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跟韩愈的奏疏相比,魏征的谏议简直就是个谗臣在拍马屁

跟韩愈的奏疏相比,魏征的谏议简直就是个谗臣在拍马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利山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16 1:00:38

凡是被《马说》、《师说》后注的“背诵全文”折磨过的同学,想必不会对韩愈感到陌生。

被后人尊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文坛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相对其蜚声文坛的文学造诣,韩愈秉直而率真的性格,可能就不太为大多数人熟知了。

我们举个例子,敢扯李世民袖子的魏征魏大人,必须得是著名的直臣了吧。

然而,看完韩愈写的《论佛骨表》,再看魏征给李世民的谏议,我都感觉魏征像个谗臣。

韩愈的《论佛骨表》与魏征的《不克终十渐疏》

这两篇奏疏,都是写皇帝存在的问题,并且要予以纠正的,用来对比两人的风格,很是合适。

我们都只看奏疏的第一段,先看看魏征是怎么说的。

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朴素,终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顷年以来,浸不克终。谨用条陈,裨万分一。 陛下在贞观初,清净寡欲,化被荒外。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昔汉文帝却千里马,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论议,远希、舜,今所为,更欲处汉文、晋武下乎?此不克终一渐也。——魏征《不克终十渐疏》

在第一段,魏征向唐太宗表达了两层意思。首先,皇上你以前是非常好的,但是现在有点松弛,所以我现在给你来提个醒。然后,又对比了汉文帝、晋武帝等人的善言嘉行,表示皇上你看别人皇帝是怎么做的,其实你也可以做得到的。

总体上,魏征还是夸太宗德行一直很好,然后再说如果你能再好一点,就更完美了。

我们再来看看韩愈是怎么说的。

他的第一段太长了,我就不引用了,把他所说的全部内容简化为下面这张表。

看看上面那张表就明白了,韩愈就是这么直接告诉唐宪宗李纯:不信奉佛教的皇帝,在位时间长,活的时间长;信奉佛教的皇帝(梁武帝),在位时间短,而且不得善终。

所以说,皇上你现在搞的什么迎佛骨,就是在作死啊。

咱不说这是在给皇帝提意见。咱就说你家隔壁大老李,早上起来给菩萨上个香,然后你冲上去说上香的人都要死,你看他抽不抽你?

当时唐宪宗也是震怒,差点就下令把韩愈拉出去砍了。

这简单的对比后,您说魏征是不是就像个谗臣?

不过,咱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年学的《马说》。

文章里面,韩愈最大的抱怨,可能也就是感慨了一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为什么在这个事情上,他怎么写的这么激烈呢?

韩愈为什么要跟皇帝顶牛

在迎佛骨的事情上,韩愈跟皇帝顶牛顶这么狠,可能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韩愈自己的性格。

韩愈幼年失去双亲,未及弱冠又失去长兄,这样的成长环境,就使得韩愈的性格比较刚强,眼睛里不揉沙子。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于朝堂风气的失望。

唐宪宗时期主要的问题还是是藩镇割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初期的唐宪宗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他任用贤相杜黄裳等人,平定(招降)了四川、河南等地的藩镇。

照着这个势头下去,唐朝中兴有望。

然而正当大臣们准备跟着皇帝大干一场的时候,皇帝自己膨胀了、昏庸了。唐宪宗竟开始任用宦官为征讨藩镇的主帅,再加上后宫干政,这内宫、朝堂的形势很快就变得复杂且混乱。

韩愈呢,对于朝政颇具抱负,在军事、政治上也有一定造诣。

他在随征淮西的时候还出过不少好主意,甚至在他的主导下,成功威逼镇州守军投降。

所以,在朝堂如此混乱的情况下,为君者不想着整肃朝纲,还想着大搞排场来迎佛骨;为臣着想要施展抱负却报国无门,这才让直脾气的韩愈爆发了。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韩愈认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伯乐精神,因材施教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韩愈

    韩愈作为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主张以身立教,他认为教育者的威信,来源于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为了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德行、知识、修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道德高尚是个体稳定的道德面貌的特征。他是一个人道德努力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人性、价值与尊严的标志。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着教师

  • 太平公主有多土豪?她死后百年,韩愈羡慕地为她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韩愈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对母亲威胁小,所以也备受宠爱,自然衣食无忧,富贵无比。但是,受宠的公主非常多,可像太平公主这样土豪的却并不多见。在唐代,亲王的实封是八百户,最多一千户,也就是说有一千户人家交税的话不是交给国家,而是交给亲王。公主的话最多三百户,可是太平公主受父母宠爱,所以太平

  • 韩愈:一位政绩斐然的诗人,如何在诗话中留下自己的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韩愈

    历代诗话都注重对作家本身的研究,除了诗人艺术创作所形成的“诗品”,还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仕宦交游、道德伦理等“人品”方面的论述。明诗话中就有不少关于韩愈“人品”方面的批评,主要涉及对韩愈才学、为师、道德等方面。明代论诗家对韩愈形象的评述情况,基本可以见出韩愈在明代论诗家心中的形象,对研究完整的韩愈形

  • 后人嘲讽李白,韩愈愤而反驳,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韩愈

    盛唐不仅是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超级帝国,更是以辉煌灿烂的唐诗文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代。最闪耀的明星,当然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如同大唐的双子星,永远璀璨夺目。然而,李白和杜甫生前的境遇并不相同。李白是全民偶像,少年成名,还被唐玄宗召入宫中,走到哪里都是万众敬仰的焦点。杜甫则低调得多,名气也小

  • 他是中唐时期的天才,和韩愈齐名,其作品至今依旧广为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韩愈

    中唐时期的天才诗人数量虽然不如盛唐,但还是有许多了不起的大家,最著名的,估计就是柳宗元了。他不但在政治上,做到了一个超级大官,而且,他的文学水平,也是超一流的。柳宗元留下来的诗,只有一百四十五首,并不算多,甚至还不如仅仅活了二十七岁的天才型诗人李贺。然而自古迄今,凡议论唐诗,很少漏列柳诗。而且还大都

  • 韩愈是如何吸引数辈人去模仿研究?谈谈其碑志的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韩愈

    自21世纪以来,学界对韩愈碑志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论著多达三十余种,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思想感情、艺术特色、文体价值、史实辨析与文献考订等几个方面,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通过与同期或者后期作家对比的方式考察韩愈碑志的接受情况。碑志文在唐代实现由先秦的骈体文转入散文的转变,并逐渐成熟,韩愈作为参与古文变革的

  • 韩愈与张籍: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韩愈

    在群英荟萃的中唐诗坛,韩愈的名气响彻文坛,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更是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和他相比,张籍的知名度就小得多,但是在韩愈心中,张籍却是他最为重要的一位挚友。在韩愈流传下来的三百多首诗词作品中,与张籍有关的就多达二十余首,甚至在韩愈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陪伴在他身边,最让他放心不下依依

  • 历史不忍细看:韩愈长的丑致仕途艰难,宋美龄本姓韩祖籍河南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韩愈

    农村有句老话,叫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其实,有时历史就是一部大戏,纷繁衍复杂,千枝万蔓,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许多事情总让人看不明白。看不明白波澜壮阔的大史实,偶尔翻看一下历史的细节也挺快乐的。韩愈因长的丑致仕途艰难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 晚年大儒韩愈服用硫黄,是因为嗜好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韩愈

    韩愈在唐诗宋词界算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是古文运动引领风骚者,可谓是众多古人和现代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对于韩愈的晚年,有关史料曾记载他大量服用硫磺,对于这种行为,有学者觉得是嗜好女色,进而服用硫磺。这种说法也不是无凭无据,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写到过韩愈服用硫磺病重。也有学者认为不

  • 韩愈有哪些著名诗句

    历史人物编辑:初行旅游标签:韩愈

    1、《春雪》唐代:韩愈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译文: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