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卢杞面貌丑陋、心地险恶,女人见了他却忍不住发笑

卢杞面貌丑陋、心地险恶,女人见了他却忍不住发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百搭丽人装 访问量:1742 更新时间:2023/12/24 17:16:17

唐朝宰相宰相卢杞相貌奇丑,《新唐书》称:“体陋甚,鬼貌蓝色。”形体丑陋不堪,还生有一副暗蓝色的面孔,像恶鬼一样。

有的人丑,但心地善良——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可是卢杞不仅人长得磕碜,心里还阴险歹毒,得罪了这货,就等于给自己判死刑了。

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当时,还没有做宰相的卢杞来到郭家,探视生病的郭子仪,郭子仪事先令家中的侍女全部退出房间,自己则穿戴整齐,恭恭敬敬迎接卢杞。

卢杞离开的时候,家人问郭子仪:“家里来过很多达官显贵,看您接见他们的时候,都很随便啊,一个低级官员,您为何如此恭敬他呢?”

郭子仪解释说:“卢杞生来面貌丑陋,却心地险恶,女人见了他,一定会忍不住发笑,此人一旦小人得志,就会记恨被嘲笑这件事儿,到时候我们郭家就会倒大霉的。”

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在识人上颇有先见之明,卢杞当上宰相之后,曾经得罪过他的人,大多被他以各种手段清除了。

唐德宗时期,卢杞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疯狂排斥、打压异己,名相杨炎张镒[yì]、大臣严郢、颜真卿等人先后惨遭陷害,死于非命。宰相接二连三被废黜,依照惯例,皇帝还得提拔新人,和卢杞共掌相权。

某一次,唐德宗召集宰相到朝堂议事,卢杞唾沫横飞,关播也有话想说,刚要开口,发现卢杞正恶狠狠地盯着自己,话到嘴边,生生咽了回去。

卢杞非常嫉妒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遇到机会,必除之而后快。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李希烈勾结一些叛将,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对洛阳城构成威胁。卢杞建议唐德宗,以太子太师颜真卿前去劝降。

四朝元老的颜真卿已过古稀之年,令他去劝降虎狼一般的悍将,等同于为他送葬。

果不其然,颜真卿一去不返,被李希烈非法囚禁一年多,后残忍杀害。

卢杞任职宰相四年里,陷害忠良,排斥贤能,横征暴敛,贻害百姓,独揽大权却无德无才,最终导致京城失守。建中四年,卢杞遭到大臣弹劾,被贬为新州司马。次年,再贬为澧州别驾,赴任途中死于行船之内。

标签: 卢杞

更多文章

  • 它是抗战中突袭战的经典范例,堪称现代版的“李愬雪夜下蔡州”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李愬

    (新四军战士在急行军)1939年1月21日,凌晨2点,粟裕所率新四军三团距离官陡门二十多里。又被一条河拦住了去路。三团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坐渡船,但是不知道船是否已被敌军封锁,还能不能找到,二是绕着走,必须多绕十里路,而且要从一个叫头道桥的敌据点的眼皮子底下经过。前者估不准时间,后者能估算时间,反正

  • 李愬雪夜袭蔡州:一场精彩的奔袭战,但也无力改变王朝衰亡的大局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李愬

    公元755年——763年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对唐王朝进行了致命一击。尽管经过一番焦头烂额的努力(自筹军队、外借蕃兵等),这场叛乱最终落下帷幕,可是,叛乱带来了巨大的后遗症:原本还很规矩的各路藩镇节度使,纷纷地冒出离心离德的念头,时不时就有一些藩镇跳出来,挑战朝廷的权威,不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与调派

  • 后人对唐代名将李愬为什么都赞誉不断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李愬

    在对李愬简介前,先应该了解一下唐朝中期的政治局势。当时唐朝廷对地方藩镇失去了控制,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这些藩镇势力最大的,吴元济就是其中之一。他勾结河北藩镇,为祸唐代宗、德宗两代。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在朝廷的极力主张下,才将其戡平。而平定吴元济的那个人,正是唐代名将李愬。李愬的父亲名叫李晟,也是一位名

  • 8千人破2万象兵,孤军深入灭掉印度,唐朝最会打仗的外交官王玄策

    历史人物编辑:没有你世界标签:王玄策

    8千人破2万象兵,孤军深入灭掉印度,唐朝最会打仗的外交官王玄策说起大唐的风流人物,许多人会想起那些名传千古的诗人,或是传奇一生的历代君王王玄策这个名字,相对来说就太陌生了。虽然没有同时代的其他大人物那么有名,但王玄策作为唐朝一位大外交官,也是做出了轰轰烈烈的功绩。出使印度史书上记载人的生平,一向选取

  • 唐朝王玄策一个人征服印度是真是假?西藏深山里一件文物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穷达斋读史标签:王玄策

    武德九年,新生的唐王朝正处于蓬勃兴起的阶段,一个雄踞世界东方的超级大国正在形成中。唐朝发达的经济,昌明的文化,使得周边各国与唐朝之间掀起了第一次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高峰。当年九月,印度高僧波颇来到长安讲经说法,年轻的唐朝僧人玄奘,静静谛听着波颇口中的佛国印度的种种事迹,不由心向往之,决心在有生之年要亲身

  • 唐朝文人王玄策究竟有多牛?一人率领八千多人灭了大半个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王玄策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率领三十多人出使天竺各国。而这已经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犹忆起,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天竺时,还只是个副使,并且担任广西黄水县的县令,广西地处岭南,被朝中幕僚视为蛮夷聚集之地,民风彪悍,听者远之。但古往今来,成大能者,势必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经历,正如天将降

  • 1990年西藏发现石碑,专家译解文字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子豪爱历史标签:王玄策

    在初唐时期,唐太宗麾下藏龙卧虎,李靖、尉迟敬德、李勣、殷开山、程知节等,一时之间名臣汇聚,将星璀璨。与这些世所共知、大名鼎鼎的大唐俊杰相比,王玄策的名字无疑默默无闻,少有人知。在史籍记载中也只有只言片语存世,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大概还是通过《功夫瑜伽》这部电影,才第一次知道历史上还有王玄策这么一号人

  • 90年,西藏发现唐朝石碑,专家看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王玄策

    提起大唐王玄策,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确实,对于正史来说,王玄策只不过是个五品散官。虽然说,他有一个在现代看来,比较牛的工作——外交官。但在最为开放的唐朝来说,这个职位是很重要,但由于从事这个工作的人太多,因此,王玄策就显得格外的不重要。但在传闻中,王玄策可并不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外交官这么简单。据

  • 唐朝使节一人灭了印度?王玄策做了什么?为何他在唐朝不受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王玄策

    桃花石杂谈相信,阅读本文的朋友里恐怕有许多人都在最近这几年看到过唐朝时出使印度的使节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说法,有许多讲述此事的网络文章都说王玄策一个人灭亡了印度甚至是征服了印度。那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王玄策这个人究竟又是什么人?他在“灭亡”印度之前和之后又都做过什么呢?王玄策和他去的

  • 90年西藏发现石碑,专家译解文字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讲官标签:王玄策

    关于历史,胡适有这么一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此话虽然偏颇,但也不难看出历史这东西往往会因为时间流逝而出现许多模糊不清之处,从而引起诸多猜测与争论。在唐朝就有这么一个引发诸多猜测与争议的人物。他曾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里多次出使天竺,并在一次天竺之旅中,没靠唐朝一兵一卒便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