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 访问量:1590 更新时间:2024/1/22 10:12:39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

文│小先生

古代小说演义之中形容猛将,经常有一个说法,说此人“精通十八般兵器,弓马俱熟”,那么十八般兵器又是哪十八样呢?无非就是所谓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诸如此类,而这些兵器之中自然也有高下之分,正所谓剑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王,不过这些兵器之中对使用要求最高的既不是剑,也不是刀。而且实际上古代战争沙场争雄,一寸长就一寸强,区区三尺剑不过装饰之用,自然没有用武之地。在战场上应用最多的是刀,枪,矛,弓弩等等。

枪与矛之所以应用广,是因为制造简单,木杆加上铁枪头,造价低廉,而适用范围广也说明了操作简单,那么十八般兵器之中操作最难的是什么兵器呢,正是戟。为什么说戟的使用要求最高呢,首先是因为使用者少,记载之中用戟的名将不多,反而是持枪握刀的将领数不胜数,正所谓物以稀为贵,用的人少自然也就说明了这个东西并不好用,所以大多数人选择用更简单的兵器。这就好像大家都养猫养狗,敢养蛇养蜥蜴的却没有多少一样。

其次则是从使用者之中就能够看得出来,历史上有多少用戟成名的武将呢?项羽,吕布,薛仁贵,再加上水浒传里的郭胜吕方。据说项羽用的叫做天龙破城戟,而吕布用的戟名气那就更大了,乃是方天画戟,薛仁贵同样也是方天画戟,以至于今天只要一提到戟这种兵器,大多数人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来方天画戟这四个字,可见它的传奇性。尤其是《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流传度极广,更是使得方天画戟声名远扬。而项羽和吕布不必多说,分别是各自时代的第一猛将,薛仁贵也是唐朝不世出的名将。

这三位不世猛人都用的兵器,自然是非比寻常,至于吕方和郭胜两个人的方天画戟就未免有些令人啼笑皆非,两个人在水浒传中上场时,就是两个草寇,只不过是两个爱美的草寇,还把各自的方天画戟缠上金线,以至于颤抖之时绑在一起,恰好宋江一行人路过,小李广花荣见状拈弓搭箭,将两人分开。而两人归顺之后,仗着好看做了宋江的贴身卫士,基本上没太有露脸和建功立业的机会,不过我们从外号上看得出来,两个人无非是吕布和薛仁贵的翻版,可见古人对于吕布和薛仁贵的推崇。

尤其是吕布的辕门射戟,虽然方天画戟只是个配角,不过依旧因为吕布极其出彩的个人武力而染上了一层传奇色彩。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高希希拍摄的《新三国》之中,何润东扮演的吕布手中拿着的戟只有单边月牙刃,这样的虽然也是戟,但却并非是温后手中力战三英的方天画戟了。戟也是有讲究的,单边月牙的名为青龙戟,而双边月牙则为方天画戟,例如猛将典韦的两只短戟就是单边的。

方天画戟这种兵器的使用要求很高,乃是力量与技巧并俱的兵器,因此大多数人无法使用,后期实际上方天画戟已经并不应用于实战,而是慢慢的沦为礼仪武器展出,名为“金戈玉戟”,例如水浒当中描写方腊出场时,就伴随着一排排方天画戟的身影。不过当年在吕布手中征战四方的利器变为礼仪专用,未免有些啼笑皆非之感。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跨过鸭绿江:主动出击占领平壤,薛仁贵征辽,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薛仁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夏文明以中原为最初发源地,经历夏商之后,周代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很快东周时期陷入了四五百年的混战状态。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这仅仅是开始,秦始皇的目标不仅仅是六国,而是天下,秦始皇做的更是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的事情,于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就把全国主要兵力分为两部分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比小说中还牛一百倍,大唐数一数二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薛仁贵

    他是大唐的第二代战神,正史上的他比小说里形容的还牛一百倍,白袍征辽东,三箭震天山,脱帽退万敌,这都是关于他的典故,也有人说他是恶魔,不但坑杀10万降卒,胁迫异族美女为妾,这其中有何隐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薛仁贵生于隋末,他本名薛礼。其父为隋朝小吏。由于隋末大

  • 此人乃吐蕃猛将,击败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威名震慑唐朝30年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薛仁贵

    尽管古代离我们已经是很遥远了,但提起古代的名将,我们每个人都会眉飞色舞,意气风发,好像我们亲眼见到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对军队而言,好的将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军队人数之上。毕竟历史上有太多虽然兵力占优势,但因为主将统帅不当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兵不在多,关键是

  • 唐朝兵力强悍,还有薛仁贵带兵,为何还是在大非川之战中大败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薛仁贵

    前言:公元670年,唐朝为了与吐蕃争夺土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非川之战。在此战之前,唐朝凭借着精锐的部队,四处征战,无一失败,先是一统汉地,后又平定边患,四海之内无人不服,然而,这样的光辉战绩却被一个小小吐蕃终结了。此时的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而且此战还有名将薛仁贵压阵,怎么看都没有失败的可能

  • 为什么隋朝和唐朝两朝攻打高丽那么惨,最后还是薛仁贵灭了高丽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薛仁贵

    隋文帝时期曾出动三十万人东征高丽失败了,隋炀帝更是动用举国之力,百万大军三征高丽,不但没有打下高丽,反而耗尽了隋朝国力,导致隋朝灭亡。唐朝李世民攻打高丽,多次攻打高丽,直到薛仁贵彻底灭亡了高丽,我们看看是如何打的仗。隋朝第一次是隋文帝攻打高丽,当时因为没有选好时间,在雨季出征。结果道路泥泞,粮草供应

  • 大唐名将薛仁贵:68岁高龄挂帅出征,刚报出名号,敌军:我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薛仁贵

    现在的人提起唐朝,总是念起唐朝昌盛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提起长安的先进、世界性的包容等等。但是这一切的繁荣所存在的基础,是唐朝无与伦比的武德。唐军之强大,即使千年过去,依然跃然纸上。在长安城西北,有一座城门叫做安远门,安远门外,曾经立着大书法家虞世南手写的碑文,上面提及“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这句话的

  • 唐朝大将军薛仁贵:经大非川之败,从战神沦为常败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薛仁贵

    历史上打了胜仗而加官进爵的将军不计其数,人人都说将军是个鲁莽、神经大条的职位,殊不知他们熟读兵法,在战场上排兵布阵,通过一些细微之处才能打赢战争。他们保家卫国,不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小心思,只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一个好的朝代要想繁荣昌盛,就要有一个好的将军镇守一方,

  • 盘点历史上用戟猛将,薛仁贵屈居第三,第一横扫千军,吊打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薛仁贵

    戟是古代兵器兵器之一,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戟是刺击劈砍组合兵器,相对较为沉重,所以古代能用戟者多为猛将。可以说戟是古代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霸气兵器,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史上用戟的猛将都有哪些?五、

  • 曾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5万大军出征吐蕃,却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薛仁贵

    薛仁贵,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乃是将门之后,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但是后来家道中落,及至薛仁贵的时,已是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后来薛仁贵应征入伍加入唐朝军队,先是在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于大军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单枪匹马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因此大军得以解围

  • 要看薛仁贵,还是保剑锋版的过瘾,新版《隋唐演义》还是差点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岸花游戏标签:薛仁贵

    近期,小编看了一下新版的《隋唐演义》,觉得里面的薛仁贵还是差了点意思,还是保剑锋版的看起来更过瘾点。薛仁贵,出生于公元614年,为唐朝初期大将,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人。电视剧为了艺术效果,往往都会将人物神化,塑造得完美无缺。但在保剑锋版的薛仁贵中,还是比较客观地向人们讲述了薛仁贵荡气回肠的一生,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