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公主一生发动了三次政治斗争,为何最终不能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太平公主一生发动了三次政治斗争,为何最终不能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忘的历史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4/1/10 10:48:30

太平公主的一生正好和她的名字相反,极不太平,作为武则天的小女儿,她可谓是继承了母亲不安分的基因,曾参与了三次政变,然而还是未成大器。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最疼爱的小女儿,8岁那年,为了给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成为了女道士,“太平”便是她的道号,也正是因为她道士的身份,避免了与吐蕃和亲的命运,从此太平公主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太平公主有两次婚姻,第一次是与唐高宗的嫡亲外甥薛绍,为他生下了二子二女,后来薛绍因兄长谋反而被牵连入狱,最后饿死在狱中,二人的婚姻也因此宣告结束。第二次是和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暨,二人也生下二子二女,但婚姻却并没有使太平公主安分,她仗着武则天的恩宠在外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武攸暨是敢怒不敢言。太平公主还将自己的男宠张昌宗献给武则天,受到武则天的嘉奖,恩宠更甚,也因此逐渐走向政治权力中心。

太平公主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政治斗争,第一次是帮助李氏家族发动政变处死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还逼迫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氏,因此被唐中宗李显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第二次是诛杀韦后,韦后效仿武则天试图掌权,与安乐公主密谋毒死了李显,太平公主派她的儿子薛崇简与李隆基一起除掉了韦后,并顺利让四哥李旦坐上了皇位,太平公主因此被晋封万户,权势地位显赫一时;

第三次斗争是与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屡次与李隆基作对,并到处宣称“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太平公主仍不死心,想下毒加害李隆基,但是李隆基却先发制人铲除了太平公主的羽翼,并赐死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一开始或许只是出于对权力的好奇而参与到政治斗争中来,后来逐渐尝到了甜头就一发不可收拾,再也抑制不了自己对权力的渴望了。太平公主的权力可以说是来的非常顺利,她是唐高宗和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又是唐中宗和唐睿宗最宠爱的妹妹,上到宰辅下到军士都对她争相巴结,听她调遣。而她的母亲又给了她一个女子也可以称帝的榜样,所以后期的太平公主甚至于想取代李隆基登基为帝,可惜她最终还是失败了。

她的失败其实也是必然的。在吸取了武则天称帝的教训后,众人已经开始堤防女人了,古代是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又怎么会让一个女人一直凌驾于众人之上呢?这也是韦后和太平公主相继失败的原因,太平公主的死亡也从另一个种意义上宣告了女子称帝历史的终结。

太平公主从不缺乏城府和机敏,也曾得意于一时,活跃于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上,但最终还是未成大业,仅是在历史长河中添上了简单的一笔,给后人留下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话引。

标签: 太平公主

更多文章

  • 继武则天之后,韦氏和太平公主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太平公主

    导读:在古代,皇帝权位至高无上,人人可谓梦寐以求,可是却不得所求。但总归至少有一半的人首先被排除在外,那就是女性。没错,皇位历朝历代都是男性的权力专属,在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基本处于从属地位,女人别说是皇位,甚至就连“垂帘听政”都被斥为所谓的祸国乱政。可偏偏就有这么有一个女人打破了这一“亘古不变

  • 一个骗子和尚,竟有如此大的魅力,能够征服武则天的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唯一成年女儿,在历史中享有盛誉,被誉为皇室的明珠。她从小接受了卓越的教育,这让她展现出超凡的才智和政治天赋。太平公主的聪明才智与她的母亲武则天如出一辙,让人们不禁对她寄予厚望。太平公主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故事。据说,她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领悟能力。每当她观察到宫廷中发

  • 唐朝公主的巅峰-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太平公主

    众所周知,武则天和李治生了不少孩子,四个儿子命途多舛,有的因为政治原因对立被武则天亲手除去,有的因为自身懦弱而整日战战兢兢,以求自保让这位女皇看不起,总的来看,她和这些儿子们相处都不是很融洽,而女儿就更惨了,长女出生的时候正是她和王皇后争宠的关键时期,为了一举搬倒王皇后,她亲手掐死了自己可爱的小闺女

  • 泉州首位进士,金榜排名比韩愈还高,被誉为“八闽文化先驱者” - 栋栋娜娜说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韩愈

    闽山绵延,铸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梁;闽水涛涛,赋予福建人宽广的胸怀。这里,英杰辈出,英豪无数,成就福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名。福建新闻广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栋栋娜娜说福建历史名人》,说人物、听故事、讲精神、树传承,让我们一起回望历史,且看先辈风流。泉州第一位进士唐代文学家欧阳詹泉州第一位进士欧阳詹,泉

  • 韩愈的3首诗,与雪相关,都是名篇,其中的想象和浪漫令人惊艳!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韩愈

    古代诗人写过很多关于雪的诗词,各有各的特色,唐代诗人韩愈亦是如此。韩愈有3首与雪有关的诗词非常别致,都是名篇,有让人惊艳的想象和浪漫,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1、《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杨花榆荚,古来有之,是让文人骚客诗兴大发的浪漫之物。这首诗很有意思

  • 韩愈给皇上写了啥?早上呈了一封柬书,傍晚就被贬到八千里之外

    历史人物编辑:快乐的苹果说历史标签:韩愈

    韩愈早上给皇帝递了个折子,傍晚的时候就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潮州。那么,韩愈到底写了什么?竟然被贬得这么快呢?今天,就带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韩愈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唐宋八大家之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但除了在文学上有造诣之外,韩愈在官场之上也几经沉浮。韩愈的家世背景非常显赫,先祖是韩王信的儿子,

  • 从杀人犯到诗人,此人完成了惊天逆袭,还卷走了韩愈很多钱财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韩愈

    唐朝之所以能够成为诗歌的王朝,顶级诗人辈出的年代,是有着非常雄厚的基础。书香门第的才子佳人可以写诗,贩夫走卒,甚至僧尼也能做事。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叫做刘叉的杀人犯,竟然也成为了诗人,还被赞誉堪比李白和杜甫。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诗人被韩愈收留之后,并没有抓住机会,卷走韩愈的钱财后,逃之夭夭,还得意地留

  • 韩愈大弟子经典之作,全文无一生僻字,却写出了唐诗中最美的乡愁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韩愈

    我国流传着一句老话“好男儿志在四方”,初到外面闯荡总是感觉世界那么大,自己应该早点出来见见世面,但是时间久了都难免会思乡,这是人之常情。现代人思乡可以打电话或者是开视频,而古代人想家很多时候都只能让过往的行人捎带一封家书,但是书信的篇幅就那么多,那么多的思念又怎么能够全部写下,所以写家书过程难免一波

  • “唐宋八大家”之首为何是韩愈,而不是更全面的苏轼?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韩愈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八位大家的合称,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而不是诗、词、文、书、画俱佳的全面天才苏轼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韩愈是开风气者,古文运动的先驱者,文起八代之衰,他的地位高是自然的。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他把

  • 韩愈考了15年才走上仕途?杜甫为何一生颠沛流离,运气真的差了点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韩愈

    一、韩愈的科举之路。1、五年参加了四次科考。贞元三年,在找关系托人的前提下,饱读诗书的韩愈终于得到了乡贡的资格,得以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虽然身为官N代,可是到了韩愈这一辈的时候,已经是家道中落了。父亲早逝,哥哥也早亡,他自幼都是被嫂嫂带大的。所以留给韩愈的,只有科举这么一条路可以走。为此韩愈倍感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