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哥舒翰带领的陇右、河西军队正面对决为何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

哥舒翰带领的陇右、河西军队正面对决为何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伊先生 访问量:1750 更新时间:2024/1/31 17:34:01

哥舒翰,唐玄宗时期名将,多次大败吐蕃,战功赫赫,有“大唐第一神将”之称。虽然有点夸张,但他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常胜将军在手握20万大军,又有着潼关坚固的防御工事的情况下,惨败于安禄山叛军,20万大军全军覆没。我认为导致战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唐玄宗好大喜功,急功冒进。安史之乱之所以会发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唐玄宗贪图享乐,不理朝政,好大喜功。他在处理边关少数民族问题上,贪图边功,使得安禄山手握那么大的兵权。

还有就是潼关一役。潼关守将本是封常清高仙芝两人。由于唐朝的兵力布置为外重内轻,导致叛军长驱直入,这二人不敌安禄山叛军,退守潼关。但这二人又遭宦官边令诚诬陷,被唐玄宗下旨斩首示众。此时唐玄宗便派出因中风半身不遂的哥舒翰镇守。哥舒翰主张死守潼关,叛军补给困难,胜利指日可待。

但是唐玄宗又听信杨国忠谏言,四次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城迎战叛军。哥舒翰无奈出站,最后导致全军覆没!

第二个原因就是朝中大臣们勾心斗角,没有一心平乱。安史之乱唐军节节败退,难以抵挡安禄山叛军,一个是唐玄宗昏庸,还有一个就是朝中大臣们勾心斗角,内部不和。

先因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不和,导致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造反。接着又有大将封常清,高仙芝与宦官边令诚不和,以至于边令诚在唐玄宗面前诬告两人,导致两人被砍头。唐军损失两员大将。再一个就是哥舒翰与杨国忠不和。其实哥舒翰算是杨国忠一手提拔上来的,用来对付安禄山。但哥舒翰站稳脚跟之后,便密谋想杀害杨国忠。杨国忠得知,便再哥舒翰死守潼关时,再三提议唐玄宗下旨令哥舒翰出关迎战,最后结果就是哥舒翰全军覆没。由此可见,朝中里里外外都在勾心斗角,这场战争还如何取胜?

第三个原因就是哥舒翰在这场战役中并没有展示他的大将风范,说他枉为名将也不过分。

哥舒翰一代边关名将,所向披靡,但是在潼关战役中他的做法却有待商榷。我们来慢慢说道。第一,出关之时,他痛哭流涕,扰乱军心。身为20万大军的统帅,在迎敌之时应做的是激励将士,鼓舞士气,背水一战。但是他却痛哭出关,这不是在扰乱军心吗?大军士气不足,军心紊乱,必败无疑。

第二,战术作用不当,导致深陷敌阵,全军覆没。哥舒翰在出关之前,是清楚敌军的计谋的。敌军用4000羸弱之兵引诱,再以精兵围而歼之。为何出关后却带领大军直愣愣的往敌方陷阱中钻?这不是一代名将的作风!

第三,再兵败潼关时,哥舒翰选择缴械投降,名誉尽失。在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后,竟然跪在安禄山面前,喊安禄山“陛下”,还说只要安禄山饶他一命,他便帮助他劝降。

但是哥舒翰手下都很有骨气,誓死不降。安禄山觉得他无用便把他打入大牢。一年之后,安庆绪败兵撤退之时,将哥舒翰杀死。哥舒翰出卖尊严也只换来了一年的命。

当时的唐朝,有着这样昏庸的皇帝,这样奸诈的朝臣,这样苟活的大将,潼关一役,输的不冤!

标签: 哥舒翰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的爆发:要求哥舒翰打开城门,直接“葬送”了长安城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哥舒翰

    李渊创建了唐朝,在李世民的管理下,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并成为当时最发达的国家。可惜,在李隆基的执政时期,安史之乱爆发了,它阻碍了唐朝的发展,并导致唐朝开始走下坡路。据专家研究,安史之乱或许是古代最血腥的叛乱。一、安史之乱的爆发公元755年,长安正面临磨难,可唐玄宗李隆基却还是斩杀了封常清与高仙芝二人,

  • 唐玄宗为何要逼哥舒翰出战,致使潼关沦陷?将相暗斗,皇帝被戏耍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哥舒翰

    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唐玄宗一点都不觉得心疼,我大唐有的是猛将,没有什么人是不可替代的,比如哥舒翰,他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以哥舒翰的出身和履历来说,他何止是“合适”?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唐玄宗的礼物嘛。首先,哥舒翰是胡人边将。按照当年李林甫的说法,胡人不像汉人,在朝中的关系比较单纯,除了皇帝他们别无依

  • 哥舒翰名垂西北,为何兵败潼关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哥舒翰

    哥舒翰大器晚成建功西北哥舒翰也是唐一代名将,他出身突厥贵族家庭,父亲是突厥部落首领,母亲是胡人公主。他们家这一支在突厥内部争斗中失势就内迁到唐。或者由于家庭生活优厚哥舒翰年轻就像一个富家公子哥,整天吃喝玩乐到处胡混。一直到四十岁的时候,由于在长安遭到被人的轻视,感觉受到侮辱的哥舒翰就决心投军,要建功

  • 唐朝名将哥舒翰,李白写诗赞赏他,称白起卫青都不如哥舒翰

    历史人物编辑:缤纷历史清清讲标签:哥舒翰

    唐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存在,时至今日世界上一些国家仍然有唐人街。这些国家的唐人街与唐朝就有很大的关系,在唐朝时期,外交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前往唐朝进行过交流。最为人熟悉的例子就是日本,当时的日本派出很多使者前往唐朝学习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唐朝时期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唐诗和

  • 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为何打不过安禄山?一战打光唐朝精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哥舒翰

    哥舒翰败给了安禄山,其实并不是真的打不过安禄山,而是败给了当时复杂的时局,败给了君王的猜忌。准确来说,哥舒翰其实是败给了身后那群猪队友!这事,其实还得从头说起。唐朝初年,李渊从太原起兵,一路打到长安,建立了唐朝。李渊本就是隋朝的顶级大贵族,所以实际上,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很多制度也都是承袭前

  • 哥舒翰杀安思顺暗藏阴谋,狼子野心不逊于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哥舒翰

    安史之乱爆发时唐军毫无准备,叛军却在安禄山的指挥下长驱直入,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攻陷了东都洛阳,兵临潼关之下。李隆基一开始派出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阻挡叛军,但不仅没有守住洛阳,还丢失关东重镇陕郡,被迫退守潼关。由于李隆基对外族将领的猜忌,他冤杀了主动放弃陕郡的高仙芝和封常清,改任哥舒翰为元帅,命其出关

  • 魅力中国行|甘肃省临洮县博物馆· 哥舒翰纪功碑详解

    历史人物编辑:好旺传媒官方账号标签:哥舒翰

    哥舒翰(约704—756年),唐代武将,突厥族哥舒部人,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使,后兼任河西节度使,拜副丞相,被封为西平郡王。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哥舒翰以陇右节度使之职攻取吐蕃洪济城,大败吐蕃军于洮河流域,收复黄河九曲,“置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二军”,立下郝郝战功,

  • 武则天从龙床上撞见了她亲姐姐,大怒:王皇后下场就是你的明天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王皇后

    一天,武则天在李治的龙床上撞见了她的姐姐武顺,武顺的头发乱糟糟的,本来红扑扑的脸色,此时已经是一片煞白。武则天对急着离开的姐姐说:如果不是顾念姊妹之情,王皇后的下场就是你的明天。武则天的生父武士彟有两个老婆,一个是相里氏,一个是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杨氏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武顺,比姐姐武则天大一岁,但她的

  • 武则天出家当了尼姑,王皇后为争宠把她接回宫,却断了自己的后路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王皇后

    当年武则天进宫时,是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的,但是后宫中的美女才人太多了,得宠只是一时的事。武则天相貌美丽,举止温柔,但也有性情刚烈的一面。根据她自己回忆,当年刚进宫的时候,李世民有一匹马很难被人驯服,他问武则天该如何,武则天说:先用鞭打,后用棒击,还是不被驯服的话就用刀刺。李世民对她与众不同的性格很是

  • 《上阳赋》:王皇后也曾想跟一人到白头,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历史人物编辑:羞答史标签:王皇后

    电视剧《上阳赋》谋略权术,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同样,剧中人物的情感故事也让观众感到惋惜。就比如,皇后的强势外表之下,也有不为人知的爱情纠葛。王皇后对温宗慎就算再有情,也逃不过是她是王家女的事实与要面对的命运。王家是地位仅次于皇家的士族大家,权势滔天,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王家女必须嫁进皇家,并且是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