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跟随黄巢造反的都是一些什么人,仔细看看黄巢的文武百官

跟随黄巢造反的都是一些什么人,仔细看看黄巢的文武百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子园谈古今 访问量:1246 更新时间:2024/1/17 12:25:53

大凡造反,若要成功,必须要具备几个先决条件。

大荒之年没饭吃,可以鼓动饥民造反,这就有了原始的军队;施政不当激起民变,可以建立同盟军,这就有了合势的基础;队伍里面有一到两个名流,要么是皇亲,要么是清流,这就有了政治的大旗。

偏偏以上这几样都不完全具备的黄巢,竟然在短期内造反成功。

黄巢因为长相太丑,被唐僖宗逐出午门,不由得一肚子闷气。好端端的一个武状元,就这么白白地没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他是因为长相太丑没被录用,还有很多同科来考试的举子,因为没钱孝敬、或者没有后台,也是纷纷落选。

这些落选的举子,同样有着和黄巢一样的闷气,有些人甚至于比黄巢还要恨得多。

黄巢离开长安,到藏梅寺住了一晚,继续前行,居然就碰到了这伙人。

这伙人纷纷扰扰,正没个主意,忽然看见武状元黄巢来了,登时大喜,立即将黄巢围在中间,七嘴八舌地互诉衷肠。

哪知道黄巢正好起心,要把大唐的花花世界,搅扰个天翻地覆。这群人的相逢,正好可以为黄巢所用。

这伙人也愿意黄巢当他们的头领,便立下誓言,共同反唐。然后立下战略方针,以山西太行山作为根据地,先取下相邻的宋州,作为发展的基础。

唐僖宗听说黄巢起兵,倒也不以为意。一来,是他自己不用黄巢,因为长相太丑;二来,天下造反的多了去,也不在乎多他一个。

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个长得丑的黄巢,取下了宋州以后,就像一柄锋利的钢刀,已然插在了大唐的胸膛。

不到半年的时光,黄巢的队伍里,就多了朱温、尚让、柳彦璋、柳彦随、葛从周、邓天王、孟绝海等影响当时局势的大将,并聚集了饥民、灾民、难民五六十万。

时机成熟,黄巢命令葛从周为总兵,尚让做军师,一路西行,夺取州郡,领兵直至潼关。

唐僖宗也万万没有料到,这个文武双全的黄巢,竟然如此文韬武略。不到两个月,黄巢的兵马抢下了潼关,直接逼近长安。

朝堂的众臣全然没有了主意,竟然劝唐僖宗离开长安,到西祁州去避难。

昏君、庸臣,怎能不丢掉大好江山?

其实朝堂上还是有能征善战的勇将,比如令孜。可惜无人提拔,也无人有心思对抗,如同曹操征伐孙权,一班子文臣只想着投降。

长安很快失手。

黄巢进了长安,就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长安的富饶景象,登时令造反的军士耳渲目染。

可怜从大唐宫殿,一直到民间,到处都是杀伐之声。

单说那朱温,血洗唐宫,却见唐僖宗亲妹妹玉銮英正欲投井。朱温见她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便娶为夫人。这屠夫一般的朱温,竟然成为了皇帝的妹夫,从此在政治上有了名正言顺的名义。

而就是这个朱温,外表粗憨,内藏奸诈,撺掇黄巢当皇帝。

黄巢本没有这个心,经不住朱温再三挑唆,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元年,立子球为太子,封尚让为太尉,葛从周为行兵总管,朱温为大元帅。

这些被任命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和朱温类似的一丘之貉。

朝堂之上,一派市井俚语;大唐宫中,两排下里巴人。

这样的一群人,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可怜黄巢到死都不自知的是,他的皇帝位置,完全是被人利用的工具而已。

黄巢死后,朱温一一干掉了同朝的大臣,独揽大权,为彻底终结唐朝的统治,已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标签: 黄巢

更多文章

  • 十年起义灰飞烟灭,黄巢的四年皇帝终究还是一场梦

    历史人物编辑:清風明月逍遥客标签:黄巢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懿宗荒淫奢侈,纸醉金迷,宦官擅权,藩镇割据,贪官污吏横行,各地的反抗此起彼伏,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黄巢起义。黄巢自从875年举事,至884年兵败自尽,前后历经十年。这十年,以881年1月黄巢在长安称帝为分界线,前六年,黄巢的起义军基本上是势如破竹,节节胜利;后四年,黄巢的起义军基本

  • 黄巢灭亡了大唐政权,但是历史并没有形成对黄巢造反的公案

    历史人物编辑:江明月好读史标签:黄巢

    唐僖宗即位的大唐王朝,已经气息奄奄。黄巢的出现,只是相当于大秦帝国的陈胜吴广,做了一把助推的前奏而已。但是世人对黄巢的评论却是众口不一,甚至于史官也无法真正定论。说黄巢是造反,这是事实。在朝廷混乱、佞臣当道的朝代,揭竿而起造反的,何止黄巢一人。比如隋朝的隋炀帝施政不当,就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造

  • 唐末的黄巢起义到最后功败垂成,那究竟黄巢该如何做才能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长河的咸水鱼标签:黄巢

    众所周知,唐末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一度兵力六十万人,加上随军家属有百万之众,在881年攻破唐都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被忠于李唐王朝的沙陀骑兵与各路藩镇力量联合绞杀了。可以说黄巢起义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却在最后功亏一篑。这当中有很多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去探讨。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唐末的

  • 宋江为什么瞧不起黄巢,因为黄巢看不透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坑V标签:黄巢

    宋江刺配江洲,在浔阳楼写下一句诗:“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出身于地主家庭,他不安于现状,削尖脑袋向上爬。哪知道,饱狗总爱咬饿狗,大狗总爱欺小狗,宋江总是被高球之流往下踩。但他仍不死心,暂居水泊避难,等待时机,上能“尽忠报国”;下能“封妻荫子”。这就是宋江的“凌云志”。在宋江眼里的“丈

  • 黄巢建立的黄巢政权,为何不到四年就被唐朝消灭了?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黄巢

    黄巢起义是历史上一次非常厉害的起义,在这场起义中,黄巢将门阀士族消灭。从此门阀士族消失在了历史上。更为主要的是,黄巢起义的出现,让唐朝彻底的失去了机会。正是因为黄巢起义的出现,让唐朝失去了扭转乾坤的机会。最终的黄巢起义以失败告终。中和四年,黄巢已经64岁的高龄了,这一年中,黄巢身边仅仅剩下了千余人,

  • 黄巢起义,实力并不是很强,为何能攻破长安,席卷半个大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黄巢

    公元878年,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影响最深远的黄巢起义爆发。这场席卷半个大唐的起义,看似浩浩汤汤,攻城略地,其实事实是,黄巢军败多胜少。大家都知道,黄巢起义之时,只有几千兵,而且大多都是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农民。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凶恶、混乱的队伍,却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长安城,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实,

  • 黄巢终局之战:五虎将败亡,黄巢殒命灭巢山,李存孝大败群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烟波标签: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晚唐唐懿宗年间,山东贩盐富商黄家大少爷,黄巢再次进京,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但是随之也再次名落孙山。在这一次之后,黄巢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发出了对腐朽没落的唐王朝的最终“理想”。但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是,黄巢的落榜并不是因为他能力

  • 打卡济南红旗渠,黄巢天路自驾跑山,休闲自驾,轿车可行

    历史人物编辑:泉城自驾游俱乐部标签:黄巢

    雨过天晴,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这样好的日子必须得给伙伴们推荐出门去玩!今天给伙伴们介绍一条轿车可行的休闲自驾游玩线路。一路可以打卡济南红旗渠,黄巢天路上简单盘山跑一跑,水库边吃鱼炖鸡,轻松悠闲一日游玩很不错。推荐第一站是济南版的红旗渠——群英渡槽。这条渡槽是当年柳埠公社调动附近六十多个村的壮劳力,开

  • 黄巢起义具有重要意义,为何会被后人诟病?原因很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黄巢

    唐朝的前期,各个皇帝是励精图治,努力发展王朝大业的,可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他宠幸杨玉环后,问题就出现了。李隆基只顾得宠幸杨玉环,结果荒废了朝政,同时李隆基还过度的信任了安禄山,这就有了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前期的唐朝经过安史之乱后,让唐朝走向了衰落,正是因为安史之乱的出现,唐朝对西域的控制逐渐减

  • 元稹:史上第一渣男,见一个爱一个,唐代四大女诗人被他撩了两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元稹

    提起元稹这个名字,有的人可能只是觉得,哎哟有点耳熟,大概是唐代某个大诗人?但是提起他的诗,那大家估计都会:“哦~原来就是写这首诗的啊。”其中有一首,那可真是悼亡诗里数一数二的了,唯有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可以与之相提并论,那就是《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