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古帝国史上被忽略的大汗蒙哥,如何把濒临分裂的蒙古统一起来

蒙古帝国史上被忽略的大汗蒙哥,如何把濒临分裂的蒙古统一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扬生侃史 访问量:2951 更新时间:2024/2/8 17:46:26

蒙哥被称为蒙古帝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汗,而且是一位被忽略了的大汗。蒙哥之所以被忽略,与忽必烈后来获得大汗之位,权力从蒙哥家族转移到忽必烈家族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蒙哥死后,大汗之位本来应该在蒙哥的后代里传递,但是忽必烈用武力夺取了大汗之位。虽然在忽必烈看来,他是在和阿里不哥争夺中获得的,但事实上,无论是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在法理上都没有资格获得大汗之位。有资格获得大汗之位的,只有蒙哥的儿子们。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忽必烈就是篡位。正因为忽必烈是篡位,所以他要努力减少蒙哥的存在感。因此,蒙哥的影响力就变得越来越弱,他作为最后一位大汗的地位,就被严重忽视了。

但蒙哥实际上不该被忽略,而且是极为重要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蒙古帝国史上的大汗排位中,如果成吉思汗排在第一位,蒙哥就应该排在第二位。

事实上,在蒙哥当大汗之前,蒙古帝国已经呈现出一派分裂的态势。而且这种分裂,还是一种全方位的分裂。

从外部来看,由于拔都领导“长子西征”的过程中,和贵由产生了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窝阔台去世后,无论是脱列哥那监国,还是贵由当大汗,还是海迷失监国,拔都这个最大的蒙古宗王,基本上就已经独立出去了,中央政府对他完全无可奈何。乃至于脱列哥那召开忽里台会议,想推选她的儿子贵由为大汗,拔都却拒绝来参加,明显表现出对贵由的不认可和轻蔑。也正是因为如此,贵由上台后,就亲自带队伍前去征讨拔都,教训拔都对他的轻慢。但是贵由并没有成功,他在西征的路上就死掉了,可以说,贵由不但没有树立中央政府的权威,反而让中央政府更加缺乏权威了。

以铁木哥为代表的东道诸王,也基本上不受中央政府的控制。窝阔台去世的时候,铁木哥就带着他的军队到哈拉和林,想通过武力夺取大汗之位。只是因为他有些犹豫,因此没能继续前行。但假如当时他真的打进哈拉和林,可能大汗之位就是他的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也就意味着,铁木哥对脱列哥那监国不服,对贵由当大汗不服。铁木哥是东道诸王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老一辈宗王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央政权的不服,也就意味着这一类宗王对中央政权的不服。

除此以外,拖雷的后代,虽然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是他们正在暗中积蓄力量,试图夺取大汗之位,而最终他们也实现了这个目的。

除了窝阔台家族外部的宗王们不服以外,窝阔台家族内部也是互相不买账。本来窝阔台确立的汗位继承人是失烈门,但脱列哥那强行监国,并把大汗之位给了自己儿子。所以失烈门当然不满意脱列哥那。后来,贵由当了大汗,再接着海迷失监国。这样,失烈门自然又不满意贵由和海迷失。同时,海迷失监国,意味着贵由的那些儿子们不可能继承大汗之位,因此,这些儿子们又对他们的母亲很不满。总之,窝阔台后代之间勾心斗角的斗争非常激烈,窝阔台家族完全失去了向心力。

另外,脱列哥娜、贵由、海迷失把政务上处理得极为糟糕。比如脱列哥那把朝中大权交给一个突厥人奥都剌合蛮。奥都剌合蛮是脱列哥那的情夫,因此,奥都剌合蛮能够在朝中为所欲为。脱列哥那又信任一个女巫法提玛,这个女巫也在朝中干尽了坏事。他们两人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再一点,脱列哥那把国家的税收交给商人负责。她采用包税制的办法,只要商人向中央政府缴纳足够的钱,他可以随意向老百姓收取。商人就是要赚钱的,他向中央政府交10块钱,他至少要向老百姓收取20块钱,这也使得蒙古帝国统治下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心中非常不满,从而与中央政权离心离德。

贵由当大汗仅两年时间,但是他连续用兵南宋和西征,向南宋派出六路大军,最终以失败告终。西征打拔都,也以失败告终。穷兵黩武又没有成果,老百姓怎么能高兴呢?

海迷失比脱列哥那监国更糟糕,当时国家又遇到旱灾等自然灾害,海迷失对此束手无策,反而更加残酷地压榨老百姓。

由于朝廷没有一个向心力,地方上的老百姓又不服中央政权,再加上无论是东道诸王、西道诸王还是本土诸王,都和中央政权离心离德,也因此,当时的蒙古帝国确实已经是一种分崩离析的态势。

这种情况,直到蒙哥上台以后,才把已经濒临分裂的蒙古帝国,重新捏合起来。

蒙哥在当大汗之前,其实已经解决了东道诸王的问题。贵由上台以后就派蒙哥去收拾意图造反的铁木哥。蒙哥并没有杀铁木哥,只是把铁木哥手下的那些人收拾了。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也讨好了东道诸王。所以后来,东道诸王都很听蒙哥的话。

接着,蒙哥又处理好了和西道诸王的关系,尤其处理好了与拔都的关系。他和拔都联合起来,召开忽里台会议,夺取了窝阔台后人的大汗之位。拔都和蒙哥之间,就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蒙哥当了大汗,拔都就接受中央政府领导了。

蒙哥又处理好了与本土宗王的关系。本土宗王以拖雷后人为代表,蒙哥处理与本土宗王的关系,就是处理与他的兄弟们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蒙哥也是处理得非常好的。

他派二弟忽必烈前去攻打大理,派三弟旭烈兀组织发动第三次西征,派阿里不哥协助他处理朝廷事务。总之这一切,都使得蒙哥把他的兄弟们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他的兄弟们对他极为信任,而不像窝阔台的后代那样互相扯皮。

另外,蒙哥还采用了恰当的方法,处理好了与窝阔台系宗王们的关系。这一点尤其重要。

蒙哥的大汗之位,是从窝阔台的后人那里夺过来的,因此,能不能处理好与窝阔台后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意味着,蒙哥所建立的政权能不能够稳定。一般的人,可能会采用残杀的方式。也就是把窝阔台的后人赶尽杀绝,因为只要把窝阔台的后人赶尽杀绝,他们就不可能再反抗了。

但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很笨的做法。因为这样一做,蒙哥和窝阔台后人之间的仇恨就会越来越深。而且别的宗王也看在眼里。你蒙哥夺了人家的大汗之位,却又把人家赶尽杀绝,你这不是太霸道残忍了吗?

事实上,蒙哥处理得非常好。

一开始,蒙哥并没有处理窝阔台的后人,只是夺了他们的兵权,并且派人监视他们。当然,这种监视也只是暗中监视,并没有明朗化。

接着,窝阔台的后人开始密谋造反,蒙哥平定了叛乱后,也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窝阔台后人的土地,划成很多小块,把窝阔台的后人分散在这些小块上。蒙哥的这个做法,有点像汉武帝的推恩令,目的是让窝阔台的后代,无法聚集起大的力量造反。效果也很好,在蒙哥当大汗期间,窝阔台后人基本上无所作为。如果后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不打起来的话,窝阔台的后代,根本不可能有重新崛起的机会。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以后,蒙哥就把已经分崩离析的蒙古帝国,基本上捏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成为了继成吉思汗后,最团结的一个国家。

正因为如此,蒙哥才得以发动对南宋和西亚的大型战争。而这次大型战争,也是蒙古帝国史上,最后一次举全国之力发动的战争。

当然了,当蒙哥把整个蒙古大帝国捏合在一起以后,也并不是说蒙哥就一了百,内部就非常稳定了。事实上,在他统治期间,除了出现窝阔台后人造反这件事外,他的家族内部也出过问题。这就是他充分信任的兄弟忽必烈在总理漠南事务的时候,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再加上当时有非常多的汉人知识分子怂恿忽必烈,因此忽必烈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独立力量,对中央政权构成了新的威胁。

蒙哥自然要打击忽必烈。不过在这件事上,蒙哥也处理得非常好。他采用当年他处理铁木哥的方式,只是削弱了忽必烈的那些党羽,对忽必烈本人,则是抱着教育为主的办法,除了收缴忽必烈兵权外,就没有再下重手。所以,他和忽必烈能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兄弟关系。

紧接着,蒙哥发动了侵略南宋的战争,并且亲自领兵前往作战。这样一来,一旦蒙哥把南宋打下来以后,蒙哥就将完全取代忽必烈在南方的威望。忽必烈自然无法再与蒙哥对抗了。

只是可惜的是,蒙哥在进攻南宋的过程中,战死在钓鱼城下,因而壮志未酬。否则的话,一旦蒙哥拿下南宋,他所建立的霸业,将绝不亚于成吉思汗。

蒙哥一去世,蒙古帝国立刻分裂。后来,虽然忽必烈当了大汉,并灭掉了南宋。但他再也没有能力把所有的蒙古宗王统一起来了。蒙古帝国因此分裂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

可以说,蒙哥成为蒙古帝国统一史上,最后的绝唱。

标签: 蒙哥

更多文章

  • 为何南宋能在蒙古铁骑下坚持45年,蒙哥汗还莫名其妙死在钓鱼城

    历史人物编辑:王召新标签:蒙哥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领土面积最小(比秦朝和东晋都小),国力最弱的朝代,在金朝铁骑下颤颤粟粟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出个“南宋中兴四将”,最强的岳飞被杀,其他三人也被收缴兵权。对于南宋,只能用无药可救来形容了。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历史上最弱的朝代,却在历史上最强大的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国的铁骑下,坚持了45年

  • 蒙哥战死后,旭烈兀立刻回撤争夺汗位,为什么走到一半就停了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蒙哥

    先说旭烈兀为什么要回撤?因为蒙哥死得非常突然。蒙哥死后,蒙古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蒙哥在位九年的时间,干了两件事儿:一是清理了那些反对他上位的窝阔台家族的后人。二是发动了西征和南征。第二件事情还没干得完,他根本还来不及考虑汗位继承的事情,就突然死掉了。所以蒙哥死后,汗位由谁来继承,肯定是包括旭烈兀在

  • 中国古代最有血性的城市,蒙古攻打36年不成,大汗蒙哥死在城下

    历史人物编辑:岩岩说史V标签:蒙哥

    在古代,蒙古可以说是整个欧亚非的噩梦,无人不在其铁骑下颤抖。成吉思汗甚至被欧洲人敬畏地称之为“上帝之鞭”,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和鞭挞。但是,在历史中,有一座城池,战无不胜的蒙古攻打了36年之久,就连蒙古的大汗蒙哥都死在城下,这就是钓鱼城。蒙古兴起的地方颇有历史渊源,龙城,汉代匈奴的王庭。历史上的草

  • 忽必烈暗中招募汉人,私设小金库;被蒙哥汗发现后他该如何自救?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蒙哥

    1257年,是忽必烈最低谷的时期,因为他的哥哥蒙哥大汗对他产生了猜忌,并派左丞相阿蓝答儿审查他。这一次审查后,忽必烈暗中发展的汉人势力土崩瓦解,他自己也成了个闲散王爷。忽必烈落到这步田地,是因为他私自任用汉人、建“小金库”,也不怪蒙哥打压他。蒙哥继位蒙古大汗的时候,不仅得到了拔都的帮助,弟弟忽必烈、

  • 蒙哥大汗的愤怒:出征波斯与叙利亚,给木剌夷国画上句点

    历史人物编辑:李天侃娱乐标签:蒙哥

    蒙哥大汗于1251年7月即位,在这之前成吉思汗曾经派出哲别和速不台以及窝阔台派出的绰儿马征服过。但当时波斯境内还有木剌夷国和阿巴斯哈里发王朝还没有被蒙古人统治,于是蒙古大汗派自己的三弟征战这两个地方。木剌夷国是一个由伊斯兰教什叶派中的亦思马因教派建立的宗教国家,该教派把教徒训练成为刺客,专门进行刺杀

  • 宋将王坚率军民死守钓鱼城,使蒙古军重创,蒙哥战死于军中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蒙哥

    宋理宗赵昀亲政之初,尚希望有所作为,任用一批被史弥远排斥的知名之士,企图利用金朝灭亡之机,占据黄河以南地区。端平元年(1234),赵葵、全子才等率军进驻原北宋三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见北宋四京与南宋行在),三城已被蒙古兵掳掠一空,宋军乏食。蒙古兵反攻洛阳,宋军溃败。蒙古遂对南宋发

  • 大家推荐拔都当大汗,为何他却推荐蒙哥?拔都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蒙哥

    窝阔台的后人在互掐的时候,蒙古帝国的宗王们,都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并且心里起了各种各样的心思。要说对窝阔台后人的情况盯得最紧的,大约就是术赤的儿子们和拖雷的儿子们了。在成吉思汗的孙子中,最没有野心的,大约也就是察合台的儿子了。也不是他们不想获得大汗之位,实在是因为他们兀鲁思的权力,一直被窝阔台家族干预

  • 他为南宋王朝续命20年,打死蒙哥,阻击蒙古十万铁骑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蒙哥

    《宋朝名将系列之十八》南宋的孱弱好像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实,屡战屡败,貌似谁也打不过的样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却偏居一地逍遥多时,“暖风熏得游人醉”,其原因,自然是离不开岳飞等一众将领的功劳。今天这里要讲的王坚,虽说功绩、名声都远不及岳飞,但他凭借一颗赤胆忠心,硬生生把濒死的南宋王朝救

  • 从蒙哥撰写蒙古秘史入手,解析黄金家族分裂内讧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蒙哥

    成吉思汗皇帝在指定第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的时候,曾经明确而毫不隐晦的命令道:只要窝阔台还有一个吃奶的后代存在,他在继承祖先的皇位、国家的旗帜和军队的统帅权方面,就优先与其他各支的儿孙。但是,这个指令仅仅执行了两代,就被长支和幼支联手变天,蒙古帝国合罕的位置就落入拖雷系手中。1,蒙哥皇帝的大清洗公元12

  • 蒙哥剥夺了忽必烈的统帅资格,直接坚定了后者的夺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蒙哥

    蒙哥登上大汗宝座后,忽必烈一直暗自经营着自己的地盘,培植了一大批以汉学精英为主的部下,这些人不断为了忽必烈出谋划策,妄图将其推上大汗宝座,也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忽必烈在汉地实行屯田制,改变了蒙古原有靠掠夺物质过活的模式,还在各州县设立专职官员监督朝廷派来的官员,最后导致汉地上的税收,大部分进了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