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不忍细看:韩愈长的丑致仕途艰难,宋美龄本姓韩祖籍河南

历史不忍细看:韩愈长的丑致仕途艰难,宋美龄本姓韩祖籍河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花史界 访问量:2210 更新时间:2023/12/7 17:31:40

农村有句老话,叫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其实,有时历史就是一部大戏,纷繁衍复杂,千枝万蔓,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许多事情总让人看不明白。看不明白波澜壮阔的大史实,偶尔翻看一下历史的细节也挺快乐的。

韩愈因长的丑致仕途艰难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韩愈虽然才华横溢,但在考公务员的道路走得很不顺,四次科考之后才登进士第。

与宋以后各代不同,唐代科举及第并不能立即入仕,而是仅获得一定的出身品第,即任职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铨选考试方可释褐当官,即真正受到任命。选试,最重要的是就是博学宏词科考试,包括四个内容:身,即相貌端正;言,即言词清楚;书,即字要美观;判,即有审案判牍的能力。意气勃发的他,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一连三次都未考中,只因他的长相实在对不起考官,最后不得不到节度使那儿当幕僚。

宋美龄本姓韩

宋氏家族原籍河南安阳,远祖是北宋三朝贤相韩琦,后迁住广东文昌(今属海南)。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初期并不姓宋,而是而姓韩,名教准。宋美龄的祖父韩宏义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

由于在美国有堂舅父,韩教准少年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韩教准就被堂舅父收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树,别名耀如。

宋嘉树有六个子女,其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宋子安。宋把大部分资金用来支持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孙中山争取国民革命成功的重要财力支柱。

两面派原是两面牌

元末,元军和朱元璋的起义军在黄河北岸展开拉锯战。双方军队每攻下城池都要当地百姓表态效忠。元军来,百姓做块木牌:保境安民;起义军来,百姓再做块木牌:驱除鞑虏。后来双方进出太频繁,有人图省事,就在木牌的正面写保境安民,背面写驱除鞑虏,谁来了就按谁的意思说。

段祺瑞的坚持

段祺瑞,原名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段祺瑞的父亲段从文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种田。1872年,8岁的段祺瑞被祖父段佩带往江苏宿迁任所(段佩时统“铭军”直属马队三营驻防于此),少年段祺瑞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军营生活。民国初年,北洋军阀集团把持政局,北京政府如同走马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段祺瑞曾六次主政:曾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号称"六不总理"。

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总理府卫队擅自开枪,死伤多人。虽然不是段祺瑞下令开的枪,但作为一国总理的他自知罪责。他很快成立调查组,调查死难者的名字,给予优抚。在悼念死难同胞大会上,当众长跪不起,并立誓终身食素以赎罪,这个誓言一直坚持到他病终。

中国人难道真的需要那么一条鞭子吗?

梁实秋先生的《排队》文中说:抗战时期,人们在车站购票是不排队的。但是日本人占领车站后,秩序就井然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个日本兵拿着鞭子,在来回巡视,看到有插队的,就扬起鞭子狠狠给他一下。梁先生在文中伤痛地质问:中国人难道真的需要那么一条鞭子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晚年大儒韩愈服用硫黄,是因为嗜好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韩愈

    韩愈在唐诗宋词界算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是古文运动引领风骚者,可谓是众多古人和现代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对于韩愈的晚年,有关史料曾记载他大量服用硫磺,对于这种行为,有学者觉得是嗜好女色,进而服用硫磺。这种说法也不是无凭无据,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写到过韩愈服用硫磺病重。也有学者认为不

  • 韩愈有哪些著名诗句

    历史人物编辑:初行旅游标签:韩愈

    1、《春雪》唐代: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译文: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

  • 韩愈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为什么被列入孔庙?三论韩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岩岩说史V标签:韩愈

    韩愈是唐朝贞元年间最为著名的文学家,世人称其为“昌黎先生”,并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为世人所作的贡献极大,被列入孔庙同孔子一起受后人祭祀,连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曾受到过韩愈思想的影响,并称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一、提倡古文运动,韩愈的古文理论唐宋古文

  • 这位豪迈超过李白的诗人,连韩愈也不放在眼里,名字更是牛叉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韩愈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李白是这其中最知名的代表。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

  • 他是大唐帝国最牛防火墙,却被骂“人间恶魔”,幸亏韩愈给他正名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韩愈

    提起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因为在书中对他的记载也是很少,但是这位低调的人却是一位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的大臣。他出生在一个富贵的人家,可以说是一个“公子哥”,但是他没有仗着家里有钱就胡作非为,横向霸道,反而是勤奋好学,不拘小节,在小时候就一心想考取功名,效力于朝廷。他出生的时候,正值唐朝盛世的时候

  • 韩愈晚年结识一高僧后,真的信佛了吗,韩愈:我一成不变!

    历史人物编辑:兜汤看历史标签:韩愈

    元和十四年(819年),如果韩愈没有上书劝阻唐宪宗李纯奉迎佛祖舍利子的话,君臣二人的关系仍然会非常融洽。因为两年前朝廷收复淮西时,韩愈作为宰相裴度的随军高参,功劳也不小。然而,韩愈就是韩愈,一生都在捍卫儒家先贤的大道,不遗余力。我们知道,韩愈一向大力排斥佛家道家的学说。他无法阻止皇帝信佛,但唐宪宗大

  • 《古文观止》中的韩愈|王富红【荐读】

    历史人物编辑:河南思客标签:韩愈

    根据近年制订的阅读计划,从2022年起,我开始认真研读《古文观止》。由于自己是理工科出身,缺乏深厚的古文功底,加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这个版本没有白话注释,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反复借助搜索工具。此外还要兼顾一些写作,因而阅读的进度十分缓慢,一年快过去了,还有近30%的篇目没有阅读。就已读过70%的文章来看

  • 大唐战魂高仙芝,曾与阿拉伯联军生死大战!冤死时奸臣手下100名陌刀手也潸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高仙芝

    高仙芝,史料记载是高句丽人,他从小不权善于骑射,骁勇果敢,而且都说英俊潇洒。小时候跟随父亲来到大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吐蕃占领小勃律时,大唐王朝三次派出大军讨伐都失败了,天宝六年高仙芝被封为行营节度使,命令其率军出击,高仙芝不负使命,智取小勃律,朝廷升他为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又奉命率军进攻石国(今

  • 威震西域,外战无敌的高仙芝为何会兵败安禄山?他又缘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高仙芝

    高仙芝(?-756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封密云郡公。高仙芝高仙芝少年时随父亲高舍鸡至到安西(即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亲

  • 天降神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山地争夺战,高仙芝大败小勃律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高仙芝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是多难兴邦,是沉重的灾难等话题。就像负面信息更容易被人关注一样,历史上我们的确有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这块地方,是非常幸运的,是整个世界除了北美之外,最幸福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国家这种组织形态而言。中国的中东部有着超大面积的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