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无忌凭什么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你看看李世民怎么说的

长孙无忌凭什么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你看看李世民怎么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零历史 访问量:4546 更新时间:2024/2/9 17:03:25

长孙无忌凭什么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你看看李世民怎么说的

唐朝的历史上,有很多的名人,其中就包括李靖侯君集、魏徵、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民等人,还有很多的英雄人物就不多列举了,今天和大家说一说关于长孙无忌的事情。

在读唐朝历史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长孙无忌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那么他又是怎么当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其实李世民说过一句话,点名了长孙无忌的功劳,这也让我们明白了看人不能总是看他的外表。

李世民发动玄武们之变后,没有几年的功夫,就把当年的大敌东突厥给收拾了,至此唐朝的大半个北方没有了威胁,这也是李世民众多功绩中的一项,就连已经退位当太上皇的李渊都对李世民称赞不已。

在唐朝逐渐的走向繁盛的时候,李世民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他为了怀念并且表彰当年的功臣,就让人建造了一座阁楼,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凌烟阁。

凌烟阁建成之后,李世民又让大画家阎立本按照真人比例作画,然后把这些功臣的画像放到凌烟阁中,这个凌烟阁出现以后,是有排名的,而位居首位的就是长孙无忌。

在李世民还在太原的时候,长孙无忌就和李世民玩在一起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关系,比李建成李元吉的关系都要好,那时候的长孙无忌为了能够加深和李世民的感情,极力把自己的妹妹长孙氏嫁给了李世民,这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

自从李世民娶了长孙氏,他和长孙无忌的关系越来越亲切,在开国的时候,长孙无忌就跟着李世民,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长孙无忌也是李世民坚定的支持者,后来的长孙无忌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的妹妹更是成为了皇后,一家兄妹二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一时为世人所羡慕。

相比于后来的杨玉环和自己的表哥杨钊,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就是一对典范,长孙无忌忠心于李世民,长孙皇后极力劝解李世民解除长孙无忌的职务,她这样做就是为了不让长孙无忌处于众矢之的,毕竟当时长孙无忌的身边还有很多别的功臣,这些人都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拼杀出来的。

在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的配合下,长孙无忌还是位高权重,但也没有人在说他们的闲话,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不过相比于房玄龄等人,长孙无忌的能力就有待商酌了,但这也是李世民信任他的一个原因。

在李世民时期,长孙无忌做的就是低调,自己多次请求辞职回家,难道长孙无忌真的想这么做吗,他后来在李治时期的做法验证了,长孙无忌也是一个钟爱权力的人,在李治刚刚当上皇帝的那几年,长孙无忌一直摄政,这让很多的人都迷惑,谁才是真正的皇帝。

不过后来的长孙无忌轻轻松松的就被李治和武则天联手干掉了,这也说明了长孙无忌的能力确实很一般。那李世民又为何让长孙无忌当托孤大臣呢?说白了,李世民还是认为长孙无忌翻不出什么大浪。

在长孙无忌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唐朝的明星级人物,更是位凌烟阁功臣榜首,还是因为李世民信任长孙无忌,在李世民晚年托孤的时候,曾经对诸遂良说过:无忌对我竭尽忠诚,我能够得到大唐江山,多亏了他的帮助。

李世民的这句话,也告诉了人们长孙无忌为什么能够位列凌烟阁榜首,首先长孙无忌对李世民忠心无二,其次长孙无忌并不像大家看到的那样,没有功劳,相反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的心中功劳很大。

标签: 长孙无忌

更多文章

  • 唐太宗立李泰、李恪为太子都不成,是因为长孙无忌?真相并非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古诗新说标签:长孙无忌

    历朝历代,太子之位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这和政局的稳定息息相关。一般来说,皇帝会立嫡立长,只要嫡长子活着,那他的太子之位基本是板上钉钉。但是成为太子和成为皇帝是两回事,比如胤礽被立为太子,又得康熙宠爱,最后还是无缘皇位。李建成是太子,最后还是被李世民取而代之。所以能不能当上太子,是各种势力的博弈,比如

  • 为什么和长孙无忌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而秦叔宝排名末尾?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长孙无忌

    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唐朝皇宫内,三清殿旁,有一小楼,名日“凌烟阁”。阁中绘有二十四图,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七年二月,为了怀念当时帮助他平定天下的众位功臣们所设置的。凌烟阁中的二十四功臣图,是唐太宗的李世民,命令阎立本按照各位功臣身材,以1:1的大小绘制画像,画中有褚遂良题字,李世民常常前往凌烟阁

  • 长孙无忌凌烟阁排第一,还是李治舅舅,为何被逼自杀?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长孙无忌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想到了曾经跟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们,命令大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绘制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它们皆真人大小,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功臣的排名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功勋大小来排名,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然而,谁也没想到,长孙无忌却被自己的外甥李治逼得自杀。这是为何?长孙无忌

  •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敢逼杀长孙无忌,为何不敢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原上的雪标签:长孙无忌

    武则天篡位称帝的时间是在公元690年,而程咬金在家乡的亡故时间,却是在公元665年。这就是说武则天当皇帝时,程咬金已经故去二十五年。因此便可以说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不是不敢杀程咬金,而是没有机会杀。在投奔李世民前,程咬金曾先后效力瓦岗之主李密、洛阳王世充麾下。后来程咬金觉得王世充其人心胸狭隘,难成大业,

  • 唐太宗最为出色的皇子,本可取代李治,结果遭到长孙无忌陷害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明史专家标签:长孙无忌

    唐太宗,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以“贞观之治”为基础,开创了大唐盛世。无论是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都对唐太宗以高度评,称他是“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北宋司马光更是称赞唐太宗,“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唐太宗再英明神武,也掩盖不

  • 柳奭辞相,李治顾左右而言他,矛头直指亲舅舅长孙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长孙无忌

    在大朝会上,性情大变的李治先发制人,指责朝廷成了“一言堂”,大臣们都成了“应声虫”,矛头直指国舅长孙无忌。就在此时,宰相柳奭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请辞中书令!众臣哗然,长孙无忌更是后背发凉:一向唯命是从的柳奭跟他招呼没打就请辞,这是要和自己划清界限吗?长孙无忌突然彷徨起来:不行,要阻止他辞职!就在他要

  • 为什么武则天把长孙无忌杀了,却不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长孙无忌

    杀大臣的时候是在公元659年,比如当时的长孙无忌就是在这年被害的,而程咬金是在公元665去世的,其实之所以程咬金能够避免这场遭难还是有一些天命的。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是在唐太宗驾崩前被任命为辅政的大臣,地位是有多高,有点像但年刘托孤之时把刘禅托付了李严和诸葛亮两个大臣一样,地位是很高的。长孙无忌生在

  • 长孙无忌要谋反?竟落得自杀而死,家人被贬为奴婢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一,也因为参与指挥了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登上大唐皇位,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唐高宗时期,他也因为身为皇帝舅舅,颇受信任,一直是位高权重,可最后却为何落得被逼自杀,家人被贬奴婢的结局?《资治通鉴》中记载:许敬宗又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诣黔州,再鞫无忌反状,至则逼无忌令自缢。诏

  • 康熙为何反感唐代的长孙无忌?为何因为此人而联想到废太子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琐窗标签:长孙无忌

    撰文/日小尧茗居清代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反感唐代的宰相“长孙无忌呢?”这又与康熙皇帝所确立的太子“胤礽”又有何关联呢?这还要从康熙皇帝过早的确立太子而造成的“九子夺嫡”所带来的各位皇子之间对于“储君”的争夺战和太子胤礽背后的支持者说起。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国舅爷“长孙无忌”他对于左右唐

  • 李治被迫立太子,武媚娘暗中结交皇亲,打算和长孙无忌掰手腕?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长孙无忌

    652年秋,李治被迫在朝堂上答应长孙无忌立李忠为太子,散了朝就直奔立政殿。见到坐在殿里笑吟吟等他消息的武媚娘,李治扑过来抱着她就放声大哭,像极了委屈的孩子。在朝堂上,国舅爷长孙无忌连讽刺带挖苦,就差没当着众人的面说李治与庶母不伦了。生性懦弱、遇到难事就逃避的李治只好同意立储,长孙无忌十分欣慰,李治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