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草头神
《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观音曰:“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见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诛六怪,又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神通广大。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
《西游记》中提到二郎神手下有一千两百个草头神,这个数量十分惊人,但是对于什么是草头神,大家众说纷纭,一般的理解,就是指不正规的,没有拿到天庭俸禄,不在天箓的私兵,这么理解也应该没有错,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草头神的说法十分冷僻,除了《西游记》之外,极少有这样的说法。所以,存在着另一种的可能。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黄头回纥之名始见史料在11 世纪。《宋会要辑稿》蕃夷四《拂菻》载:元丰四年 ( 1081) 十月六日,拂菻国贡方物。大首领你厮都令厮孟判言: “其国东南至灭力沙,北至大海,皆四十程,又东至西大石及于阗王所居新福州,次至旧于阗,次至约昌城,乃于阗界。次东至黄头回纥,又东至达靼,次至种榅,又至董毡所居,次至林檎城,又东至青唐,乃至中国界。西至大海约三十程。
《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于阗》元丰六年 (1083) 条记录于阗的朝贡使者言: “道由黄头回纥、草头达靼、董毡等国。” 数年后宋朝继续往西进军。王安中《初寮集》卷六《定功继伐碑》的碑文说:
(大观) 二年诏发兵六万讨之……师逾青海至节占城草头回纥数万(归命)官其酋豪通道于阗底贡宝石而地青唐矣。
回纥的最西疆域城西不远即属新复州于阗回鹘国。所以,这里“草头回纥” 的 “草”无疑为 “黄” 的误写。
可见,草头鞑靼或为黄头鞑靼之讹误,那么二郎手下的所谓草头神,既然草头神的这种说法非常孤立,会不会也是黄头神的一种误写呢?假设这种猜测的可能性存在,那么,非但二郎神身边存在着黄头奴,他的手下的鬼兵,都是黄头神了。聊备一遐想。上回我们充分阐述了唐末多种黄头军的称号就是源自头戴黄帽、束黄巾,黄头军也成为勇猛无敌军队的代号,参见二郎铭铜镜、杜甫诗歌与《文姬归汉图》:老赵聊二郎角色探轶之金头奴下篇,所以,假设二郎神手下也是一千两百个黄头神组成,岂不也就是黄头军了?那么,我们看下二郎神手下的军队有没有戴黄帽,束黄巾呢?
二郎花钱中军兵头束巾状态 胡坚藏品
二郎花钱中束法着巾兵将 吾道鼠藏品
宋代二郎花钱(田丰收藏)
珍贵的太平軍照片形象
1956年彩色连环画中对太平军发型的理解
此前我们就说过,我们也可以合理遐想,黄巾军与太平天国为什么都头束黄巾红巾,也许都是因为模拟天兵的缘故。太平天国既然自称天国,军队自称天兵很合理,黄巾起义本来就是以天师道为号召,而道家也不乏黄巾力士、红巾力士的存在。所以,二郎神手下有黄头军、红头军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一点在《搜山图》艺术图像中并没有被强化,二郎神手下的鬼卒,有戴黄巾的,也有戴红巾的,连绿巾也照戴不误。
明代陆治《二郎神搜山图》(波士顿藏美术馆藏)
明代郑重《搜山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