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丢了长安15天,吐蕃军真的那么强?多亏了郭子仪

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丢了长安15天,吐蕃军真的那么强?多亏了郭子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墨文历史 访问量:300 更新时间:2024/1/30 11:47:20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至暗时刻,唐玄宗是先丢了长安,后丢了洛阳,一路小跑逃到了四川。这个时候他儿子唐肃宗李亨提前登基,开始了复国之战。

唐肃宗李亨也是个没有下限的皇帝,他为了恢复李唐江山,请求回人带兵前来相助,并且跟他们约定了,打下了长安城,可以让回纥人在里面随便烧杀抢掠。

等到真正打下了长安以后,回纥人已经抢掠了3天时间,广平王李便设计制止了回纥人。并且带着他们收复洛阳了。

可以说统治者是真的没有良心,为了恢复李唐王朝,难道真的可以不顾子民们的安危吗?他们才不会管这些,不过这件事处理的不错,因此唐肃宗对李俶刮目相看,自认为自己比不上这个儿子。所以后来把皇位传给了李俶。

唐代宗在位期间,依旧丢了长安城。

唐玄宗丢了长安以后,本就已经够丢人的了。没想到他的孙子唐代宗李俶也把长安给丢了。不过上一次是安禄山带兵攻占了长安,而唐代宗时期,是吐蕃大军攻占了长安。

吐蕃早就想要入侵唐朝了,早在唐太宗时期,吐蕃就跟唐朝打过仗,后来通过文成公主和亲,暂时解决了麻烦。

子仪以三千骑傍南山,至商州,得武关防兵及六军散卒四千人,招辑亡逸,其军渐振。蕃犯京城,得故邠王守礼子广武王承宏,立帝号,假署百官。---《旧唐书》

到了唐中宗时期,吐蕃又不老实了,为此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送去和亲,以此化解了两家之间的矛盾。

安史之乱的时候,吐蕃可是占了大便宜。当时唐朝为了平定安史之乱,把西域和河西走廊那边的兵马全都派往中原地区平叛,结果吐蕃这边就顺带着入侵了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带。

拿下了河西走廊,这就等于是陈兵在长安城外了,陕西凤翔以西、以北的十多个州都被吐蕃攻陷了,眼看着就要兵临长安城了,可唐代宗一点办法都没有。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宗就解除了郭子仪等人的兵权,所以根本就没人来防卫长安城。吐蕃大军兵发长安的时候,唐代宗不得不选择逃到陕州。大量唐朝贵族也都离开了长安城,他们真的是怕了兵祸,有些人南下到了荆楚之地,有些人则藏匿于深山之中。吐蕃人打下了长安以后,一点都不客气,他们把广武王李承宏立为唐朝皇帝,在长安城内烧杀抢掠,比上次回过来还要凶残。

唐代宗不靠郭子仪,也做不成唐朝皇帝。

醉打金枝的故事我们应该都很熟悉,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去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升平公主仗着自己是公主,所以在家骄纵跋扈,丝毫不把郭子仪放在眼里。

在郭子仪过大寿的时候,升平公主居然不来拜寿,为此郭暧恼羞成怒,回去把这个媳妇儿胖揍了一顿。并且声称:你这么拽不就是因为你爸是天子吗?那是因为我爸不肯做而已。

升平公主听了这话,二话不说就进宫了,把这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唐代宗,想要要诛灭郭暧全家。可是唐代宗却笑着摇摇头说:人家说的可不就是实话吗?没有郭子仪,哪里有唐代宗呢?

这个故事很多人觉得夸张了,其实丝毫不夸张,足以说明郭子仪在唐代宗时期的重要性。唐朝就是因为有了郭子仪,才能够继续延续一百多年。

吐蕃人打进长安城以后,唐代宗逃跑了,无奈只好重新用郭子仪。当时郭子仪只有几千人马,正面较量根本就不是吐蕃人的对手。

子仪遣六军兵马使张知节、乌崇福、羽林军使长孙全绪等将兵万人为前锋,营于韩公堆,盛张旗帜,鼓鞞震山谷。全绪遣禁军旧将王甫入长安,阴结少年豪侠以为内应,一日,齐击鼓于朱雀街,蕃军惶骇而去。---《旧唐书》

为此他们大晚上的点火作为疑兵,派遣几百号人潜入长安城,在城内大肆宣传,说郭子仪带着大队人马来了。郭子仪是当时非常著名的猛将,吐蕃人也感到害怕。

所以吐蕃人连夜带着人马离开了长安,被吐蕃人攻陷了15天的长安,再次回到了唐代宗的手里。此后唐代宗给了郭子仪铁券(不是消费券,是免死的那种),而且将郭子仪的画像挂在了凌烟阁之中。

仆固怀恩叛唐,再次带来了吐蕃大军,还是郭子仪给平定了。

其实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就没有安生过。各地节度使们开始拥兵自重,没有人愿意听从唐朝中央的指挥。要不是几个比较忠心的将军护卫着,唐朝早就没了。

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仆固怀恩,在公元763年也选择了叛唐,两年以后,他带着吐蕃、回纥等30万大军前来进攻长安。

仆固怀恩其实是被逼无奈才选择造反的,但是不管是什么理由,最后他也是着急了,才会带着30万大军攻打长安。

郭子仪这个时候再次临危受命,成为平息这场战乱的主帅。他到了前方以后,仆固怀恩的很多部下都选择投降了郭子仪,因为包括仆固怀恩在内的所有人,都曾经是郭子仪的部下。

此后郭子仪又找来了回纥人,劝说回人放弃了征讨长安的计划。恰好仆固怀恩又病死了。这个时候郭子仪与回纥人联手,再次击败吐蕃大军。

吐蕃本来想要趁着唐朝内乱的时候,找机会分一杯羹,没想到到了最后,自己再次成为了唐朝的主要敌人。这一战郭子仪斩杀五万吐蕃士兵,生擒了上万吐蕃人。

总结:没有河西走廊作为庇佑,丢长安就成了常态了。

唐朝中后期,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能力收复河西走廊。就算有一段时间,这里曾经成为了唐朝的版图,可是长期也都被其他对手所控制。

河西走廊是长安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游牧民族南下攻打长安的重要途径。谁掌握了这里,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唐代宗时期,恰好就是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权,所以处处都处于被动状态,把长安给搞丢了,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

标签: 唐代宗

更多文章

  • 唐代宗李豫为何要在弟弟李倓去世后追谥其为承天皇帝?有何缘故?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唐代宗

    唐承天帝李昉生前被封为建宁王。他是唐朝肃宗李亨的第三个儿子。他年轻时英年早逝,死后被其兄唐宗李煜追封为承天帝。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再仔细看看承天帝李昉。李昉死后之所以被追封为承天帝,还要从他祖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后期爆发的安史之乱说起。晚年,唐玄宗李隆基爆发了以安禄山、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大将

  • 杀害嫡母、宠信宦官、任用奸臣、引发藩镇割据,唐代宗真是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代宗

    大概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唐代宗李豫一直以德才兼备的形象示人。论私德,他宽厚仁爱、忠于爱情,一则《珍珠传奇》感天动地。论才能,他平定了安史之乱,亲手再造大唐。后人还将“世宗”(因为避讳以“代宗”代替)这个“不祧”之庙号授予了他,似乎大唐二十二帝,除了李渊、李世民,李豫无人能及。但批评唐代宗的声音也从来没

  • 唐代宗为75岁郭子仪升官,另送500骑兵,他:请赐我6个美人即可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唐代宗

    “翼翼汾阳,子仪始王。德完道粹,功盖于唐。宜享世泽,流如海长。”——王安石郭子仪一生,虽说是功高盖主,但是,皇帝却从来都不怀疑他会拥兵自重。像他这等位极人臣之人,在历史上确实很多,但是,能在功高盖主的情况下,还相当受皇帝信赖,且不曾对他怀有疑心的人,则少之又少。世人评价郭子仪,说他是这整个的中国历史

  • 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还赏他6位绝色美人,4年后发现其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唐代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诗既抒发了诗人金榜题名的喜悦,也展现了盛唐之都长安的迷人。我国的唐朝,出现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一度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后来,由于唐玄宗沉迷于美人之中,唐朝的繁盛也就此终结。让天宝时代终结的,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安史之乱。在这场战乱之中,郭子仪也可谓

  • 明知郭子仪年近70,唐代宗还赏他6个美女,多年后才知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周强标签:唐代宗

    一个朝代的强大和衰败不是由臣子决定的,皇帝的决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古代人多数人都讲究愚忠,不管皇帝的决策是否正确,他们都必须执行,有的皇帝用自己的铁血手腕开创了盛世王朝,有的皇帝用自己的昏庸无能致使一个朝代灭亡。唐朝作为一个比较开放的朝代,有很多的历史事件被记录

  • 唐代宗最爱孤独皇后还是少年发妻沈明珠?实际上小说早有结论

    历史人物编辑:潇潇爱美食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也是勤政爱民,而且唐代宗还是一名孝子,在父亲和爷爷病重期间,衣不解带,忙于国事的同时还要照顾两位双亲,但是李豫都做到了。公元758年李豫被立为皇太子,762年即位,次年平定安史之乱,但也就是这次安史之乱,让李豫和少年发妻沈明珠从此天各一方,即便后来沈明珠的儿子继位

  • 大唐也有情种皇帝,唐代宗李豫一生未立皇后,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唐代宗

    导读:李豫是唐朝第九位君王,他是唐肃宗李亨的大儿子,李豫即位后号唐代宗。为什么唐代宗李豫在位时一直不立皇后,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古代君王所立皇后必须是太子的生母。第二点:史上相传李豫是一位多情君王,他一直难忘自己的沈氏。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代的君王都是比较花心的,因为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们热

  • 看似昏君的唐代宗李豫是不是大唐中期后期最有作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苦瓜读历史标签:唐代宗

    在唐朝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唐代宗,为何后世评价截然不同,《旧唐书》对唐代宗评价很高,说他“古之贤君,未能及此”。《新唐书》评价唐代宗:“代宗之时,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站在古人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不是随意指点江山,臧否人物。李豫就是一个庸主,白

  • 历史上唐代宗李豫用情至深,为什么一生都没有立皇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七秋往事标签:唐代宗

    唐代宗李豫当皇帝是一把好手,然而做丈夫却不及格。在他的努力下,平定了安史之乱,收复大片失地,唐朝恢复了往昔的荣光。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他的三个宠妃却没有一人被封为皇后,实在是可惜。崔妃:内定的皇后崔妃是杨贵妃的姐姐荣国夫人的女儿。在当时,由于杨贵妃极其得宠,导致其亲族得势。即使在贵胄遍地的长安城中,

  • 唐代宗李豫,明代宗朱祁钰,这两个庙号有何不同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唐代宗

    庙号制度源自于商朝,一开始只有“太高世中”四种,谥号则是源自于周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庙号和谥号,不过西汉时又恢复了。和谥号不同,庙号的获取资格要严格得多,非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君或皇帝不能拥有,商朝三十多个国君只有七个人有庙号。两汉时期也严格遵循了这种制度,比如西汉只有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