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白受到后人的轻视,韩愈含笑写下一诗,留下痛快淋漓的骂句

李白受到后人的轻视,韩愈含笑写下一诗,留下痛快淋漓的骂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金星 访问量:1824 更新时间:2024/1/15 9:44:07

唐朝是诗歌文化的巅峰时期,文人如同井喷一样出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奇异景象。更为令人着迷的是,相比于后来文人相轻,在唐朝时却是文人之间惺惺相惜。这种诗人之间的友谊,不仅在于共同游历,共同切磋,更在于互相之间共同帮助共度难关。

因此,我们看到唐朝诗人之间的故事,流出的是让人神往的豪气。不过,在这种主流光明文化之下,其实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在李白杜甫相继盛放而又凋谢之后,唐朝也掀起了对于他们文学地位的争议。

两位诗人在世时,这完全没有争议,李白是全民偶像,从平民百姓到唐玄宗,都为之倾倒,当时诗坛名宿就称他为谪仙人。相比之下,杜甫的名气要小得多,而且是李白的小迷弟,对李白崇拜得五体投地。然而,在多年后的中唐,由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却让当时诗坛出现了尊杜贬李的风气。

杜甫的价值被大大发掘出来,由此影响了后世,宋朝时对杜诗的崇拜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在提高杜诗的同时,有些人却大大贬低诗仙。面对这种情况,“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下了《调张籍》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这首诗很长,一共200个字,在此小珏就只说大概意思了。韩愈在此诗之中,将李白和杜甫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开宗明义表达对他们倾慕之情,并以波澜壮阔的笔势,瑰丽出奇的想象力,表达了自己追寻前贤的决心。

不仅如此,在这首诗之中,韩愈该赞扬的赞扬,该痛骂的也没有口下留情。在高度肯定李杜文章的时候,他直截了当骂出了“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要知道,杜甫当年写诗教育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也只是用了“尔曹”二字。很显然,韩愈比杜甫更为激进,直接指着别人骂蠢儿子,这种唯我独尊的勇气,也只有文坛宗师才敢展露出来。

更为夸张的是,韩愈将李白杜甫比作大树,将其余的诗人比作蚍蜉。蚍蜉就是白蚁,韩愈真的是毫不留情地痛骂,也成为了后世的经典骂句。

可能有人会好奇,到底韩愈骂的是谁,动用了如此的肝火呢?从这首诗的名字来看,“调张籍”就是调侃张籍。张籍是写出“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那位诗人,年纪虽然比韩愈要大2岁,却是韩愈一手提拔的,被认为是韩愈的大弟子。此人是杜甫的死忠粉,《云仙散录》曾记载他将杜甫的诗集烧成灰,然后沾上蜂蜜吃,据说就可以写出和杜甫一样优美的好诗了。

本来,这应该是韩愈所骂的人。但历来大多数人认为,张籍与韩愈的关系好,韩愈给他写这首诗,更多的是规劝之意。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韩愈要骂的则是新乐府运动中闹得最凶的元稹和白居易。

白居易就公然表示,诗歌应该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他认可李白的诗豪放,却认为其人“才矣,奇矣,人不逮矣”,并认为缺乏微言大义的诗作精神。

元稹似乎走得更远,他为杜甫写下了墓志铭《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高度赞扬了杜甫的文学才华。他认为从西汉到唐初的诗人,没一个比得上杜甫。至于说李白,只不过想象力出奇一点而已,与杜甫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其实,后人往往根据元白的这些议论,认为他们对李杜的态度。但是要知道,不管是元稹、白居易,也曾在不同场合流露出对李白的崇敬。他们这种矛盾的地方,只不过是要为推动的新乐府运动服务。

但是,鉴于他们的名望,此时诗坛对李白的不公正评价是愈演愈烈,直到韩愈这位文坛宗师出手,教育了元稹、白居易甚至张籍,才扭转这个风气。其实,也正是韩愈的表态,将李白和杜甫同等看待,几乎就奠定了两人在后世旗鼓相当的地位。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跟韩愈的奏疏相比,魏征的谏议简直就是个谗臣在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韩愈

    凡是被《马说》、《师说》后注的“背诵全文”折磨过的同学,想必不会对韩愈感到陌生。被后人尊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文坛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相对其蜚声文坛的文学造诣,韩愈秉直而率真的性格,可能就不太为大多数人熟知了。我们举个例子,敢扯李世民袖子的魏征魏大人,必须得是著名的直臣了吧。然而,看完

  • 韩愈认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伯乐精神,因材施教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韩愈

    韩愈作为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主张以身立教,他认为教育者的威信,来源于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为了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德行、知识、修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道德高尚是个体稳定的道德面貌的特征。他是一个人道德努力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人性、价值与尊严的标志。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着教师

  • 太平公主有多土豪?她死后百年,韩愈羡慕地为她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韩愈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对母亲威胁小,所以也备受宠爱,自然衣食无忧,富贵无比。但是,受宠的公主非常多,可像太平公主这样土豪的却并不多见。在唐代,亲王的实封是八百户,最多一千户,也就是说有一千户人家交税的话不是交给国家,而是交给亲王。公主的话最多三百户,可是太平公主受父母宠爱,所以太平

  • 韩愈:一位政绩斐然的诗人,如何在诗话中留下自己的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韩愈

    历代诗话都注重对作家本身的研究,除了诗人艺术创作所形成的“诗品”,还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仕宦交游、道德伦理等“人品”方面的论述。明诗话中就有不少关于韩愈“人品”方面的批评,主要涉及对韩愈才学、为师、道德等方面。明代论诗家对韩愈形象的评述情况,基本可以见出韩愈在明代论诗家心中的形象,对研究完整的韩愈形

  • 后人嘲讽李白,韩愈愤而反驳,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韩愈

    盛唐不仅是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超级帝国,更是以辉煌灿烂的唐诗文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代。最闪耀的明星,当然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如同大唐的双子星,永远璀璨夺目。然而,李白和杜甫生前的境遇并不相同。李白是全民偶像,少年成名,还被唐玄宗召入宫中,走到哪里都是万众敬仰的焦点。杜甫则低调得多,名气也小

  • 他是中唐时期的天才,和韩愈齐名,其作品至今依旧广为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韩愈

    中唐时期的天才诗人数量虽然不如盛唐,但还是有许多了不起的大家,最著名的,估计就是柳宗元了。他不但在政治上,做到了一个超级大官,而且,他的文学水平,也是超一流的。柳宗元留下来的诗,只有一百四十五首,并不算多,甚至还不如仅仅活了二十七岁的天才型诗人李贺。然而自古迄今,凡议论唐诗,很少漏列柳诗。而且还大都

  • 韩愈是如何吸引数辈人去模仿研究?谈谈其碑志的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韩愈

    自21世纪以来,学界对韩愈碑志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论著多达三十余种,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思想感情、艺术特色、文体价值、史实辨析与文献考订等几个方面,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通过与同期或者后期作家对比的方式考察韩愈碑志的接受情况。碑志文在唐代实现由先秦的骈体文转入散文的转变,并逐渐成熟,韩愈作为参与古文变革的

  • 韩愈与张籍: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韩愈

    在群英荟萃的中唐诗坛,韩愈的名气响彻文坛,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更是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和他相比,张籍的知名度就小得多,但是在韩愈心中,张籍却是他最为重要的一位挚友。在韩愈流传下来的三百多首诗词作品中,与张籍有关的就多达二十余首,甚至在韩愈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陪伴在他身边,最让他放心不下依依

  • 历史不忍细看:韩愈长的丑致仕途艰难,宋美龄本姓韩祖籍河南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韩愈

    农村有句老话,叫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其实,有时历史就是一部大戏,纷繁衍复杂,千枝万蔓,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许多事情总让人看不明白。看不明白波澜壮阔的大史实,偶尔翻看一下历史的细节也挺快乐的。韩愈因长的丑致仕途艰难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 晚年大儒韩愈服用硫黄,是因为嗜好女色?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草人标签:韩愈

    韩愈在唐诗宋词界算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是古文运动引领风骚者,可谓是众多古人和现代历史学家关注的焦点。对于韩愈的晚年,有关史料曾记载他大量服用硫磺,对于这种行为,有学者觉得是嗜好女色,进而服用硫磺。这种说法也不是无凭无据,白居易在自己的诗中就写到过韩愈服用硫磺病重。也有学者认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