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愈的科举之路。
1、五年参加了四次科考。贞元三年,在找关系托人的前提下,饱读诗书的韩愈终于得到了乡贡的资格,得以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虽然身为官N代,可是到了韩愈这一辈的时候,已经是家道中落了。父亲早逝,哥哥也早亡,他自幼都是被嫂嫂带大的。
所以留给韩愈的,只有科举这么一条路可以走。为此韩愈倍感艰辛,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以落榜而告终。
紧接着他的第二次、第三次科举,全部宣告落榜。虽然自命不凡,但是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这也很头疼的一件事。
为此韩愈继续努力读书,一直到了贞元八年,韩愈终于一举考中了进士!这可是天大的喜讯,为啥还说韩愈这个人运气差呢?因为考上了进士还不能做官。
2、三年三次博学鸿词科考试,全部失败。在韩愈那个时代,你光考上了进士,还不能直接做官。为啥?因为唐朝的科举属于起步阶段,还不够完善。
当时的贵族子弟依旧占据了朝堂中的很大一部分,而且由于贵族推选的一部分寒门子弟,也可以跨过科举直接做官。
因此留给新科进士的官位非常少,所以说唐朝又搞了个博学鸿词科考试,只有通过这门考试,你才能真正做官。
刚考上了进士,韩愈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博学鸿词科考试。可惜在贞元九年,第一次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时,韩愈以落榜而告终。
正当他失意之时,韩愈又遭遇了丧亲之痛,那个养育他长大成人的嫂子居然病逝了。为了守孝,韩愈毅然选择回乡守孝长达5个月。
贞元十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依旧报名了博学鸿词科考试,还是以失败而告终。韩愈不愿放弃,再次报名了下一年的博学鸿词科考试。
贞元十一年,韩愈第三次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再次宣布失败。于是韩愈心里很不爽,他对这项考试制度发起了质疑,曾经三次上书宰相。
人家宰相是国家高级领导,哪里会理会你这个初出茅庐的家伙呢?因此韩愈终于负气离开长安,放弃了博学鸿词科考试。
他在江湖上又混了六年时间,一直到了贞元十七年,才再次回到长安,第四次参加了吏部的考试,这才通过了铨选。要知道,韩愈只活了57岁,21岁开始科考,35岁才上岸。
从贞元三年开始,一直到贞元十七年,这期间韩愈为了上岸,努力了十五年的时间。各位想要上岸的小伙伴们,你们还着急吗?
3、被贬潮州,差点喂鳄鱼。别看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哥们的人生是相当坎坷的。正儿八经的大官是没有做过一个,坎坷的人生历程倒是刷新了我们的认识。
他这个人比较耿直,当初有人要整李贺,说李贺的老爹叫李晋肃,晋和进士的进谐音,所以李贺不能考进士。这不是瞎扯嘛!
韩愈这个耿直的人立刻站了出来表示:要是有个人他老爹名字里有仁字,他还不能做人了?逗得百官哄堂大笑。
在唐宪宗要迎接佛骨的时候,百官一个个都在拍马屁,唯独韩愈直言不讳地劝阻唐宪宗。结果韩愈就因为他的耿直,便贬谪到了潮州。
那个时候潮州到处是鳄鱼,不少老百姓都因为鳄鱼而丧生。韩愈自己也是被吓得够呛,毕竟鳄鱼是两栖动物,随时能爬上岸吃了你。
好不容易做了官,还被派到潮州去喂鳄鱼,你说韩愈这小日子能好过吗?即使后来他被弄回朝中做了兵部侍郎,却始终在高层的斗争中不能自主。
二、杜甫的运气也不咋地。
杜甫本来是个正儿八经的富二代,家里有钱,至少和少年白居易是一个档次的。年轻时候的杜甫也曾经像李白一样,到处游玩,这你想不到吧?
但是现在我们一提起杜甫,就把他跟穷这个字眼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啥?因为杜甫晚年实在是太穷了,把儿子都给活活饿死了,你说穷到了什么地步?其实这也跟他的运气是有关系的。
1、在长安吃老本吃了十多年,还把小儿子给饿死了。杜甫早年是个富二代,所以完全不缺钱,但是长大成人以后,似乎家里的钱被他挥霍得差不多了。为此杜甫只好跑到长安来寻找生路。
他自幼饱读诗书,所以也想通过科考走上仕途。可是不巧的是,当时权相李林甫为了拍唐玄宗马屁,上演了一出野无遗贤的戏码,唐玄宗是乐呵呵的了,可杜甫却落榜了。这一年参加考试的所有人全部落榜,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后杜甫看透了科考的黑暗,于是他打算走后门做官。在各种权贵之间游荡,钱没少花,可是事儿是一件都没有办成。
就这样杜甫在长安活生生地吃了十年的老本,把带来的那点积蓄都给消耗干净了。一直到44岁的时候,才为了混口饭吃,勉强接受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官职。
这是干啥的呢?就是看守兵器库钥匙的小吏。也是在这一年,他回到家发现自己的小儿子活活饿死了。可想而知他在长安这十多年混得咋样。
2、安史之乱,让杜甫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要是就这么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杜甫的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历史偏偏不让他安生,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了。
连唐玄宗都跑路了,杜甫自然也就跟着跑路了。可是人家唐玄宗有目的地,而杜甫的目的地在哪儿呢?压根就没有。
所以杜甫再次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日子,在打算投奔唐肃宗的路上,居然还被叛军给俘虏了,你说气人不?不过杜甫的官职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叛军觉得关押他,都是在浪费牢房的面积。
后来好不容易被唐肃宗封为左拾遗,却又被房琯案牵连,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老杜的命,可真的苦啊!
由于参军职位太低,杜甫果断辞职,选择继续漂泊。早年他是李白的小迷弟,所以他这次来到了四川,在后来的杜甫草堂艰难地和村里的孩童抢夺着茅草。
由于岁数大了,抢不过这帮孩童,所以杜甫写下了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旧唐书》
此后杜甫发了疯想回家,终于知道家乡好了,可是在路上却又遇到了江水暴涨的事情,一连五天都没东西吃,简直让人泪目。最终59岁的杜甫,在归乡途中病逝。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