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大唐帝国最牛防火墙,却被骂“人间恶魔”,幸亏韩愈给他正名

他是大唐帝国最牛防火墙,却被骂“人间恶魔”,幸亏韩愈给他正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迟传龙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4/1/19 9:45:30

提起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因为在书中对他的记载也是很少,但是这位低调的人却是一位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的大臣。

他出生在一个富贵的人家,可以说是一个“公子哥”,但是他没有仗着家里有钱就胡作非为,横霸道,反而是勤奋好学,不拘小节,在小时候就一心想考取功名,效力于朝廷。

他出生的时候,正值唐朝盛世的时候,所以有很多人考取功名,难度自然就增大了,他在三十二岁才考取了进士。

考上了就可以做官了,他最开始是在太子身边做个员的,虽然是文官,但是却对他以后的职场生涯做了铺垫,因为文官可以看很多的书籍,进一步丰富了学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后来,他又被调出了皇宫,回到了家乡当一个小县令,虽然县令的官职挺小的,也不被人看中,但是做大事的人往往都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小事起家的。

他当县令的时候,体恤百姓的辛苦,并且带着百姓一起研究土地的种植,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百姓都对这位“父母官”感激不已。

平稳的日子没过多久,战争就来了,也是唐朝转折的一场战争——安史之乱。这场战争爆发后,叛军没多久就占领了洛阳,并且称帝,其他官员都已经纷纷投降了,叛军还没攻打到安徽毫县的时候,此地的太守就已经投降了,这位太守就是巡的“上司”。得知这件事的张巡非生气,但也是阻止不了,只能自己想办法守城。

对方可是数十万的叛军,把对抗他们的任务压在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身上,真的是没有办法,也是处在了危机的时刻。

好在平时张巡对百姓很好,大部分的精壮男人都来参军,壮大了队伍,一起抵抗敌人。面对声势浩大的叛军,张巡使用计策赢了好多次,随后,他率领着大部队来到了重要之地睢阳,也开了睢阳之战。

也是这场战争让人们对于张巡的评价是有好有坏,有人说他是大功臣,也有人说他没有人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来到睢阳之后,一直死守着这里,敌人想攻打这里,都被击退了。死守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出不去,粮食也进不来,敌人们就在城外等着张巡的军队饿死在攻城。粮食也是吃的很快,但是还有树皮和老鼠能吃,但是也是会有吃完的一天,张巡无计可施之后,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要把自己的爱妾杀掉,让手下的人吃人肉。

杀爱妾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接连杀掉了睢阳城里的老弱病残供士兵享用,后来,此城里只有几百人活了下来。

虽然吃人肉可以抵挡一时的食物,但还是抵不住时间,而且也没有外援,睢阳在不久之后也是被攻破了,张巡也因此被俘,敌军有位大臣一直想要张巡归顺自己,但爱国的他因为不肯投降死在了叛军的刀下,张巡的手下和他一样骨子里都是正直的,都死在了叛军的手下。

这场战争也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场守城之战,不到一万的军队抗衡十几万的军队。虽然有的人说他没有人性去吃人,我相信如果不是到了绝境,这样一位善良的人不会去杀掉陪伴自己的爱妾,但当时睢阳的情况已经处在了濒临破碎的地步,为了国家的大义,他不得不作出吃人的举动。

虽然这场战争失败了,但是不可否认因为张巡的顽强抗争,为唐朝军队的反击获取了时间。后来,张巡被追封为邓国公,豫还为他建了座庙,受到了后人的供奉。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韩愈晚年结识一高僧后,真的信佛了吗,韩愈:我一成不变!

    历史人物编辑:兜汤看历史标签:韩愈

    元和十四年(819年),如果韩愈没有上书劝阻唐宪宗李纯奉迎佛祖舍利子的话,君臣二人的关系仍然会非常融洽。因为两年前朝廷收复淮西时,韩愈作为宰相裴度的随军高参,功劳也不小。然而,韩愈就是韩愈,一生都在捍卫儒家先贤的大道,不遗余力。我们知道,韩愈一向大力排斥佛家道家的学说。他无法阻止皇帝信佛,但唐宪宗大

  • 《古文观止》中的韩愈|王富红【荐读】

    历史人物编辑:河南思客标签:韩愈

    根据近年制订的阅读计划,从2022年起,我开始认真研读《古文观止》。由于自己是理工科出身,缺乏深厚的古文功底,加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这个版本没有白话注释,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反复借助搜索工具。此外还要兼顾一些写作,因而阅读的进度十分缓慢,一年快过去了,还有近30%的篇目没有阅读。就已读过70%的文章来看

  • 大唐战魂高仙芝,曾与阿拉伯联军生死大战!冤死时奸臣手下100名陌刀手也潸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高仙芝

    高仙芝,史料记载是高句丽人,他从小不权善于骑射,骁勇果敢,而且都说英俊潇洒。小时候跟随父亲来到大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吐蕃占领小勃律时,大唐王朝三次派出大军讨伐都失败了,天宝六年高仙芝被封为行营节度使,命令其率军出击,高仙芝不负使命,智取小勃律,朝廷升他为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又奉命率军进攻石国(今

  • 威震西域,外战无敌的高仙芝为何会兵败安禄山?他又缘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高仙芝

    高仙芝(?-756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封密云郡公。高仙芝高仙芝少年时随父亲高舍鸡至到安西(即龟兹,今新疆库车东郊皮朗旧城),因父亲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20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亲

  • 天降神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山地争夺战,高仙芝大败小勃律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高仙芝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经常听到的话是多难兴邦,是沉重的灾难等话题。就像负面信息更容易被人关注一样,历史上我们的确有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这块地方,是非常幸运的,是整个世界除了北美之外,最幸福的地方,尤其是对于国家这种组织形态而言。中国的中东部有着超大面积的平原

  • 如果不是唐玄宗,高仙芝他们守得住潼关吗?直接提前结束安史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高仙芝

    安史之乱有一个转折点我们都知道是潼关失守,当时是因为唐玄宗强迫高仙芝他们主动出战,结果导致唐军大败,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出逃长安,可谓狼狈至极。而且让战局变得更加恶化,此外又导致自己的爱妃杨贵妃被杀,可以说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当时如果不是唐玄宗做出错误的决策,高仙芝他们坚守潼关的话,可以说安史之乱

  • 唐朝战神高仙芝:从已知历史来看,我们错怪了这位外族名将1265年

    历史人物编辑:人文之光标签:高仙芝

    大家好,我是思远人,一个专注中国古代史的九零后小编。高仙芝,唐朝时期的外族名将,早年跟随父亲来到唐朝安西都护府生活。就思远人所知,一般情况下,我们提起高仙芝就一定会想到怛罗斯之战,而想到怛罗斯之战,我们就一定会想到,这是中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交战。而作为当时中方的军事指挥者,高仙芝失败了,而且败的

  • 安史之乱中,大唐名将高仙芝为何面对安史叛军不战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高仙芝

    唐玄宗末年,不理政务,荒疏朝政,藩镇割据尾大不掉,最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反唐,攻克洛阳,企图进犯长安。大厦将倾之际,唐玄宗任命在西域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高仙芝统兵出潼关,迎战安史叛军。高仙芝接受了封常清的建议,退守潼关,玄宗听信了关于高仙芝不战而退,丢失潼关之外数百里土地的谗

  • 小勃律之战,高仙芝是如何加冕“山地之王”的?他有绝招让唐军飞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高仙芝

    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的远征小勃律之战,至今依然存在谜团。人们实在无法理解,这支2万人的大军,是如何翻越帕米尔高原,在兴都库什雪山、激流中跋涉800里?又是如何在生理极限状态下爆发出超强的战斗力?有人说,即便现代最专业的登山队也做不到,除非唐军长了翅膀,所以高仙芝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 与朝隔绝15年 郭子仪之侄死守边关 率七旬将士与吐蕃浴血奋战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郭子仪

    安史之乱爆发后,北庭、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分被调往内地,大唐边境空虚,吐蕃乘机占据了陇右、河西诸州,驻守在安西四镇的一支军队从此与朝廷失去联系。这支军队的主将是郭昕,名将郭子仪之侄,其父亲郭幼明与郭子仪是同父异母兄弟。唐肃宗统治末期,一直到唐代宗永泰年间,吐蕃屡屡进犯大唐帝国的西部疆土。上元元年(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