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李旦:当了两次皇帝退了三次位,还被改了三次名

唐睿宗李旦:当了两次皇帝退了三次位,还被改了三次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汗青史文V 访问量:1041 更新时间:2024/1/29 14:38:27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频繁,帝王更是几百位之多。虽然征伐无数,影响生产发展与百姓生活,却也给我们留下了文化发展的波澜壮阔之美。提到中国古代,不可不提的便是大唐盛世,文化发展、经济发展比翼齐飞,盛唐景象名扬海内外。而提到皇帝,人们也都会想到千古特例——女皇武则天,而今天要提到的便是他的儿子李旦。李旦被很多人笑称“六味地黄丸”,“一门五帝、两次登基三次让位、三次改名”,使其成为整个中国古代史最“出众”的皇帝。

一门五帝

“一门五帝”并非言过其实,在整个中国古代史,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很是常见,代代延续皇位的现象比比皆是,说起来并没有什么惊奇之处。但是,母亲也做过皇帝的就屈指可数了,因为历史承认的女皇不过武则天一人而已。所以可能被冠以“一门五帝”称号的只有睿宗李旦与中宗李显

二人皆是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儿子。到了这二位一家已经出了四个皇帝,但是下一位继任者成为关键人物。李显的子嗣中没有能成为皇位继承人的,而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就是著名的唐玄宗。父母兄长、自己和儿子一家出了五位皇帝,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史已经算是独特,而更独特的是睿宗本人两度登基三次让位,被后人笑称“六味地黄丸”。

两次登基三次让位

李旦兄弟四人,命运最坎坷的应算是李显,登基两次一共当了五年皇帝,而最终的结果也不尽人意。但李旦则不同,虽然也当过两次皇帝让位三次,却也是四兄弟中唯一一个善终的,所以世人对李旦的评价往往以“睿智”著称。

李旦在兄弟四人中年岁最小,所以出生之后就备受宠爱。高宗对于小儿子也比较照顾,因为小儿子与皇位最远,所以在爵位上予以侧重,出生没多久便封其为殷王,而成年之后更是屡屡进封直至冀王称号。李旦为人忠厚老实,甚至看上去有些“愚钝”的味道,所以在四兄弟中成为了母亲唯一不放在心上的皇子。李旦长兄英年早逝,所以二哥李贤被定为皇太子,由于能力太强,一度遭受武则天排挤最终被逼自尽,如此一来只剩下了李显与李旦二人。

李显顺利登基是为唐中宗,“二圣临朝”的基础早已奠定,李显虽有心扶植韦太后与其对抗,但无奈势单力薄,甚至从皇帝之位被废为庐陵王。此时的武则天还没能为自己称帝打好基础,所以想到了忠厚的李旦。李旦在位期间“母慈子孝”,甚至在武则天表示称帝意愿时,李旦主动请缨身之请求赐武姓,于是乎我们的老实人李旦成功第一次让位。

第二次让位比较突然,因为李显复位之后,想封自己的弟弟李旦为“皇太弟”也就是名义上的继承人,却直接被李旦推辞。李旦此举可谓明智,因为韦太后一族的势力已然崛起,与李显走得太近显然不是上策,所以再一次将皇位让了出去。事情如李旦所料,李显没过多久便被韦皇后毒害,而太平公主与自己的儿子李隆基乘势而起,李旦因为地位尊贵再一次被推到了皇帝宝座。

此时的唐朝内部已经风起云涌,而李旦也有心明哲保身,于是乎李旦第三次将皇位让出,传位于李隆基,而自己安心做一个太上皇。也正是此举才能让他在深宫内苑中有惊无险,从这个角度来看,“睿宗”谥号当之无愧。李旦两次登基三次让位充满传奇色彩,让人应接不暇,但更有趣的是在起起伏伏的一生中屡次因形势变迁而更换姓名。

三次改名

李旦在出生之时名字为李旭轮,寓意着旭日高照,不仅是对其健康成长的期盼,更是希望其未来能够有成才。这个名字只用了十二年,但这无疑是李旦最开心的十二年了。前文说过,李旦的大哥英年早逝,这实属可惜,但是在大哥百病缠身之后,可乐坏了几位兄长,这一点心思被父皇李治看在眼中,于是为了告诫自己的三个小儿子,特意将所有人的名字中的“日”字去掉,寓意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所以李旦的名字由李旭轮改为了李轮。此时的李旦年仅十二岁,却已经被卷入了嫡长子继承的漩涡之中。

李旦的名字是第二次改名留下的,而将名字改为李旦的那一刻,就注定李旦真的卷入了母亲与兄弟之间的争斗之中。在大哥早逝后,二哥的能力逐渐凸显,甚至有迹象表明李贤的能力超过了李弘。东宫势力不断扩大,甚至让李治心有余悸,在武则天的引导之下,李贤被废,李显被寄予厚望。无奈,兄弟四人中最好吃懒惰不学无术的就是李显。所以李轮被赐予了一个“日”,寓意旭日东升,李旦之名从此流传,时间节点——永淳二年(683年)。

第三次改名在前文中曾经提到过,主要是母亲武则天向儿子表达了想当皇帝的愿望。李旦的权势与母后相比不值一提,此时的李旦除了将皇位拱手相让,更提出了让母亲赐名的想法。于是乎,李旦第三次改名完成,只是武则天做得比较透彻,不仅去掉了名字里的“日”,同时将他的姓也改了——武轮。

结语

李旦的一生说凄凉却安度晚年,说欢喜却当两次皇帝退位三次。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历代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了,李旦的一生就如他名字中的“日头”一样,升升落落,而且除了童年意外大多都如履薄冰,整体看来还是比较可怜的。在母亲登基之后,李旦虽然退位却也肩负着继承李唐正统的重任,一方面寄人篱下,一方面需要传承李唐大统,李旦的复杂心情可想而知。还好自己的儿子李隆基早年争气为父亲争回颜面,李旦的隐忍也算是有所回报吧!

标签: 李旦

更多文章

  • 让母、让兄、让子,武则天之子李旦,为何先后三次出让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李旦

    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了登上皇帝宝座,不仅无数人为之拼的你死我活,甚至骨肉相残、亲人反目的戏码也是常常上演。然而,唐睿宗李旦不仅先后两次登上皇位,更是先后三次出让皇帝宝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一让母亲:兄长被废后即位,被迫让位于武则天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

  • 2次登基的李旦:回忆自己5次让出皇位的一生,内心不禁悲愤交加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李旦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称“皇帝”开始,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为止,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一共诞生了1000多位皇帝。刨除其中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等“非正统”政权后,封建王朝皇帝总数大约在494人。这其中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流传千古的佼佼者,自然也诞生了各色各样的“奇葩

  • 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迫改“姓”的皇帝,李旦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李旦

    唐睿宗李旦可以说是历史上改名最多的皇帝,李旭轮、李轮、李旦、武轮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李旦李旭轮龙朔二年(662年),长安城蓬莱宫,一轮旭日冉冉升起,照射在整个长安城上空,似乎能够驱除一切黑暗。啼……随着一声啼哭,一个男婴降临在人世间,他便是后来的唐睿宗李旦。因为一轮旭日东升,很是

  • 宫心计2:用朱砂提取水银之人是她!为何要害李旦和淑太妃?

    历史人物编辑:娱人梦姐标签:李旦

    在最新的剧情中,贤太妃出言教训皇后和太平公主,哈哈哈哈,没想到这部剧中的两个大反派被贤妃怼的毫无颜面,贤太妃战斗力很强。李隆基怀疑太上皇跟贤太妃都是中了水银毒,派人测查太上皇日常膳食,并无发现问题,由于,朱砂可以提取水银,又是日常用品,皇上派人调查朱砂的领取记录,结果发现近日来取用记录最多的人是她!

  • 唐睿宗李旦没有过人的心智,为何还能在乱局中两度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李旦

    唐睿宗李旦不是一个硬气的人,关于他的“软弱”,史书留下了不少证据。例如:第一次做皇帝时明明已经22岁了,却还让自己的母后,也就是武则天垂帘听政;后来武则天称帝了,李旦干脆被降格为皇嗣,古籍曰“囚禁”于宫中;更窝囊的是,唐睿宗两个爱妃皆被人秘密处死,他大气都不敢吭。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两度为帝,而且是在

  • 李旦:唐朝最惨皇帝的一生,两次都是傀儡皇帝,亲情尽失

    历史人物编辑:大力侃历史标签:李旦

    唐朝是个伟大的王朝,有着广袤的领土和强悍的实力,扩张型心态,让唐帝国有了一颗包容的心,兼具草原和中原多种文明形态。通常我们理解中的伟大,一般都是和严肃联系起来的,但唐朝很特殊,他不但很强大,而且很有趣,除了民间所谓的脏唐臭汉之外,唐朝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就拿当皇帝这件事来说吧,一个人一般一生也就是当

  • 2次当上皇帝的李旦,为何3次让位,将皇位让给母亲、哥哥、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史风标签:李旦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唐睿宗李旦绝对是十分特殊的存在。首先他自己是皇帝,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母亲武则天、哥哥唐中宗李显、侄子唐少帝李重茂、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也都是皇帝。一个家庭里出现了6位皇帝,他也因此被戏称为“六位帝皇丸”。另外他还前后2次登上皇位。 第一次是在公元684年,第二次是在公元710年,

  • 桥陵,唐睿宗李旦的陵墓,听说里面宝贝比秦皇陵的还多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李旦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人文发展一直以来都领先了全世界的历史。在这些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发展出了丰富和多元的文化,这些文化渗透了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除了能够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文明外,中国还发展出了更多的蛮族人类精神建设和精神寄托的文明,这些文明或成为了

  • 李旦两次为帝,但为何两次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让位?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李旦

    李世民作为唐代的开国皇帝,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一帝,在李世民之后,唐朝最伟大的肯定是李隆基,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开元盛世。却鲜少有人知道,按照宗法传承,李隆基根本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只不过李隆基晚年昏晕无道、沉默女色,让人忘却了他年轻时励精图治的形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旦还是李隆基的亲生父亲。

  •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让天下,为何不愿意手握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李旦

    前言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过这么一句话:“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这其中的相王指的是唐睿宗李旦。谈起李旦很多人都认为这位皇帝的一生是十分悲催的,虽然身为皇帝,但在女皇武则天的权力掌控下,李旦也只是个傀儡皇帝并没有什么大权。李旦这一生中,曾经历多次政变,这也导致李旦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