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被称为蒙古帝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汗,而且是一位被忽略了的大汗。蒙哥之所以被忽略,与忽必烈后来获得大汗之位,权力从蒙哥家族转移到忽必烈家族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蒙哥死后,大汗之位本来应该在蒙哥的后代里传递,但是忽必烈用武力夺取了大汗之位。虽然在忽必烈看来,他是在和阿里不哥争夺中获得的,但事实上,无论是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在法理上都没有资格获得大汗之位。有资格获得大汗之位的,只有蒙哥的儿子们。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忽必烈就是篡位。正因为忽必烈是篡位,所以他要努力减少蒙哥的存在感。因此,蒙哥的影响力就变得越来越弱,他作为最后一位大汗的地位,就被严重忽视了。
但蒙哥实际上不该被忽略,而且是极为重要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古帝国史上的大汗排位中,如果成吉思汗排在第一位,蒙哥就应该排在第二位。
事实上,在蒙哥当大汗之前,蒙古帝国已经呈现出一派分裂的态势。而且这种分裂,还是一种全方位的分裂。
从外部来看,由于拔都领导“长子西征”的过程中,和贵由产生了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窝阔台去世后,无论是脱列哥那监国,还是贵由当大汗,还是海迷失监国,拔都这个最大的蒙古宗王,基本上就已经独立出去了,中央政府对他完全无可奈何。乃至于脱列哥那召开忽里台会议,想推选她的儿子贵由为大汗,拔都却拒绝来参加,明显表现出对贵由的不认可和轻蔑。也正是因为如此,贵由上台后,就亲自带队伍前去征讨拔都,教训拔都对他的轻慢。但是贵由并没有成功,他在西征的路上就死掉了,可以说,贵由不但没有树立中央政府的权威,反而让中央政府更加缺乏权威了。
以铁木哥为代表的东道诸王,也基本上不受中央政府的控制。窝阔台去世的时候,铁木哥就带着他的军队到哈拉和林,想通过武力夺取大汗之位。只是因为他有些犹豫,因此没能继续前行。但假如当时他真的打进哈拉和林,可能大汗之位就是他的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也就意味着,铁木哥对脱列哥那监国不服,对贵由当大汗不服。铁木哥是东道诸王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老一辈宗王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央政权的不服,也就意味着这一类宗王对中央政权的不服。
除此以外,拖雷的后代,虽然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是他们正在暗中积蓄力量,试图夺取大汗之位,而最终他们也实现了这个目的。
除了窝阔台家族外部的宗王们不服以外,窝阔台家族内部也是互相不买账。本来窝阔台确立的汗位继承人是失烈门,但脱列哥那强行监国,并把大汗之位给了自己儿子。所以失烈门当然不满意脱列哥那。后来,贵由当了大汗,再接着海迷失监国。这样,失烈门自然又不满意贵由和海迷失。同时,海迷失监国,意味着贵由的那些儿子们不可能继承大汗之位,因此,这些儿子们又对他们的母亲很不满。总之,窝阔台后代之间勾心斗角的斗争非常激烈,窝阔台家族完全失去了向心力。
另外,脱列哥娜、贵由、海迷失把政务上处理得极为糟糕。比如脱列哥那把朝中大权交给一个突厥人奥都剌合蛮。奥都剌合蛮是脱列哥那的情夫,因此,奥都剌合蛮能够在朝中为所欲为。脱列哥那又信任一个女巫法提玛,这个女巫也在朝中干尽了坏事。他们两人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再一点,脱列哥那把国家的税收交给商人负责。她采用包税制的办法,只要商人向中央政府缴纳足够的钱,他可以随意向老百姓收取。商人就是要赚钱的,他向中央政府交10块钱,他至少要向老百姓收取20块钱,这也使得蒙古帝国统治下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心中非常不满,从而与中央政权离心离德。
贵由当大汗仅两年时间,但是他连续用兵南宋和西征,向南宋派出六路大军,最终以失败告终。西征打拔都,也以失败告终。穷兵黩武又没有成果,老百姓怎么能高兴呢?
海迷失比脱列哥那监国更糟糕,当时国家又遇到旱灾等自然灾害,海迷失对此束手无策,反而更加残酷地压榨老百姓。
由于朝廷没有一个向心力,地方上的老百姓又不服中央政权,再加上无论是东道诸王、西道诸王还是本土诸王,都和中央政权离心离德,也因此,当时的蒙古帝国确实已经是一种分崩离析的态势。
这种情况,直到蒙哥上台以后,才把已经濒临分裂的蒙古帝国,重新捏合起来。
蒙哥在当大汗之前,其实已经解决了东道诸王的问题。贵由上台以后就派蒙哥去收拾意图造反的铁木哥。蒙哥并没有杀铁木哥,只是把铁木哥手下的那些人收拾了。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也讨好了东道诸王。所以后来,东道诸王都很听蒙哥的话。
接着,蒙哥又处理好了和西道诸王的关系,尤其处理好了与拔都的关系。他和拔都联合起来,召开忽里台会议,夺取了窝阔台后人的大汗之位。拔都和蒙哥之间,就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蒙哥当了大汗,拔都就接受中央政府领导了。
蒙哥又处理好了与本土宗王的关系。本土宗王以拖雷后人为代表,蒙哥处理与本土宗王的关系,就是处理与他的兄弟们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蒙哥也是处理得非常好的。
他派二弟忽必烈前去攻打大理,派三弟旭烈兀组织发动第三次西征,派阿里不哥协助他处理朝廷事务。总之这一切,都使得蒙哥把他的兄弟们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他的兄弟们对他极为信任,而不像窝阔台的后代那样互相扯皮。
另外,蒙哥还采用了恰当的方法,处理好了与窝阔台系宗王们的关系。这一点尤其重要。
蒙哥的大汗之位,是从窝阔台的后人那里夺过来的,因此,能不能处理好与窝阔台后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意味着,蒙哥所建立的政权能不能够稳定。一般的人,可能会采用残杀的方式。也就是把窝阔台的后人赶尽杀绝,因为只要把窝阔台的后人赶尽杀绝,他们就不可能再反抗了。
但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很笨的做法。因为这样一做,蒙哥和窝阔台后人之间的仇恨就会越来越深。而且别的宗王也看在眼里。你蒙哥夺了人家的大汗之位,却又把人家赶尽杀绝,你这不是太霸道残忍了吗?
事实上,蒙哥处理得非常好。
一开始,蒙哥并没有处理窝阔台的后人,只是夺了他们的兵权,并且派人监视他们。当然,这种监视也只是暗中监视,并没有明朗化。
接着,窝阔台的后人开始密谋造反,蒙哥平定了叛乱后,也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窝阔台后人的土地,划成很多小块,把窝阔台的后人分散在这些小块上。蒙哥的这个做法,有点像汉武帝的推恩令,目的是让窝阔台的后代,无法聚集起大的力量造反。效果也很好,在蒙哥当大汗期间,窝阔台后人基本上无所作为。如果后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不打起来的话,窝阔台的后代,根本不可能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以后,蒙哥就把已经分崩离析的蒙古帝国,基本上捏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成为了继成吉思汗后,最团结的一个国家。
正因为如此,蒙哥才得以发动对南宋和西亚的大型战争。而这次大型战争,也是蒙古帝国史上,最后一次举全国之力发动的战争。
当然了,当蒙哥把整个蒙古大帝国捏合在一起以后,也并不是说蒙哥就一了百,内部就非常稳定了。事实上,在他统治期间,除了出现窝阔台后人造反这件事外,他的家族内部也出过问题。这就是他充分信任的兄弟忽必烈在总理漠南事务的时候,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再加上当时有非常多的汉人知识分子怂恿忽必烈,因此忽必烈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独立力量,对中央政权构成了新的威胁。
蒙哥自然要打击忽必烈。不过在这件事上,蒙哥也处理得非常好。他采用当年他处理铁木哥的方式,只是削弱了忽必烈的那些党羽,对忽必烈本人,则是抱着教育为主的办法,除了收缴忽必烈兵权外,就没有再下重手。所以,他和忽必烈能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兄弟关系。
紧接着,蒙哥发动了侵略南宋的战争,并且亲自领兵前往作战。这样一来,一旦蒙哥把南宋打下来以后,蒙哥就将完全取代忽必烈在南方的威望。忽必烈自然无法再与蒙哥对抗了。
只是可惜的是,蒙哥在进攻南宋的过程中,战死在钓鱼城下,因而壮志未酬。否则的话,一旦蒙哥拿下南宋,他所建立的霸业,将绝不亚于成吉思汗。
蒙哥一去世,蒙古帝国立刻分裂。后来,虽然忽必烈当了大汉,并灭掉了南宋。但他再也没有能力把所有的蒙古宗王统一起来了。蒙古帝国因此分裂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
可以说,蒙哥成为蒙古帝国统一史上,最后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