在地狱之中。各地小规模的叛乱层出不穷。官军纪律败坏,所到之处杀良冒功。侥幸逃脱的百姓对朝廷与各级官吏充满了切齿之恨。整个唐王朝的文化走势,逐步趋向了野蛮化。

到了唐僖宗时期,各地灾难不断。有的地方遭旱灾。有的地方遭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官吏不但不赈灾,反而压榨愈急。在这种情况下,一场摧毁大唐王朝的起义终于爆发了。而起义军的最初领导者并不是黄巢,而是另一位私盐贩子王仙芝。而在王仙芝战死后,黄巢接过了义军大旗,把这场起义推到了最高潮。

黄巢,山东曹州人。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十分富足。他善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粗通笔墨,小时候就有诗才。 五岁时侍奉祖父,便可对诗。黄巢成年后,参加科举,屡试不第。也有一种说法:黄巢有一次考上了进士,但在面试时,唐僖宗嫌弃黄巢长得太丑,又把他的名字划掉了。黄巢遂绝了科举之心,继承了家族事业,成了一个贩私盐的盐帮首领。

875年,王仙芝起兵,黄巢已经55岁了。王仙芝率军打到曹州时,黄巢加入了王仙芝的军队,成为了王仙芝麾下的重要将领。当时有谶言流传天下,“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所以王仙芝率军攻破曹州时,引发了天下官吏的恐惧,也引发了很多野心家的期待。面对官军围剿,私盐贩子出身的义军将领们果断采取了避实击虚的策略,在河南河北山东江淮诸省之间打击了游击战。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打得各藩镇疲于自守,无力歼灭他们。

公元877年,王仙芝战死。黄巢接过了王仙芝的大旗,自称“冲天大将军”,因为打不过江淮节度使高骈,黄巢无奈之下,渡江南下,在荆湖地区转战数千里后,率军抵达了岭南,攻下了岭南的唯一重镇广州。黄巢本想偏安岭南,担当一方诸候。然而,义军大多是北方人,不适应岭南气候。

879年,疫病大流行,义军死了十之三四。黄巢无奈之下,只能率领义军北归。879年,黄巢陷桂林。恰逢湘江水暴涨。数万义军乘坐大竹筏,顺流而下,一鼓作气攻占了长沙府,斩杀了泰宁军节度使。黄巢率大军由长沙北进,攻打襄阳时中了埋伏,士兵损失大半。负责进剿黄巢的大将刘巨容养寇自重,给了黄巢东山再起的机会。黄巢很快就率领数千人攻破了鄂州,随后又转战江浙等地,再度拥众二十万。随后黄巢又在高骈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他向高骈请降,施以缓兵之计。高骈想独领消灭黄巢的大功,就遣散了诸镇兵马。黄巢待诸镇兵马散后,再度进攻江淮。势单力薄的高骈只能困守扬州。

880年三月,黄巢率数万大军渡江北上,一路势如破竹。五月陷徐州,七月下汝州,九月下梁州,十一月下洛阳。十二月兵不血刃攻陷长安城。建国号为大齐,年号金统。唐僖宗在神策军的护卫下逃往蜀中。

公元881年正月,唐僖宗命天下各镇兵围剿“草贼”。四月,各镇兵马收复长安城。黄巢退到灞上时,杀了一记回马枪,击溃了十几万唐军,再取长安城。攻破长安城后,黄巢进行了血腥的“洗城。”黄巢坐镇长安的两年多时间里,施政只用暴力,不知安抚人心,大失天下所望。公元882年九月,大将朱温降唐,对黄巢反戈一击。

公元883年,沙陀人李克用率五万蕃汉精兵来攻。李存孝率十八骑突袭,一举攻陷了长安城。黄巢率数万大军东归到豫东时,与秦宗权合兵一处,围攻重镇陈州府。因为乏粮,黄巢军遂以人肉为食。陈州附近的老百姓吃光了,就纵兵四掠。一年时间里,至少吃掉数十万百姓。

884年五月,李克用率军抵达陈州。黄巢军崩溃。黄巢率数千人北渡黄河,退入泰山。六月十五日,在泰山狼虎谷为外甥林言所杀。

黄巢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率领的义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渡过长江四次,渡过黄河两次,兵锋几乎抵达了大唐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可谓一个空前绝后的流寇。黄巢不但摧毁了各地划地自守的藩镇,也摧毁了唐王朝赖以存在的最后根基。黄巢的天才在于,这位私盐贩子出身的反王,敏锐地发现了唐帝国与藩镇之间存在无数缝隙,足以让他自由来去。

黄巢起兵时,不但长安朝廷烂到了极致,各地父死子继的藩镇同样也传承了一百多年,同样也烂到了根子上。面对黄巢的草贼,各处官员只顾本区的安全,从未构成一种有效的战略将他网罗。更甚者还养寇自重。镇海军节度使高骈有擒杀黄巢的机会,山南东道节度使陈巨容更是把黄巢逼到了绝地。但他们出于养寇自重的心理,不肯除恶务尽,最终让黄巢再度坐大,一发不可收拾。

黄巢最后之所以失败,朱温的背叛并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为黄巢始终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纵然坐上了金銮殿,依然不改流寇作派。“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做锦绣灰”并不是什么大错,毕竟天下百姓对满朝公卿恨之入骨。但他麾下的部队,始终没能形成良好的军纪,四处烧杀抢掠,还有他对长安的“洗城”,才是这位蛤蟆天子在长安城内坐了四年,依然始终不被天下人视为真命天子的原因。

黄巢之所以能够攻入长安城,凭借的并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强军,而是利用了唐王朝与地方藩镇的矛盾,最终奇迹般地长驱直入。一旦地方上的藩镇势力形成合力,黄巢的军队就招架不住了。李存孝率十八骑攻破长安,虽然有取巧之处,但黄巢义军的战斗力确实挡不住沙陀精骑,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黄巢死在了长安城,没有对陈州府长达将近一年的围攻,后世对他的评价会高很多。毕竟所有的流寇,在流窜之时都会烧杀抢掠,裹挟良民。黄巢的行为十分正常。但他没有死在长安,又多活了两年,这就让他成为了史上十大反王中,历史评价最恶劣的一位。

黄巢率领的草贼,在包围陈州近一年的时间里,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这一份骇人听闻的食人纪录,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敲骨吸髓这个成语,正是由黄巢所创!黄巢之所以在陈州如此丧心病狂,无非就是破罐子破摔!和后世的张献忠得知李自成攻破北京随后就大举屠蜀一个性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注定得不到这个天下了,那就把天下彻底毁掉!

之所以把这位千古罕见的杀人魔王黄巢评为史上十大反王第三位,第一是因为他的起义瓦解了强大的唐朝,在历史上影响极广。第二是因为五代十国的创建者,有好个人,都是草贼出身。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南平国的创建者高季兴,闽国的创建者王审知三兄弟,南楚国的创建者马殷,几乎都是黄巢的部下。由此可见,黄巢的部下人才侪侪。如果他能在攻破长安后改弦易辙,极有可能坐稳天下。可惜他没有。最终还是只能以功败垂成的反王身份。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黄巢与张献忠都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历今明标签:黄巢

    有一句老话,文章用来承载道理,诗歌用来来表达思想,在中国5000年里,诗歌也不全都是风花雪月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古诗是充满杀气的。比如说唐朝著名诗人诗仙李白的十步杀一人,诗的大意是这样的:侠士们身下的白马可以日行千里,就算是千里而漫长的路途也不会阻留住他们前进飞驰的脚步。但李白毕竟是为人圣贤有道德,

  • 黄巢残暴不仁,可他却为中国,拔掉了毒害我国600年的“毒瘤”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黄巢

    公元878年,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大唐王朝在崩溃边缘风雨飘摇,而此时一个屡试不中的年轻人则为这个王朝添了最后一把火,一场“黄巢起义”直接让整个大唐王朝一蹶不振,“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国力大衰,再也无法压服四周的藩镇,他的灭亡是指日可待的事。然而,黄巢起义虽然给予了大唐王朝重大打击,可是提及黄巢起义,

  •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失败的?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黄巢

    前言唐代末年,朝廷统治腐败,民不聊生,在极端的社会生存环境下,百姓苦于统治剥削,最终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唐代末年农民起义众多,在众多农民起义中,黄巢起义具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同时,黄巢起义也是我国三大农民起义之一。黄巢起义最终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敲响了唐代末年腐朽统治灭亡的丧钟,对于封建历史进程继

  • 晚唐陷入泥沼,藩镇、权宦、黄巢等轮番登场,唐皇无力回天?

    历史人物编辑:笔墨写今古标签:黄巢

    导语:公元875年,王仙芝在濮州濮阳发出檄文,掀起了一阵波澜,时代也进入了晚唐,唐皇全然没了往日的荣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失了控制,而这自然不只有藩镇割据的缘故。彼时,唐王朝就如同陷入了泥沼,在各方势力的注视下,晚唐越是挣扎越是破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无疑是晚唐的惨烈景象,李唐

  • 黄巢考上武状元,却因长相狰狞吓坏皇上,被罢免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黄巢

    唐朝末年,黄巢历经千辛万苦,考上武状元,春风满面进京面圣,皇上唐僖宗见到他,吓了一跳,“你,你太丑了,太丑了…”。说起黄巢的长相,记载上说:“出生时面容青异,紫铜青脸,身长二尺,鼻生三窍,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吓的父母只好把亲生的儿子丢到荒山野岭,这一幕不小心让黄巢的爷爷看到了,晚上就偷偷抱了回

  •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黄巢

    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中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很久以前关于这个节日其实有非常多的故事,但是被人们记住的并没有多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诗人,此人和黄巢起义,兵败之后失踪,不过他留下一诗被鲁迅夸赞。因为这首诗鲁迅先生也认为他是唐末时期最好的诗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写

  • 黄巢攻陷长安,毁掉一项制度,为中国消除上千年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唐宋风华标签:黄巢

    翻开史书,里面记载的黄巢是一个残暴无比的超级杀人狂。在《旧唐书·黄巢传》中这样说道:“贼怒坊市百姓迎王师,乃下令洗城,丈夫丁壮,杀戮殆尽,流血成渠。”讲述的就是黄巢在起义成功后攻入长安城时展开的血腥报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杀人如麻的黄巢却也对推动历史的进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他曾一手除掉了毒害中国6

  • 黄巢起声势浩大,最终却难逃失败,是不是因为唐朝依旧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黄巢曾经愤慨之中写下的一首诗,黄巢起义声势浩大,而当时唐王朝已经步入下坡路,为什么黄巢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大一统的王朝呢?我们可以从黄巢起义的过程当中,从声势浩大到偃旗息鼓之中寻找答案。科举不第,盐贩乱国从隋开皇三年至唐开元初年的1

  • 黄巢、李自成、洪秀全这些历史的“推动者”,值得我们歌颂吗?

    历史人物编辑:断鹰攀崖标签:黄巢

    我们的教科书本身就带有主观性,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某个历史人物一定是好的或者坏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历史知识的增加,心中渐渐有了一定的衡量。于是李自成不仅仅是灭亡了封建的腐朽王朝,却也不是纪律严明的正义之师。太平天国加速了清王朝衰落,而其本身却也是同样腐败的政权。黄巢也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屠夫。

  • 黄巢盗掘乾陵失败,盗其他墓也失败,他是为了钱财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黄巢

    众多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盗墓行为自古就没有停止过。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尤其是处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盗墓的最高峰,那个时候的中国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乱世造英雄,同样也会出现许多盗墓之人。黄巢的经历算得上是挺悲惨的,他本是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