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维持了8年之久?如果唐肃宗不犯糊涂,4年其实就能平定了

安史之乱维持了8年之久?如果唐肃宗不犯糊涂,4年其实就能平定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杜健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4/1/29 22:34:55

安史之乱的规模的确相当吓人。当时安禄山仗着干爹唐玄宗的喜爱,担任了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以及河东节度使,因此手握18万多人。

而当时唐朝10个节度使的总兵力,也只有49万人而已,其他的防备军其实没有多少人。也就是说安禄山一个人,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

他跑出来搞一场大混乱,怎么都要掀起腥风血雨的。可是安史之乱,只有不到8年时间,便彻底被平定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安禄山和史思明,都生了个“好儿子”。

安禄山有10个儿子,这其中老大安庆宗是比较有出息的,被留在长安过日子,成为了安禄山稳定唐玄宗的一颗棋子,后来被唐玄宗给活剐了。

此外比较优秀的就是二小子安庆绪了,这哥们性格有些内向,不太喜欢说话。但是骑射功夫一流,是那种武艺卓绝,但是话不多的人。

一般话不多的人,都比较狠。安庆绪就是比较狠的那种人,因为他为了夺取大燕国的权力,狠心把自己的老爹安禄山给宰了。

当时安史之乱的叛军,其实战斗力很强悍。他们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攻克了洛阳和长安。那趋势,就是要在最短时间内,给大唐王朝收摊了。

可是大燕国才成立2年时间,安庆绪就按捺不住了,非要把自己那个得了糖尿病的老爹给做了,自己做了皇帝。

你别看安史之乱的叛军是反叛之人,可人家也是懂得什么叫做忠义的。因此安庆绪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叛军内部强烈的不满。

走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注定了叛军肯定会失败的,为啥?因为大燕国内部已经是离心离德了,谁还愿意给你安庆绪卖命呢?

果不其然,又过了2年,安庆绪就被手下大将史思明给宰了。史思明说起来是为安禄山报仇了,这本来是一件正义感爆棚的事情。可史思明自己也贪恋皇位,居然一屁股坐在了皇位上就不肯下来了。

这再次引起了大燕国其他人的强烈反对,因此叛军内部还是离心离德,这不是给了唐朝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反扑吗?

史思明家里也有很大的矛盾,他有俩儿子,大儿子史朝义,小儿子史朝清。史思明更喜欢小儿子,所以称帝以后,就把史朝清立为了太子。

这引起了大儿子史朝义的强烈不满,结果这哥们努力学习安庆绪,在史思明登基2年后,又把史思明给宰了!

你看看,安史之乱这8年时间里,叛军就换了4个皇帝,平均每2年消灭一个。还都是父子相残居多,你让叛军拿什么去跟唐王朝抗衡呢?

二、招降史思明,导致唐朝战事一拖再拖。

史思明这个小机灵鬼,一听说安庆绪称帝了,老头子安禄山被宰了,立刻动起了小脑筋。如果一味地跟着安庆绪,看来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于是在唐朝军队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史思明带着自己的8万多人马,果断投降了唐朝。唐肃宗就很高兴啊,立刻把他们编入作战队伍,打算让史思明灭了安庆绪。

不过史思明多鸡贼啊,他才不上这个当,各种借口推脱掉不说,还站在旁边,一边嗑瓜子一边观察战况。

其实史思明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吃两家聘礼,好在乱世活下来。趁着唐肃宗还没有起疑心的功夫,史思明不仅合理合法地招兵买马,还私底下跟安庆绪的人马有来往。

唐肃宗这边也是压力山大,一边要应付强大的安庆绪,另外一边,还要着手防备刚刚投降的史思明。于是唐肃宗想了个昏招,打算刺杀史思明。

结果被史思明抓住了把柄,他告诉那些投降唐朝的将领们: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唐肃宗就要收拾咱们了,等到平定了,他还会放过大家吗?

然思明外顺命,内实通贼,益募兵。帝知之,以其常事承恩父知义,冀其无嫌,即擢承恩为河北节度副大使,使图思明。承恩至范阳,羸服夜过诸将,阴谂以谋,诸将返以告思明,疑未有以验。---《新唐书》

这下子完蛋了,唐肃宗的这一神操作,使得叛军们凝心聚力,再也没有了归降的意思。此后唐肃宗让郭子仪带着20万人进军攻打安庆绪,史思明这边带着13万人马,在一旁观察局势。逮到机会以后,史思明便攻破了魏州,在此地自立为王,称之为大圣周王。

此后史思明和安庆绪的部队,跟唐朝纠缠了很长时间,唐肃宗当初要是趁着史思明弱小的时候,直接灭了史思明,岂不是没有这么多麻烦了嘛!

三、唐肃宗这家伙疑心病太重了。

唐肃宗是怎么登基的呢?他是在唐玄宗还在位的时候,强行在前线登基的,理由很简单,登基了方便在前线统一指挥天下兵马。

这里有十分充分,说到底就是唐肃宗有私心。因为唐玄宗儿子太多,就算唐肃宗李亨是太子,也不能确保一定可以继承皇位。

因此只有掌握主动性才能确保自己的地位。因此唐肃宗对皇位特别敏感,现在他儿子李豫在前线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而郭子仪担任他的副手。

这种搭配让唐肃宗想起了自己当年的状况,万一李豫在前线登基,那自己不就完了?于是这哥们不顾儿子和大将在前线对付安庆绪的事实,强行将李豫和郭子仪给撤了回来。

当时有10路节度使,20万大军对付安庆绪,唐肃宗自认为胜算很大。结果却遭到了惨败,因为史思明这个时候冒了出来,从而使得安史之乱又拖延了一段时间。

史思明这家伙看准了时机,趁着唐军群龙无首的时候出击,从而帮助安庆绪击败了唐军。这才保证了叛军暂时的安稳。

总结:安史之乱的时间够久了。

从上帝视角来看,安史之乱的确拖了很长时间。这8年时间里,叛军不断在犯错误,如果唐军能够抓住每一次的机会,哪里会需要打8年时间呢?

可惜的是,叛军在犯错误的同时,唐军也在犯错误。比如说唐玄宗在四川,还不断想要夺权,以此派人去遥控唐肃宗的新朝廷。还有就是唐肃宗对儿子和大将的不信任,也使得战事一再拖延。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标签: 唐肃宗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李亨发动马嵬驿兵变,自立为帝的他是怎样为后世埋下祸患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带领嫔妃、随臣出逃长安,而太子李亨和将军陈玄礼在马嵬驿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之后李亨北上灵武称帝。称帝之后的唐肃宗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叛方面,却没想到因为他的放纵,反而助长了后宫和宦官势力的膨胀,为大唐埋下了更深的祸患。 安史之乱爆发,北上灵武称帝

  • 实力护夫还是坑夫没商量?张皇后被宦官囚禁的第三天,唐肃宗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和张皇后,两个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和皇后的人,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为帝国的掌舵者,然而,这未必是大唐的幸事。唐肃宗的懦弱与倦政,张皇后的强悍与干政,最终在唐肃宗病重之际酿了一出惨剧:张皇后阴谋废太子被宦官李辅国囚禁,惊闻宫中政变,唐肃宗急火攻心,在两日后驾崩。唐肃宗李亨能在唐玄宗时期成为太子还是拜武

  • 我命由我不由天,唐肃宗是如何在逆境中“开挂”,逆天超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唐肃宗

    在政变中出生,也在政变中离世?李亨夺了李隆基的皇位,留恋皇位连杀数人的李隆基,为何没有出兵讨伐?为何李隆基还在世,李亨就迫不及待更改年号?李亨在灵武登基险些胎死腹中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30个儿子里面的其中一个。李亨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差点被自己的父亲扼杀。本该父慈子孝,为何却要狠心杀人?李隆基

  • 如果没有发生马嵬坡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唐肃宗

    红军长征过程中有一个转折点遵义会议,它在万分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安史之乱之中也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马嵬坡兵变,它在大唐崩溃之时挽救了大唐。马嵬坡兵变发生在安史之乱中,潼关失守,长安即将失陷,唐玄宗惶惶如丧家之犬,要逃亡四川。如果皇帝太子都去了四川,当了逃兵,那天下就没人坐镇,那些忠于大唐的将

  •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经历过大唐开元盛世的繁华,见识过玄宗晚年的奢靡生活,顺着这个思路推测下去,大概都会认为唐肃宗李亨会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但偏偏李亨的品行反其道而行。李亨其实一点都不懂享受,安史之乱前大唐还处在盛世华章中,某天身为太子的李亨陪玄宗用膳,玄宗想吃桌上的烤羊腿,让李亨割一小块下来。李亨用手从羊腿上

  • 他献计平定安史之乱,为的是睡唐肃宗的一条大腿…

    历史人物编辑:独特的动漫造型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当上皇帝以后。有一天,他跟身边的一位大臣聊天,说到将来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之后,要怎样给大臣们封赏。这位大臣说:“那有何难?不就是封给他们一处小地方,以及几百口人就搞定了嘛!”唐肃宗又问:“那你呢?”“我的要求就有点特别了。”唐肃宗:“说来听听。”“官位和土地我都不想要,我只想要枕

  • 唐肃宗急于收复两京并缓解回纥对唐朝的压力故向回纥借兵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唐肃宗

    第一,唐有征调周边民族军队作战之先例,首先,唐前期国力强盛,为周边民族所拥戴,经常征调周边民族军队。再者,安史之乱中,唐军连年激战,军马损失巨大。仅相州一战,“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而吐蕃尽陷河陇,陇右牧马又沦于敌手,军中骑兵必然不足。回纥自唐初即与唐室关系密切,加之回纥骑兵骁勇善

  • 权宦李辅国杀皇后,扶太子登基,唐肃宗一声叹息,自己惹的祸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唐肃宗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带领着大唐进入了新的篇章,盛唐时代开启。就这样歌舞升平,四海咸平,人们都快淡忘了几十年前密集的政变阴谋,可是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唐肃宗一朝又出现了,而且后果很严重。当时肃宗已经病入膏肓,自顾不暇,就在这时候,宫廷里又发生了一场兵变,是他最宠信的宦官李辅国做的。等他咽气之后,李辅

  • 唐玄宗那么长寿,如果没有马嵬坡兵变,唐肃宗根本没有机会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旭旭聊历史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也正是因为安史之乱,杨贵妃才死在马嵬坡,马嵬兵变由此而来。在此次事件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节点——唐肃宗成功登基,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如果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登基为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依据,因为在真实历史上,唐肃宗比唐玄宗仅仅晚死半个月。唐玄宗的高寿对于

  • 唐玄宗76岁时,唐肃宗送其一百名美女,两年之后衰竭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唐肃宗

    自古帝王之家对于亲情是最淡漠的,南北朝时期曾经有一个小皇帝在临死之前这样感慨道:“来生不生帝王家。”这句话也道出了帝王之家的残酷,也正是因此在帝王之家中,为了权力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杨广弑父杀兄,李世民弑兄夺位,在帝王之家,亲情显得是如此淡漠。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例子在前,导致在这之后的帝王对于亲情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