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礼字仁贵,初唐时期的军事家,山西绛州龙门人,一生打了40年的战,只败了一次,一生从未出现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是一个传奇的人物,薛仁贵民间传说饭量大,一个人可以吃几个人的饭同样,他一个人也做了几个人的活。
614年出生,是南北朝时期天下无敌的撼将薛安都的后代,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练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过人。
由于生于乱世之中,未有什么发展,长大务农,娶妻柳氏,生得一副大饭量。到30岁的时候,记载中描写他穷困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现在当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正是需要猛将的时候,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等你富贵还乡,再改葬父母也不晚!”仁贵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城里找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从此开启了40年的南征北伐,走上了一代名将的路
薛仁贵的师傅一般都说是李靖,在一些影视剧中,薛仁贵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师傅李靖学习龙门阵法,后来跟尉迟恭认义为父子。然而薛仁贵的传奇故事虚构的,文学作品里没有讲到薛仁贵的师傅,只讲到他遇到了隋末龙门农民起义领袖毋端儿的武教头。
薛仁贵早出晚归,在山路上常常遇到一位神采奕奕身轻如燕的老猎人,腰系箭壶,手持钢叉,背着许多猎物。有一天路过遮马峪,薛仁贵又与老猎人相逢,只听见老猎人口中念念有词:“过了筛子崖,直奔上马台,白天射狼虎,晚上思兴衰。”仁贵听后,觉得这位老猎人有些来历,遂拱手相问:“敢问老者何方人氏,武艺如此高强?”老猎人回答:“老朽乃无用之人,一贫如洗,暂栖北坡以打猎为生,敢问少壮何方人氏,何以力大如牛,能背起二三百斤煤炭?”仁贵答道:“小可家住汾河湾,每日靠背炭奉养老母。”
老猎人说:“少壮力大过人,又如此懂孝道,知礼义,敢打路见不平,今暴隋已亡,新唐方兴,何不图大事,报效国家?”薛仁贵回答:“小可胸无点墨,身无一艺,何以图报国家?”老猎人说:“如少壮有此抱负,老朽愿传武艺于你。”薛仁贵满口答应,当即叩头拜老猎人为师。
原来这位老猎人是隋末龙门农民起义领袖毋端儿的武教头,毋端儿义军失败后,处境险恶,乃拜托武教头带领其大儿子隐姓埋名逃避他乡,长期藏伏在延平县北坡的一个偏远村子里,过去兄弟间排行老大为伯,因而这个村子后来就更名为“伏伯村”。
公元645年,这年薛仁贵31岁,李世民开始了征战高丽的行动,唐将刘君邛被敌军围困,无法脱身,本以为要全军覆没,这时候小兵薛仁贵突然杀出,当即斩杀高丽将领,并把人头悬挂于枪头,高丽兵看到将领被杀立刻军心涣散,刘君邛这才突围而出,此战薛仁贵在军中立刻名声鹊起,从此薛仁贵开始了不凡的战争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