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宋交战正酣,忽必烈突遭后庭失火,自身难保,南宋偷乐十几年

蒙宋交战正酣,忽必烈突遭后庭失火,自身难保,南宋偷乐十几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薛明旺 访问量:858 更新时间:2024/1/20 6:28:40

1268年,忽必烈指挥麾下不可一世的草原骑兵称霸北亚后,又大手一挥指向南方,发起灭宋之战,对风雨飘摇的南宋朝下了最后通牒。1278年,南宋最后的将军陆秀夫在崖山战败,怀抱年仅8岁刚刚即位一年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至此南宋亡。

这是忽必烈征宋的十年,早在1260年的时候,战无不胜的忽必烈大军就拥有了可以南下亡宋之旅的实力,但匆匆从火热的两军边界返归的忽必烈,在燕京一待就是三个月,三个月后他做出了与南宋修好的决定,这是为什么呢?

忽必烈时期的蒙古铁骑是他们的鼎盛时期,而在大好机会面前,忽必烈却足足耽误了八年。原来,在忽必烈努力在汉地扩大蒙军优势的同时,蒙古另一位有实力的贵族正在秘密筹划即位大汗的事。

这个人就是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这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他的地盘都集中在蒙古国境内,一开始就反对蒙古推行汉化的政策,同时对一直把心思放在汉地的忽必烈十分不满,但在上任大汗死后,阿里不哥与蒙古本土贵族秘密筹备升大汗之事。

忽必烈得到机密后气坏了,哥哥我在外出生入死,努力开疆扩土以飨后世,你们在老家却什么也不做只知道闭门造车,简直不公平。忽必烈长年间经营汉地,南宋早已是他嘴中之肉,于是他在燕京仔细盘算后,决定先与宋修好。

南宋得此停战的机会,欣然同意,这也为南宋争取了更多的喘息机会,进行更充分的准备,否则崖山海战可能还要早十几年,这是后话,我们继续看忽必烈。

阿里不哥已经部署好计划,自知哥哥忽必烈是心腹大患,于是他派使者前往燕京慰问,实则是召唤忽必烈回蒙,逼其就范。忽必烈此时已是骑虎难下,北上是死,自立说不定能赢,首先不能示弱,于是1260年4月,忽必烈在开平城首先宣布即大汗位。

忽必烈的这一招先下手为强让阿里不哥措手不及,因为一旦忽必烈称王,自己再立汗,自己反而成了篡逆的主儿了。不过事情还是要干,两个月后,阿里不哥在首都哈拉和林召开大会,蒙古本土贵族推举其为大蒙古国大汗。

一个蒙古国两个大汗,摆明是要干仗了,这时是那些文武百官站队的时候了。拥戴忽必烈的蒙古贵族不多,主要是与阿里不哥结怨的人,但他有很多可以征用的汉人,对有能力有承担的汉人委以中书省要职。

同时,忽必烈积极筹划自身保卫事宜,着手调派和训练精锐部队,以燕京和开平为中心,戍守北方各地,严防阿里不哥进军和突袭。由此,两位兄弟大汗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互斗之路。

另一边,南宋得知北方“鹬蚌相争”的消息,自然欣喜不已,于是在隔岸观火的同时,戍边的将领不断试探着忽必烈的底线,骚扰边境,越界贸易等背约行为时有发生。但忽必烈采取了极为谨慎的态度,他仅仅派兵加强了边境防守,而对宋人的挑衅无动于衷。

甚至蒙军士兵极力请求出战都被忽必烈一一否决,其实不是忽必烈怂了,而是他的首要任务是对付阿里不哥。一定程度上说,是阿里不哥给了南宋多活十几年的机会,但以南宋朝廷的腐败而言,就算这种机会再给一次,灭亡的结果也未必能改变。

参考书目:《忽必烈的挑战》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河北这个古镇,有“北方小江南”之称,还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迹地

    历史人物编辑:江南春上人家标签:忽必烈

    小桥流水、如诗如画。这些用于描述南方水乡场景的词语,竟也可用于描述滦州古城。这座存在了近三千年的古城,这里的传统民风,特别的历史文化和美味的北方食品。让这座千年古城成为环渤海旅游圈的一颗耀眼繁星。还被称为“北方小江南”。当你来到这座古城,漫步在青龙河旁,感受空气中夹杂着的阵阵凉意,看到四周呈现眼前的

  • 元代常有公主下嫁高丽,但为何忽必烈禁止皇室纳高丽女子为妃?

    历史人物编辑:土话汽车标签:忽必烈

    在元代之前,中国封建王朝虽然有迎娶高丽女子为妃的传统,却没有皇室公主下嫁高丽的先例。因此,元代公主和亲高丽君王是历史上非常特殊的存在。有些人认为,元朝和高丽的联姻是元朝强加的结果,其实,并不如此,此事由高丽王首先向元朝皇帝提出的申请,元朝加以应允。为何高丽王要向强大的元帝国求娶公主呢?其实,这是高丽

  • 被忽必烈看低、被朱元璋禁止子孙做官的那批人:南宋降将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忽必烈

    南宋末期,抗蒙之战可谓是可歌可泣,南宋的将领整体上都不辱使命,许多将领在城破之后都选择 了以死报国。更有甚者,居家自焚以明志。但是也有一些将领投降了蒙古,或是受到朝中奸臣排挤、或是顾虑城中百姓遭到蒙古屠城,也有的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叛主求荣。不少南宋降将在随后战争中贪婪无耻,凶狠残暴,时人与后人给予了贬

  • 忽必烈两征日本,为什么都失败了?问题出在高丽人的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忽必烈

    战无不胜的蒙古大军两征日本失利,失败的原因让人很尴尬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当时的蒙古大军可以称得上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而蒙古大军最主要的两任统帅就是忽必烈与成吉思汗这一对祖孙。成吉思汗打好了蒙古帝国崛起的基础,要不是子孙不和,估计蒙古帝国还能持续更久,好在忽必烈这个孙子还不错,后来又重拾了蒙古帝国的

  • 忽必烈为何要将国号改为大元?大元二字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忽必烈

    公元1279年二月,南宋国祚断绝,大元正式成为天下共主。“大元”国号从1271年11月忽必烈开始起用,1368年闰七月二十七日,元帝妥欢帖睦尔北逃蒙古大漠。八月二日,明军攻占大都,由此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结束,大元国号从此成为历史。忽必烈为何要以大元为国号?大元与大蒙古国是什么关系?这一切还得从头说

  • 忽必烈只是个普通蒙古王爷,条件也差,为何脱颖而出建立元朝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忽必烈

    1260年三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召集忽里台,即大汗位,建元中统,任用汉地士人,建立起中书省、十路宣抚司以及负责中原汉地政务的燕京行中书省等行政机构,巩固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阿里不哥也在漠北召开忽里台,称汗,据有漠北地区。驻军六盘山的蒙古军主帅浑都海、奉蒙哥命主管陕西政务的刘太平,以及四川蒙古军

  • 为何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始终无法重现成吉思汗当年的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付寒寒标签:忽必烈

    成吉思汗是世界历史上都非常有传奇色彩的一个皇帝,一个没有了父亲庇佑的孩子最终统一了整个蒙古,带领了还在奴隶制的蒙古军队战胜了经济文化都比蒙古先进许多的金国。并且攻占了已经有上千年封建历史的欧洲大国,建立起就一个横跨了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帝国,可是在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也分裂了,我们的元朝虽然是蒙古大汗

  • 元朝的诸葛亮,辅佐忽必烈三十年,曾经三次死谏

    历史人物编辑:生生有你标签:忽必烈

    刘秉忠,河北邢台县人,天资聪颖,5岁一目十行,8岁日诵百言,23岁遁入空门,取名子聪。此时,海云印简禅师,应忽必烈之邀去漠北,途经云中,与秉忠相遇,见他“博学多艺”,遂推荐给忽必烈,成为其幕府中的重臣。初进幕府,忽必烈是一位羽翼未丰的蒙古亲王。刘秉忠呈上万言书,建议忽必烈聚集力量,争霸诸王,以图帝业

  • 宋朝末代皇太后,被忽必烈俘虏,受尽折磨出家为尼

    历史人物编辑:谈生活手册记标签:忽必烈

    在每个王朝濒临灭亡的时候,末代皇帝的命运固然不幸,但他们作为皇帝,有为江山社稷殉命的义务,一句话,你们自己家造的孽欠的帐,总得有人来还,谁让你不巧赶上呢!最让人同情的,是王朝结束时,前朝的那些皇家的女人们。他们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享受万丈荣光,并不是人人都能均沾雨露皇恩,但灾难来临的时候,她们却需要与皇

  •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成吉思汗其他子孙建立了哪些国家?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忽必烈

    成吉思汗一手创立了蒙古民族和蒙古帝国,在他死后,蒙古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人的问题。成吉思汗死后将自己的汗位传给了第三子窝阔台,不过蒙古贵族更支持第四子托雷,这就导致了蒙古国内三年没有大汗,最后在二哥察合台的支持下,窝阔台成为了大汗。窝阔台去世后汗位由他的儿子贵由继承了,不过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