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2次当上皇帝的李旦,为何3次让位,将皇位让给母亲、哥哥、儿子?

2次当上皇帝的李旦,为何3次让位,将皇位让给母亲、哥哥、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风 访问量:3686 更新时间:2024/1/29 17:15:41

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唐睿宗李旦绝对是十分特殊的存在。

首先他自己是皇帝,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母亲武则天、哥哥唐中宗李显、侄子唐少帝李重茂、儿子唐玄宗李隆基也都是皇帝。一个家庭里出现了6位皇帝,他也因此被戏称为“六位帝皇丸”。

另外他还前后2次登上皇位。

第一次是在公元684年,第二次是在公元710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李旦竟然先后三次拒绝皇位,宁愿将皇帝的位置让给别人,也不愿意自己去当,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能都是绝无仅有的。

下面就来一一分析,李旦为什么不愿意当皇帝。

一,公元690年,李旦让位给母亲武则天

讲道理的话,李旦是不可能当上皇帝的,因为他的父亲李治一共有8个儿子。李旦作为李治最小的儿子,不管怎么排资论辈,皇位都轮不到他的头上。

但事实上却给他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李治的长子李忠,虽说9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但后来武则天成为皇后,他便失去了太子之位。不仅如此,武则天还陷害他谋反,就这么的,李忠不过22岁,就被李治给赐死了。

李治的次子李孝,在公元664年的时候因病去世,岁数都还不到20。而李治的三子李上金,因为武则天很讨厌他的生母,所以李上金也是处处被武则天所针对,自然也无法继承李治的皇位。

李治的四子李素节,他的生母萧氏曾跟武则天争宠过,因此便遭到武则天的记恨,等武则天成为皇后,萧氏就遭到打击报复,甚至是被迫害致死。李素节也因此被贬到地方上,被软禁了起来,因此他也无法继承皇位。

李治的五子李弘,能力很强,朝野上下都十分爱戴他,但没想法到的是,李弘不过23岁就因病去世了。

李治的六子李贤,虽说他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但一方面他挡住了武则天登基为帝的道路,另一方面他们母子二人发生了信任危机,因此李贤就被贬到了地方,从此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甚至在684年,他还被迫自尽。

李治的七子李显,在李治去世后他便登基为帝。虽说李显的能力不太行,但脾气还挺大,还经常跟武则天对着干。这可把武则天给气的,直接就把李显赶出京城,并将李显贬为庐陵王。

就这么的,公元684年,李旦便接任李显,成为了唐朝的第五位皇帝。

这个皇位,并不是李旦争取而来的,而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虽说他当上了皇帝,但权力并不在他手中,就连他的人身自由都遭到了限制。再到后来武氏家族对大唐权力的不断侵蚀,以及武则天对皇位的虎视眈眈,李旦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遭到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住性命,原本就对皇位不感兴趣的李旦便主动提出,要武则天登基为帝,甚至他还可以改姓为“武”。就这么的,武则天便顺理成章的接受了李旦的让位,并当上了皇帝。

李旦之所以让位,原因是十分无奈的。一方面他为了保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可能的保全李唐皇室的血脉。毕竟在武则天的血腥镇压下,一大批的李唐皇室死于非命,如果他再不服软,那杀红眼了的武则天万一赶尽杀绝,那李唐皇室可就彻底完了。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暂时服软让位,等以后再寻求夺回权力的机会。

二,公元698年,李旦让位给哥哥李显

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她就在思考,今后是要让她的儿子,还是要让她的侄子来继任皇帝。

在这个问题上,狄仁杰进谏了这么几条谏言:

第一,如今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来的,唐高宗李治又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你武则天,如果你真的将这天下交给武氏家族,显然是有违天意,情理、道理上都讲不通的;

第二,姑侄关系跟母子关系相比,显然是母子关系更亲近。将天下交给儿子,那你武则天以后还是可以进入太庙,享受子孙后代的祭祀。但如果将天下交给侄子,从古至今还没听说过哪位皇帝会把姑姑迁入太庙,并去祭祀的。

正是狄仁杰的这两条谏言,武则天这才决定今后要将权力归还给李唐皇室。一开始武则天是打算将皇位传给李旦的,结果没想到李旦是多次拒绝,无奈之下武则天只好派人迎回李显,并在公元698年立李显为太子。

就这么的,李旦第二次让位,将皇帝的位置拱手相让给了自己的哥哥李显。而他让位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朝中大臣们更多的是支持李显。

从嫡长子继承制的角度上看,确实是应该由李显来继承皇位。而且在对待武则天的态度上,李显会显得更刚一些,因此在情理上朝中的大臣们是更加支持李显,李旦也因此顺水推舟做个人情。

第二,武则天身体还很好,今后难免会再发生什么变故。

公元698年,武则天74岁,但她的身体还很好,还有好几年的寿命。谁也无法保证,在武则天的最后这几年里,会不会再发生什么事情,从而影响到李旦。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远离政治漩涡,将这些麻烦丢给李显,自己去当个逍遥自在的王爷就行了。

三,公元712年,李旦让位给儿子李隆基

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李显便登基为帝,第二次当上皇帝。但他的能力实在是不咋滴,在这个皇位上待了不过5年,他竟然就被自己的妻子,也就是皇后韦氏给毒死了。

这个皇后韦氏,能力也不咋地,但她却想效仿武则天,也想成为女皇帝。而她要是想当女皇帝,李旦和太平公主便是最大的阻碍,因此她就必须想办法先干掉李旦和太平公主。

但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计划竟然会被泄露出去。当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得知此事后,他就跟太平公主联合发动兵变,并将韦氏及其党羽全部诛杀。

韦氏被杀后,由韦氏扶持起来的唐少帝李重茂被吓得,主动的就把皇位让给了李旦。

李旦就这么的在自己儿子的支持上,在公元710年第二次成为皇帝。

但他并没有在皇位上待多久,在公元712年他就主动提出禅位,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而他这次让位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第一,虽然李旦是皇帝,但权力却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所掌握着。

作为政变的发动者,在政变结束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都抢夺了不少权力。再加上李旦无心政治,因此朝堂之上,实际上是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所控制的。

反正都没什么实际权力,那倒不如退位,自己也乐得清闲。

第二,太平公主的势力日益膨胀,而李旦却没有办法进行遏制。

随着太平公主势力的不断膨胀,李旦不禁都感觉到了威胁。不过李旦也知道,玩手段他是玩不过太平公主的,但他的儿子却可以。既然如此,倒不如自己退位,将太平公主这个大麻烦,交给儿子去处理。

当然了,李旦三次退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无心政治,对权力实在是没有兴趣。

作为李治最小的儿子,李旦一开始就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皇帝,因此他从小就钻研书法,一门心思地去研究学问。

在他看来,当个逍遥自在、地位尊崇的王爷,平日里练练书法、写写诗歌,这种生活岂不是更好。如果为了更进一步,结果万一还把自己的性命给搭进去,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毕竟有的人是想叱咤风云,但也有的人是想安稳地度过一生。李旦就属于后者,也因此在皇位的问题上,李旦先后三次,都选择了将皇位让给别人。

标签: 李旦

更多文章

  • 桥陵,唐睿宗李旦的陵墓,听说里面宝贝比秦皇陵的还多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李旦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中,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人文发展一直以来都领先了全世界的历史。在这些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发展出了丰富和多元的文化,这些文化渗透了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角落。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除了能够推动人类生产、生活发展的文明外,中国还发展出了更多的蛮族人类精神建设和精神寄托的文明,这些文明或成为了

  • 李旦两次为帝,但为何两次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让位?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李旦

    李世民作为唐代的开国皇帝,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千古一帝,在李世民之后,唐朝最伟大的肯定是李隆基,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开元盛世。却鲜少有人知道,按照宗法传承,李隆基根本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只不过李隆基晚年昏晕无道、沉默女色,让人忘却了他年轻时励精图治的形象。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李旦还是李隆基的亲生父亲。

  • 唐睿宗李旦两次登基,三让天下,为何不愿意手握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李旦

    前言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过这么一句话:“相王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韦之世,竟免于难”。这其中的相王指的是唐睿宗李旦。谈起李旦很多人都认为这位皇帝的一生是十分悲催的,虽然身为皇帝,但在女皇武则天的权力掌控下,李旦也只是个傀儡皇帝并没有什么大权。李旦这一生中,曾经历多次政变,这也导致李旦第二次

  • 一起看看唐朝的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可能和我们想的不太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回忆屋标签:李旦

    唐中宗李显是典型的昏君,不过正因为他和弟弟李旦的平庸,才没象两个哥哥那样死在母亲的手里。高宗死后,李显即位,但当了不到40天皇帝就被废了,起因是他要任命自己的岳父韦孝贞一个职务,遭到宰相裴炎的反对。中宗说,我就是把天下都给他(韦孝贞)又能怎样。结果就因为这句话,被自己的母后废掉。随后,李显全家被流放

  • 李隆基赐太平公主自尽,李旦反复求情:三郎,你饶她一命吧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李旦

    公元713年,李隆基一尺白绫赐太平公主自尽,太上皇李旦反复求情:“三郎,朕就这一个妹妹了,请你饶她一命吧!”李隆基冷冷地说:“晚了!3天前我给过姑姑机会,是她自己非要回来寻死!您节哀顺变吧!”唐睿宗李旦登基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开启了姑侄斗法。哪怕李旦将皇位传给李隆基,二人之间的争斗也从未停歇。713

  • 隋唐历史:武则天还政于李唐为什么选择立李显为储君而不是李旦呢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李旦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结局,在隋朝之后同样也有一个强盛的王朝出现——唐朝。唐朝大家都知道唐朝中间还夹杂着一个“武周”政权,出现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说到武则天大家对她的第一印象就是不择手段、心狠手辣,是大唐的大罪人,不过在武则天晚年

  • 唐睿宗李旦:两即帝位,三让天下,这个“睿”字当之无愧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李旦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唐朝享国289年,历经21个皇帝,只有一个皇帝做到了这句话,那就是李旦。公元662年,李旦出生在长安,他是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李治最后一个儿子。由于他在兄弟中最小,所以深受父亲的喜爱。和大多数皇子一样,李旦的成长之路差不多,唐高宗李治逝

  • 李唐再兴,李旦功不可没,他1个人保住了李氏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李旦

    李旦唐中宗李显有一个很光耀的称呼,就是“六味地黄丸”。不过他的弟弟唐睿宗李旦也配得上这个称呼,这是因为,李旦的父亲是皇帝高宗,母亲是皇帝武则天,哥哥是皇帝中宗,儿子是皇帝玄宗,侄子是皇帝殇帝,而他自己是皇帝睿宗。李唐再兴,李旦功不可没,他1个人保住了李氏家族!李旦李旦如果生在盛世很有可能只会被一笔带

  • 自残救了李旦、李隆基父子,否则大唐历史将改写,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李旦

    经过多年的准备,武则天决定从幕后走到台前,于载初元年(690年)9 月登基称帝,改元天授,国号大周,而唐睿宗李旦被降为皇嗣,迁居东宫。从皇帝到太子,李旦失去的不仅仅是他的名号,还有自由。李旦被软禁在宫中,不许外出,一切国事都不许旁听和干涉。但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却被封为魏王,成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武承

  • 好端端的皇帝李旦想退位,却给太子李隆基出了道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李旦

    /文花开无田历史之上,关于皇位的继承,总能引发众多的流血事件,无论是秦始皇遗诏被篡改,胡亥杀扶苏而立;还是这唐朝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这里面关于权利的症结总是让历史循环往复。而权利,皇位,也成为了封建社会不能忽视的主线。唐朝的历史也是李家皇族争斗的历史,相王李旦被推上皇帝之位后,不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