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公主有多土豪?她死后百年,韩愈羡慕地为她写诗

太平公主有多土豪?她死后百年,韩愈羡慕地为她写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秀权 访问量:2540 更新时间:2024/1/17 11:30:27

太平公主武则天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对母亲威胁小,所以也备受宠爱,自然衣食无忧,富贵无比。

但是,受宠的公主非常多,可像太平公主这样土豪的却并不多见。

在唐代,亲王的实封是八百户,最多一千户,也就是说有一千户人家交税的话不是交给国家,而是交给亲王。

公主的话最多三百户,可是太平公主受父母宠爱,所以太平公主就多享受了五十户的实封。

等到武则天即位后,她又将自己女儿的实封增加到了三千。

要知道当时整个唐朝一共就600多万户,能交税的也就不到300万户,太平公主就坐拥了整个唐朝的千分之一。

当然,这还不是她的巅峰时期,而她的富贵背后也有心酸与自己的努力。

她能得到三千的实封,不但是因为她受宠,而且她听话,并且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也死于武则天之手,这让太平公主非常悲伤,但也无可奈何。

有这样一个强势的母亲,一向智谋超群的太平公主自然不愿意一直受制于母亲之下。

再加上当时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氏兄弟非常受宠,太平公主和两个哥哥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她便与张柬之等人一起发动了神龙之变,帮助哥哥李显即了位。

李显即位后,对这位妹妹非常感激,直接把她的实封提升为了五千户,还赏赐了许多东西,并在太平公主的号前加了镇国二字。还封了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为亲王。

要知道,亲王只能由皇子皇孙来担任,并且李显最宠爱的安乐公主也只有三千户实封,可见李显对妹妹一家的感情。

但是李显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让太平公主开府,开府,就是说太平公主可以有自己的官署,可以有自己的官员来为自己办公,在此之前,只有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曾经开府过。

可这个决定也为太平公主带来了祸患。

不但太平公主夫妻俩有实封,而且太平公主和两任丈夫生的七个孩子都有实封,一家人的生活水平实在是太好了,这在当时,这一家人就是大土豪。

太平公主的哥哥李显并不知道,太平公主的野心已经越来越强了。

她的野心之所以强烈,有母亲的影响,也有第一次婚姻给她带来的伤害,她会认为事业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太有钱了,她认为自己有这个实力。

没多久,李显就去世了,疑似是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俩给杀害了。

李显去世后,太平公主就少了一个靠山,况且太平公主不愿意受强势的韦后的气,再加上韦后的野心人尽皆知,一旦她效仿婆婆武则天即位,太平公主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太平公主思前想后,觉得干脆在来一次宫廷事变,反正高傲的太平公主绝不能屈居韦后之下。

这次,她选择了哥哥李旦的庶子李隆基,要说太平公主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年轻的李隆基能力强,而且是个庶子,不会对太平公主有什么威胁。

太平公主在有智谋,她也不可能看清所有的事情。

她和李隆基成功后,便辅佐了李旦即位。李旦简直感激不尽,并且又见识了公主的威力,他是比较忌惮的,所以直接把太平公主的实封提升到了一万户,也就是普通亲王的10倍,其他公主的30多倍,占整个唐代的三百分之一,并且三个较大的儿子都成为了亲王,这下太平公主真的成为了唐朝首富。

按理说公主有了这么多的钱,还非常受皇帝的青睐,她完全可以好好过日子,可人的贪欲总是得不到满足。

眼看侄子李隆基的势头越来越猛,做姑姑的非常焦虑,有钱的太平公主为自己招揽了许多部下,可最终还是没有斗过侄子,被赐自尽。

韩愈曾今写过这样一首诗: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就是说公主为了占尽春色,建造的房子将皇宫都遮住了阴影。当时从长安城到终南山这一片的地都属于公主的。

可她死后,她的财富都被李隆基占位己有了,李隆基抄她的家时,发现:

财货山积,珍物侔于御府,废牧羊马、田园息钱,收之数年不尽。

这些财富有很多是公主搜刮来的,当时她也没有想过,自己根本享受不了多长时间。

不可否认,太平公主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唐代第一富婆,可她应该明白,她所处的环境和母亲武则天不一样。

武则天成为太后以后,就没人能与她抗衡了,两个儿子又软弱。可是太平公主面对的是侄子,侄子不会将姑姑放在心上,所以太平公主失败了。

人有野心是好事儿,但一定要分清形势,还要知足。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韩愈:一位政绩斐然的诗人,如何在诗话中留下自己的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韩愈

    历代诗话都注重对作家本身的研究,除了诗人艺术创作所形成的“诗品”,还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仕宦交游、道德伦理等“人品”方面的论述。明诗话中就有不少关于韩愈“人品”方面的批评,主要涉及对韩愈才学、为师、道德等方面。明代论诗家对韩愈形象的评述情况,基本可以见出韩愈在明代论诗家心中的形象,对研究完整的韩愈形

  • 后人嘲讽李白,韩愈愤而反驳,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韩愈

    盛唐不仅是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超级帝国,更是以辉煌灿烂的唐诗文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代。最闪耀的明星,当然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如同大唐的双子星,永远璀璨夺目。然而,李白和杜甫生前的境遇并不相同。李白是全民偶像,少年成名,还被唐玄宗召入宫中,走到哪里都是万众敬仰的焦点。杜甫则低调得多,名气也小

  • 他是中唐时期的天才,和韩愈齐名,其作品至今依旧广为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韩愈

    中唐时期的天才诗人数量虽然不如盛唐,但还是有许多了不起的大家,最著名的,估计就是柳宗元了。他不但在政治上,做到了一个超级大官,而且,他的文学水平,也是超一流的。柳宗元留下来的诗,只有一百四十五首,并不算多,甚至还不如仅仅活了二十七岁的天才型诗人李贺。然而自古迄今,凡议论唐诗,很少漏列柳诗。而且还大都

  • 韩愈是如何吸引数辈人去模仿研究?谈谈其碑志的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韩愈

    自21世纪以来,学界对韩愈碑志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论著多达三十余种,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思想感情、艺术特色、文体价值、史实辨析与文献考订等几个方面,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通过与同期或者后期作家对比的方式考察韩愈碑志的接受情况。碑志文在唐代实现由先秦的骈体文转入散文的转变,并逐渐成熟,韩愈作为参与古文变革的

  • 韩愈与张籍: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韩愈

    在群英荟萃的中唐诗坛,韩愈的名气响彻文坛,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更是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和他相比,张籍的知名度就小得多,但是在韩愈心中,张籍却是他最为重要的一位挚友。在韩愈流传下来的三百多首诗词作品中,与张籍有关的就多达二十余首,甚至在韩愈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陪伴在他身边,最让他放心不下依依

  • 历史不忍细看:韩愈长的丑致仕途艰难,宋美龄本姓韩祖籍河南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韩愈

    农村有句老话,叫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其实,有时历史就是一部大戏,纷繁衍复杂,千枝万蔓,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许多事情总让人看不明白。看不明白波澜壮阔的大史实,偶尔翻看一下历史的细节也挺快乐的。韩愈因长的丑致仕途艰难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 晚年大儒韩愈服用硫黄,是因为嗜好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韩愈

    韩愈在唐诗宋词界算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是古文运动引领风骚者,可谓是众多古人和现代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对于韩愈的晚年,有关史料曾记载他大量服用硫磺,对于这种行为,有学者觉得是嗜好女色,进而服用硫磺。这种说法也不是无凭无据,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写到过韩愈服用硫磺病重。也有学者认为不

  • 韩愈有哪些著名诗句

    历史人物编辑:初行旅游标签:韩愈

    1、《春雪》唐代: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译文: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

  • 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为什么被列入孔庙?三论韩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岩岩说史V标签:韩愈

    韩愈是唐朝贞元年间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世人称其为“昌黎先生”,并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为世人所作的贡献极大,被列入孔庙同孔子一起受后人祭祀,连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曾受到过韩愈思想的影响,并称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一、提倡古文运动,韩愈的古文理论唐宋古文

  • 这位豪迈超过李白的诗人,连韩愈也不放在眼里,名字更是牛叉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韩愈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李白是这其中最知名的代表。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