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奸大恶之徒,唐代宰相李林甫

大奸大恶之徒,唐代宰相李林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记小能家 访问量:2712 更新时间:2024/4/3 4:00:57

李林甫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在唐代天宝、开元年间担任宰相,李唐王朝由盛转衰和他有很大关系。李林甫是宗室子弟,他的祖上和李渊有亲戚关系。开元初年,李林甫在其舅舅的帮助下与当时的宰相攀上了关系。就这样,李林甫从基层小吏慢慢升迁为朝廷要员。他先后在刑部、吏部任职,获得惠妃的认可。

武惠妃是李隆基的宠妃,她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他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寿王和盛王。李林甫偷偷给武惠妃传话,说他愿意暗中拥护寿王。武惠妃把李隆基的喜好告诉李林甫,协助他拍皇帝马屁。几次三番,皇帝觉得李林甫这个人就像他肚子里的蛔虫,深得圣意。

前朝和后宫勾搭在一起,李林甫开始了夺权计划。他利用自己的情报网,优先知道官员擢升任免计划。他了解到皇帝想要任命韩休出任宰相,他就公开推举韩休。韩休得势之后,李林甫升为黄门侍郎。黄门侍郎是皇帝的贴身官员,他掌握了大量关于皇帝的第一手情报,终于当上了大唐的宰相。

当时,张九龄和李林甫同为宰相,张九龄的资格比他老。于是,李林甫就算计着要扳倒张九龄。有一次,唐玄宗想要废掉太子,张九龄直言进谏。唐玄宗对他有了意见,觉得这个人不识抬举,竟然要干预皇家立储大事。李林甫很聪明,他和皇帝身边的太监说,“这是皇帝的家事,一切应该听从皇帝的安排。”就这样,唐玄宗越来越讨厌张九龄,看李林甫越来越顺眼。

过来几年,李林甫栽赃陷害张九龄结党营私。唐玄宗一怒之下也没有调查,就罢免了张九龄。李林甫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掌控朝纲,排除异己。

李林甫害怕有人取代了他对职位,极尽溜须拍马之能势,处处讨好皇帝。史书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大理寺监狱的房檐上落了一只鸟。李林甫向皇帝报告,这是祥瑞之兆。朝廷没有冤案,皇帝宽厚待人,圣人的功德感动上天,鸟雀都敢落在监狱上。唐玄宗听了十分开心,满朝文武一起祝贺。皇帝和大臣如此颟顸,李唐王朝的运势急转直下。

为了大权在握,防止地方节度使入朝和他争权,他想出来一个馊主意。他建议唐玄宗封赏边疆番将,比如安禄山担任三镇节度使就是他的主意。他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将李唐王朝拖到衰落的境地。后人撰写这段历史的时候,直接将李林甫写入《奸臣传》,人人都唾骂这位大奸大恶之徒。

拓展阅读

标签: 李林甫

更多文章

  • 唐肃宗登基之前曾因李林甫而两度离婚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李林甫

    在古代,离婚这俩字是很重的,毕竟古代人缔结一次婚姻多数都是要白头到老的,如果出现离婚的事情那一定是出现了什么大毛病。但是在皇家,有时候为了政治需要就有离婚的必要,例如唐肃宗李亨,在登基之前就因为李林甫的原因两次离婚。太子李亨和太子妃韦氏离婚缺乏政治根基的李亨被立为新太子后,连着七八年,朝廷好像趋于平

  • 李隆基明知李林甫嫉贤妒能,为何仍任命他为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李林甫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李隆基逃到成都避难,曾与给事中裴士淹谈论开元和天宝年间的各位宰相。李隆基评价最高的宰相是姚崇,对宋璟则被认为是沽名卖直的人。在评论李林甫时,李隆基认为他“是子妒贤疾能,举无比者”。裴士淹趁机问道,“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邪?”对于这个问题,李隆基无法回答,只能默然以对。从这段史料可以

  • “口有蜜,腹有剑”,唐玄宗为何任用奸诈的李林甫为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李林甫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唐玄宗岁数大了,不中用了;另一方面,李林甫也是一个会察言观色、口蜜腹剑的小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个词用在中国古代岁数大一点的皇帝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可以说,只要岁数大一点,不管你是汉武帝、唐太宗,还是康熙、乾隆,无一例外都成了昏君,这些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在

  • 李林甫是唐朝时代的关键人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扩张势力的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李林甫

    唐代虽然兴盛,却也经历了类似于“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唐玄宗是唐代发展中出现的十多个帝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在唐代,从鼎盛到衰落,李林甫被唐玄宗任命为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位帝王,身后有很多大臣,而李林甫,便是唐玄宗的靠山。 但是在这么多人之中,他的作用却是最大的。我们在考察一个朝代的历史时,应该从多

  • 《弃长安》真实的大唐名人:李林甫的无可奈何,李白的求仕心切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李林甫

    我是辣妈Abigale, 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育儿乐事与个人成长干货。幼时学诗,常常困惑,为什么这么多大诗人诗才传千年却都怀才不遇事业不顺呢?稍大点看剧,常常不解,奸臣那么坏,雄才伟略的明君都看不出来吗?前几年看《沧浪之水》,看完一度郁闷。“为人民服务”的父母官,必须是要为我辈所不齿、熟

  • 唐玄宗任用奸臣李林甫与嘉靖用严嵩、乾隆用和珅,异曲同工?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李林甫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复杂的。比如,古代很多皇帝都喜欢用奸臣,难道他们真的糊涂吗?只不过是在权宜之下,采取了最省时省力的办法罢了。就像李隆基(唐玄宗)利用李林甫一样。李林甫年轻时生性浮浪、不学无术,很是被人瞧不起。能当上宰相与他的舅舅姜皎、武惠妃、高力士等人脱不了干系,但也跟自身的能力有关。当上宰相

  • 李林甫打压太子李亨的套路有多狠?两位重臣被杀,肃宗被迫休妻!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李林甫

    这是《长安往事》系列第2讲,本组专题的目的是借助史料梳理出大唐由盛转衰的原因,我们知道一个时代的更迭除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外,更多地是内部的矛盾。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使得大唐成为当时诸多国家学习、仰望的对象,可到了他执政的后半期却开始昏招屡出,一手好牌生生被打得稀烂。1、奸相李林甫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

  • 卢杞面貌丑陋、心地险恶,女人见了他却忍不住发笑

    历史人物编辑:百搭丽人装标签:卢杞

    唐朝宰相宰相卢杞相貌奇丑,《新唐书》称:“体陋甚,鬼貌蓝色。”形体丑陋不堪,还生有一副暗蓝色的面孔,像恶鬼一样。有的人丑,但心地善良——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可是卢杞不仅人长得磕碜,心里还阴险歹毒,得罪了这货,就等于给自己判死刑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当时,还没有做宰相

  • 它是抗战中突袭战的经典范例,堪称现代版的“李愬雪夜下蔡州”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愬

    (新四军战士在急行军)1939年1月21日,凌晨2点,粟裕所率新四军三团距离官陡门二十多里。又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三团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坐渡船,但是不知道船是否已被敌军封锁,还能不能找到,二是绕着走,必须多绕十里路,而且要从一个叫头道桥的敌据点的眼皮子底下经过。前者估不准时间,后者能估算时间,反正

  • 李愬雪夜袭蔡州:一场精彩的奔袭战,但也无力改变王朝衰亡的大局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李愬

    公元755年——763年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对唐王朝进行了致命一击。尽管经过一番焦头烂额的努力(自筹军队、外借蕃兵等),这场叛乱最终落下帷幕,可是,叛乱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原本还很规矩的各路藩镇节度使,纷纷地冒出离心离德的念头,时不时就有一些藩镇跳出来,挑战朝廷的权威,不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与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