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孙无忌凌烟阁排第一,还是李治舅舅,为何被逼自杀?原因很简单

长孙无忌凌烟阁排第一,还是李治舅舅,为何被逼自杀?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惊鸿似人间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2/9 17:03:21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想到了曾经跟自己南征北战的功臣们,命令大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绘制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它们皆真人大小,史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这二十四功臣的排名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功勋大小来排名,排名第一的是长孙无忌。然而,谁也没想到,长孙无忌却被自己的外甥李治逼得自杀。这是为何?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唐太宗临死前曾专门向长孙无忌托付了身后事,“引无忌及中书令褚遂良二人受遗令辅政。”对于李治来说,能坐稳皇帝位,长孙无忌居功至伟。

而长孙无忌也非常有能力,唐太宗认为他“应对机敏,善避嫌,求于古人,未有其比。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永徽年间,长孙无忌成为顾命大臣,位列百官之首。即便如此,长孙无忌还是被李治扣上了“谋反”的帽子。

有人说,长孙无忌的悲惨现场,源自他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引发了武则天的憎恨。武则天是什么样的 人?能成为女皇帝,其手段比男人更要狠辣,于是长孙无忌的下场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只是一个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长孙无忌的势力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位置,这怎么说?永徽四年(653年),李治命令长孙无忌审理“房遗爱谋反”(房玄龄次子和唐太宗第十八个女儿高阳公主)案件。

长孙无忌在审案过程中,将吴王李恪也牵扯进来,诬陷其参与谋反。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房遗爱、高阳公主被赐死,而李恪也被处死,李恪临死前大骂,“长孙无忌窃弄威权,陷害良善,祖宗有灵,必让其宗族覆灭。”

经过一系列的行动,长孙无忌基本上将自己的对手全部消灭殆尽。试想,没了对手的长孙无忌,会甘心一直这样,即使不会谋反,他也要把朝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单凭这一点,就成为武则天谋取帝位的最大障碍。同时,许敬宗也来了一次火上浇油,诬陷他“季芳欲与无忌构陷忠良近戚,使权归无忌,伺隙谋反。”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纵然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宠臣,外加是李治的舅舅,他也难免一死。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无忌被李治冠以“谋反”罪名,还没等到正式审判长孙无忌就自杀了。直到上元元年(674年),李治才重新为舅舅平反,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其孙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

参考资料:《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资治通鉴·唐纪十五》

标签: 长孙无忌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敢逼杀长孙无忌,为何不敢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原上的雪标签:长孙无忌

    武则天篡位称帝的时间是在公元690年,而程咬金在家乡的亡故时间,却是在公元665年。这就是说武则天当皇帝时,程咬金已经故去二十五年。因此便可以说当上皇帝的武则天不是不敢杀程咬金,而是没有机会杀。在投奔李世民前,程咬金曾先后效力瓦岗之主李密、洛阳王世充麾下。后来程咬金觉得王世充其人心胸狭隘,难成大业,

  • 唐太宗最为出色的皇子,本可取代李治,结果遭到长孙无忌陷害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明史专家标签:长孙无忌

    唐太宗,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以“贞观之治”为基础,开创了大唐盛世。无论是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都对唐太宗以高度评,称他是“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北宋司马光更是称赞唐太宗,“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唐太宗再英明神武,也掩盖不

  • 柳奭辞相,李治顾左右而言他,矛头直指亲舅舅长孙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长孙无忌

    在大朝会上,性情大变的李治先发制人,指责朝廷成了“一言堂”,大臣们都成了“应声虫”,矛头直指国舅长孙无忌。就在此时,宰相柳奭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请辞中书令!众臣哗然,长孙无忌更是后背发凉:一向唯命是从的柳奭跟他招呼没打就请辞,这是要和自己划清界限吗?长孙无忌突然彷徨起来:不行,要阻止他辞职!就在他要

  • 为什么武则天把长孙无忌杀了,却不杀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长孙无忌

    杀大臣的时候是在公元659年,比如当时的长孙无忌就是在这年被害的,而程咬金是在公元665去世的,其实之所以程咬金能够避免这场遭难还是有一些天命的。长孙无忌是什么人?他是在唐太宗驾崩前被任命为辅政的大臣,地位是有多高,有点像但年刘托孤之时把刘禅托付了李严和诸葛亮两个大臣一样,地位是很高的。长孙无忌生在

  • 长孙无忌要谋反?竟落得自杀而死,家人被贬为奴婢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之一,也因为参与指挥了玄武门事变助李世民登上大唐皇位,被封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唐高宗时期,他也因为身为皇帝舅舅,颇受信任,一直是位高权重,可最后却为何落得被逼自杀,家人被贬奴婢的结局?《资治通鉴》中记载:许敬宗又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诣黔州,再鞫无忌反状,至则逼无忌令自缢。诏

  • 康熙为何反感唐代的长孙无忌?为何因为此人而联想到废太子胤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琐窗标签:长孙无忌

    撰文/日小尧茗居清代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要反感唐代的宰相“长孙无忌呢?”这又与康熙皇帝所确立的太子“胤礽”又有何关联呢?这还要从康熙皇帝过早的确立太子而造成的“九子夺嫡”所带来的各位皇子之间对于“储君”的争夺战和太子胤礽背后的支持者说起。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国舅爷“长孙无忌”他对于左右唐

  • 李治被迫立太子,武媚娘暗中结交皇亲,打算和长孙无忌掰手腕?

    历史人物编辑:朱哥爱民标签:长孙无忌

    652年秋,李治被迫在朝堂上答应长孙无忌立李忠为太子,散了朝就直奔立政殿。见到坐在殿里笑吟吟等他消息的武媚娘,李治扑过来抱着她就放声大哭,像极了委屈的孩子。在朝堂上,国舅爷长孙无忌连讽刺带挖苦,就差没当着众人的面说李治与庶母不伦了。生性懦弱、遇到难事就逃避的李治只好同意立储,长孙无忌十分欣慰,李治却

  • 长孙无忌被诬告谋反,李治除了落下几滴眼泪,还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长孙无忌

    公元659年初,大唐科举大考正式启动,出身寒门的英才纷至沓来,旬日后成绩公布,20名幸运儿高中进士。其中,张昌宗兄弟二人俊美超群、才华横溢,殿试表现十分抢眼。李治回到后宫后仍对兄弟二人赞不绝口,还勾起了武媚娘的好奇心。科举考试刚结束,李治就收到褚遂良病死的消息。回想起褚遂良也曾做过很多好事,李治有点

  • 长孙无忌是如何成功的?3个原因,是如何失败的?3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小摸说历史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大唐名相,成功时风头无两,这点通过任职、封赏可以得到证明: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赵国公、太尉、顾命大臣,凌烟阁功臣排行第一。但是仍旧无法避免,他结局落魄:先被诬陷,而后流放,最终自缢身亡。我们都直到,当一个人走到某个高度,他自己的荣誉和耻辱,就都和周遭环境分不开了,

  • 长孙无忌vs房玄龄,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膀与右臂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长孙无忌

    谈唐朝的历史绕不过李世民,谈李世民绕不过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作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有太多的相同点。二人均出身名门望族,均自始辅佐李世民,均以擅长谋略闻名,均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均官居宰相,均……正因同性相斥,导致二人始终貌合神离。长孙无忌vs房玄龄二人之间虽一开始也曾较劲,但是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