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岐王写信嘲讽唐昭宗,唐昭宗下令打李茂贞,结果赔了禁军又折宰相

岐王写信嘲讽唐昭宗,唐昭宗下令打李茂贞,结果赔了禁军又折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聪 访问量:1192 更新时间:2023/12/18 6:33:02

景福二年,岐王李茂贞唐昭宗写了一封信:

陛下身为天下至尊,其实是只小菜鸡,连自己的舅舅都保不住只能看着他被宦官杀死。

如今的朝廷,不看是非,只看谁的拳头大,势力强。

你啊!一旦军情有变,天下大乱,你又该乘着御座,逃往何处呢?

1、“陛下别浪啊!”“爱卿,稳住!我们能赢!”

唐昭宗看着这封信,气急败坏,马上下令:给我打!打!打!

宰相杜让能扶额,这新皇帝连自己舅舅都保不住,怎么就觉得自己打得赢岐王呢?他赶忙劝慰唐昭宗:陛下,慎重啊!陛下初临大宝,国步末夷,茂贞近在国门,臣愚以为未宜与之构怨,万一不克,悔之无及。

唐昭宗凝视着杜让能,严肃的说道:正是因为现今天下局势严峻,外有强敌环伺,内有佞臣乱国,所以我要借助伐岐王扬我国威!你不要再说了,朕不能甘心为孱懦之主,愔愔度日,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食,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不以责卿!

杜让能哭着说:我身为宰相,怎么敢逃避,您所做的事情,正是宪宗没有完成的遗愿,我只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像晁错那样,哪怕身死,也没有平息纷乱。敢不奉诏,以死继之!

2、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0/5

《资治通鉴》记载,不甘做孱弱君主的唐昭宗愤而出击:乙亥,覃王嗣周帅禁军三万送凤翔节度使徐彦若赴镇,军于兴平。

三万装备精良的禁军,带着唐昭宗复兴大唐的希望出击了,而李茂贞一方由李茂贞、王行瑜合兵近六万迎击禁军。

双方的差距不单单在兵力上,实力层次上,禁军也远远比不过岐王手中的精兵。

一方面三万禁军虽然装备好,但都是新兵,配合程度上比不过岐王手中的边军;另一方面岐王手中的兵马久经沙场,熟悉兵战,实战经验相当丰富,其心理素质、武力值远远不是新招的禁军能够相提并论的。

当李茂贞率军到达兴平和禁军对峙时,禁军的新兵看到对方无论是数量还是气势上,都压过自己:什么?说好的虐菜呢?这哪里是青铜啊!分明他们才是王者,赶紧溜……

《资治通鉴》:【禁军皆望风逃溃】。

李茂贞一路势如破竹追着禁军到了长安城外的三桥,整个长安城都在岐王的兵威下颤抖,百姓们要求交出提议出兵的大臣,朝臣们也商议怎样能够平息岐王的怒火,镇压岐王不成的唐昭宗吓到了。

《资治通鉴》:茂贞等乘胜进攻三桥,京城大震,士民奔散,市人复守阙请诛首议用兵者。

杜让能的政敌崔昭纬写信给李茂贞:“用兵非主上意,皆出于杜太尉耳。”

李茂贞得信,让人给唐昭宗传话:你看看这杜让能还挑拨你我关系,如此讨厌,杀了吧!

杜让能早已料到这种局面,他告诉唐昭宗杀了我去换取和平吧:“臣固先言之矣,请以臣为解。”

唐昭宗心有不忍,唐昭宗处死了西门君遂、李周潼、段诩三人,他告诉李茂贞:“惑朕举兵者,三人也,非让能之罪。”

唐昭宗打算以此,平息李茂贞的怒火。

但李茂贞哪里肯?我兵都打到这儿了,你还给我做选择题?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全都要!

李茂贞毫无退兵之意,还告诉唐昭宗,我马上就要过三桥了,你做出抉择了吗?

杜让能不想唐昭宗危难,主动提出“臣请归死以纾难”,唐昭宗哭着对杜让能说:"与卿决矣!"

《新唐书·卷九十六》:让能曰:"臣固豫言之,臣请归死以纾难。"帝涕下不能已,曰:"与卿决矣!"再贬雷州司户参军。茂贞尚驻兵请必杀之,乃赐死,年五十三。弟彦林,官御史中丞;弘徽,户部侍郎,皆及诛。帝痛之,后赠太师。

几个月后,杜让能与其弟弟杜彦林,被唐昭宗含泪赐死,唐昭宗颁布诏书:让能举枉错直,爱憎系于一时;鬻狱卖官,聚敛逾于巨万。

至此,岐王李茂贞才肯退兵。

3、不行,爱卿扶我起来,我还能再战!“陛下,停停停!!!别说梦话了”

过了四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西川节度使王建争地盘打得激烈,唐昭宗又一次召集宰相,商量攻打岐王兼节度使的李茂贞的事情。

宰相吓坏了,上一个宰相杜让能怎么死的,他可是一清二楚,他连忙劝阻唐昭宗:大局为重啊,别冲动!

《资治通鉴》:上欲幸奉天亲讨李茂贞,令宰相议之;宰相切谏,乃止。

不过仗不打,却不代表唐昭宗忍得下这口气,他砍王建和李茂贞打得有来有回,便决心扶持王建,打压李茂贞。

《资治通鉴》:复以王建为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加义武节度使王郜同平章事。削夺新西川节度使李茂贞官爵,复姓名宋文通。

但正如李茂贞一开始信里说的,唐昭宗已经无力对军阀们进行节制,只能口头批判,并且有事情时,还必须低下头去讨好他们。

唐昭宗打压李茂贞的政令下达不久,便以下“罪己诏”的形式主动收回命令,他想借此让李茂贞支持自己收服其他军阀:上下诏罪己息兵,复李茂贞姓名官爵,应诸道讨凤翔兵皆罢之。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新唐书》

【2】《资治通鉴》

标签: 唐昭宗

更多文章

  • 画江湖:唐昭宗明知道朱温要造反,为什么不把朱温提前扼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沦落成爱人标签:唐昭宗

    画江湖:唐昭宗明知道朱温要造反,为什么不把朱温提前扼杀呢?在圣童的回忆中,唐昭宗已经相信不良帅的占卦,预感大唐的天下未来会大乱。为此,唐昭宗特意委托苗疆12侗一族,要求12侗制作圣童,以便日后帮助李星云寻找龙泉宝藏。既然唐昭宗早已经知道朱温将要造反,那他为什么不立即起兵,将萌生反叛之心的朱温扼杀在摇

  • 古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现有赵章成三炮定天下,炮神威武!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薛仁贵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许多耀眼的红星闪烁在新中国的天空,有用兵如神的粟裕,有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位善于用炮的高手他的名字是赵章成。赵章成出生于河南洛阳,曾在冯玉祥手下做炮手,凭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掌握了精确的迫击炮操作要领。后来加入红军,成为了少有的技术人才。他每次

  • 名将薛仁贵战败求和,5万唐军全军覆没,此战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薛仁贵

    公元前670年,唐朝吐蕃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大非川之战。唐朝方面派大将薛仁贵率领五万余人进攻吐蕃,以帮助被吐蕃所灭的吐谷浑复国,但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唐军全军覆没,薛仁贵不得已和吐蕃谈和,勉强保住性命。对于吐蕃来说,唐军军事上的败退使其占领了吐谷浑,此外唐朝政治影响的减弱,吐蕃因此开始了大规

  • 唐朝最厉害的6大猛将,秦琼第5,薛仁贵第2,第1力挽狂澜?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薛仁贵

    隋唐时期的英雄并不比三国的猛将差,他们不仅个顶个的厉害,也十分的勇猛,给唐朝的历史留下了一个充满光鲜传奇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唐朝时期最厉害的猛将排名。六、李光弼他是由郭子仪将军提拔推荐的一员大将,当年他是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了安史之乱,镇压了内部起义叛乱,当年他与郭子仪一起将史思明打的全军覆没

  • 一代猛将薛仁贵竟是因为老婆的一句话,三箭轻松击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薛仁贵

    中国古代,要数汉、唐两朝军力最盛,我们常听“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它除了能显示出汉朝面对外敌时英勇无畏的气魄,还能感受到名将辈出的汉朝对于自身军事实力的高度自信。而作为同样在对外战争中有优异表现的唐朝,因为当时的大唐,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中心,不光是依靠其强盛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文化和开放包容

  • 别被电视骗了,薛仁贵根本就不是李靖的徒弟,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薛仁贵

    薛礼字仁贵,初唐时期的军事家,山西绛州龙门人,一生打了40年的战,只败了一次,一生从未出现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是一个传奇的人物,薛仁贵民间传说饭量大,一个人可以吃几个人的饭同样,他一个人也做了几个人的活。614年出生,是南北朝时期天下无敌的撼将薛安都的后代,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

  •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薛仁贵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文│小先生古代小说演义之中形容猛将,经常有一个说法,说此人“精通十八般兵器,弓马俱熟”,那么十八般兵器又是哪十八样呢?无非就是所谓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诸如此类,而这些兵器之中自然也有高下之分,正所谓剑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王,不过这些兵

  • 跨过鸭绿江:主动出击占领平壤,薛仁贵征辽,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薛仁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夏文明以中原为最初发源地,经历夏商之后,周代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很快东周时期陷入了四五百年的混战状态。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这仅仅是开始,秦始皇的目标不仅仅是六国,而是天下,秦始皇做的更是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的事情,于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就把全国主要兵力分为两部分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比小说中还牛一百倍,大唐数一数二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薛仁贵

    他是大唐的第二代战神,正史上的他比小说里形容的还牛一百倍,白袍征辽东,三箭震天山,脱帽退万敌,这都是关于他的典故,也有人说他是恶魔,不但坑杀10万降卒,胁迫异族美女为妾,这其中有何隐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薛仁贵生于隋末,他本名薛礼。其父为隋朝小吏。由于隋末大

  • 此人乃吐蕃猛将,击败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威名震慑唐朝30年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薛仁贵

    尽管古代离我们已经是很遥远了,但提起古代的名将,我们每个人都会眉飞色舞,意气风发,好像我们亲眼见到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对军队而言,好的将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军队人数之上。毕竟历史上有太多虽然兵力占优势,但因为主将统帅不当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兵不在多,关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