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温为什么敢暗杀皇帝唐昭宗?

朱温为什么敢暗杀皇帝唐昭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漫过今生 访问量:4062 更新时间:2024/2/4 9:38:45

外人看皇帝每天吃香喝辣的,被众人簇拥着,周围美女环抱,工作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歇着,拥有无限风光,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

殊不知,皇帝却是典型的高危“职业”,纵观我国历史,死于非命的皇帝真不在少数,尤其在时局较为动荡的年代,今天还觉得安安稳稳,明天可能就被下属杀掉了。

大唐倒数第二个皇帝——唐昭宗,在天祐元年(公元904)八月的一个月高风黑夜,被自己的手下给暗杀了。听着有点儿像小说里的情景,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误杀”事件,几位行刺将领的直接上司——朱温百般否认此事与其有瓜葛,但朝廷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因惧怕势力强大的朱温实施报复而敢怒不敢言。

唐朝末年,提及朱温,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要知道,这位以起义军起家的农民将领,经过数十年的战场打拼,因战功卓越被唐昭宗封为梁王,属于位高权重的实权派,拥有充实的兵马,实力令人忌惮。

人们或许要问,朱温不是起义军吗?起义军不是反抗朝廷的吗?怎么反而被朝廷册封了呢?他为什么敢杀皇帝呢?这里面的故事还真不少。

朱温曾经为唐朝安定立下汗马功劳

朱温的家境原本不错,父亲和祖父都是学者和教师,虽然没有谋得一官半职,但在当地拥有不错的地位。

朱温小时候就崇尚英雄豪杰,自己也喜欢摆弄拳术,不喜欢生产劳作,被当地乡绅认为不睦正业,受到排挤。没想到,当黄巢率众起义反抗唐朝时,朱温有了用武之地。

在战斗中,朱温表现神勇,上升很快,甚至还在黄巢攻陷唐朝都城长安后,作为黄巢的使者去招安诸葛爽,后者被朱温说服归降黄巢。可见,朱温不但作战勇猛,口才也不错。

朱温带领起义军接二连三地大败唐军,显示出卓越的领军能力和智慧才干。但在一次战争中,朱温被唐朝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重创,先后十次上表请求黄巢支援,却被嫉妒朱温的对手隐报。

朱温久等援军不到,细细想来,认为黄巢必败,于是,在公元882年,朱温杀死黄巢的监军使严实,投降王重荣,算是正式加入了唐军的阵营。

当时唐朝的皇帝唐僖宗听说朱温降唐,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上天赐给我的上将”,授予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并赐名“全忠”,以表彰朱温对唐朝的忠心。

有了皇帝在后面撑腰,朱温士气大增,率领旧部奋勇作战,所到之处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朱温归降唐朝后,立即率部开始与老领导黄巢作战,并且屡屡将黄巢击退,迫使黄巢一路溃败,至公元884年,黄巢兵败狼虎谷后身死。

之后,朱温又和黄巢的继任者秦宗权作战数年,唐朝当时的势力比较微弱,故而秦宗权的势力范围扩大很快。

但在三年之后,朱温设计几次击败秦宗权,令后者蒙羞。最终,秦宗权还是被朱温所囚,后来继位的唐昭宗也因此战功晋封朱温为东平王。

之后,朱温率部队继续东征西讨,接连平定郓兖、攻克凤翔,声望大增。

朱温也被唐昭宗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等等一大堆职务,更是进爵为梁王。因为唐昭宗惧怕朱温的势力,尽管自己身为皇帝,却对朱温言听计从,唯命是从。朱温一时权力达到顶峰。此刻,若是朱温学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照样可以号令天下吗?为啥此刻偏偏起了杀机,要将唐昭宗刺杀了呢?

朱温杀唐昭宗的胆量

历史总是扑朔迷离,但也能从中剥丝抽茧,寻觅出一丝丝的端倪。

虽然明面上唐昭宗对朱温言听计从,但从上位后就表现出强硬性格的唐昭宗,反而令朱温产生了诸多恐惧心理,一直困扰着朱温。

据史料记载,当大唐决定将都城由长安迁往洛阳时,朱温曾经两次拜见唐昭宗,每次心中都惴惴不安,即便是手中握有强大兵权,但在心理上,朱温还是处于劣势的。

所以,当朱温看到唐昭宗的妃子和其耳语,就害怕是不是有什么危险发生,会不会一会儿就“摔杯为号”将其擒拿。反正,心虚的朱温是越想越怕,也不和皇帝继续饮酒了,借故匆匆回营。也只有在自己的地盘,朱温才会心情平静,心神安定。

唐昭宗曾多次邀请朱温赴宴,虽然每次朱温都会去,但心中的不安逐渐加剧,时刻担心自己的小命不留神会被唐昭宗拿下。

朱温是非常清楚唐昭宗的性格的,虽说唐昭宗在朱温面前表现得较为软弱,但其实,其骨子里还是非常刚烈的。

朱温心存忌惮,为了削弱唐昭宗的亲信势力,在迁都过程中,就密谋将唐昭宗的嫡系力量一点一点地清除了。这也为日后成功刺杀唐昭宗打下了基础。

其实,唐昭宗也并不是完全安心委身于朱温的,他也悄悄地发出密诏,想私下里聚集力量,待时机成熟后将朱温搞定。

但朱温的势力实在是太强大了,那些接到密诏的将领没有一个敢轻举妄动,都在观望。就这样,朱温和唐昭宗两人是“竹竿打狼——两头怕”,最终还是朱温下定了决心,将唐昭宗杀掉,转而立幼小的李祝为帝,史称唐衰帝。

因为,朱温觉得,新皇帝年纪小,容易听自己的,他也不必再担心唐昭宗会对他采取什么激进措施了!

但朱温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称帝,拥立新皇帝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继位留下言正名顺的口碑。

朱温继续扫清称帝的障碍,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杀掉,还将裴枢李振等反对他的朝士、大臣杀掉后投入滚滚黄河之中,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驿之祸”。至此,唐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就等朱温登基上位了。

朱温讽刺性的结局——被儿子所杀

朱温的手下多次督促朱温采取手段,立即行动,但深谋远虑的朱温还是认为天下还未太平,不太适合登基。

就这样,时间流逝,直至天祐四年,也就是朱温刺杀唐昭宗的三年后,朱温表面上是被唐朝的宰相劝进朝中接受了唐衰帝的禅让,其实是以威力逼迫唐朝皇帝让位。

朱温登基之后,改国号为大梁,来源于其被唐昭宗册封的“梁王”。历史至此进入到纷纷扰扰的五代十国。朱温成为了史称“后梁”的开国皇帝。

朱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更加稳固,也为了想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长长久久地过足皇帝瘾,朱温也真是处心积虑,用心良苦。

但任何人都想象不到自己的未来。朱温有勇有谋的长子朱友裕早亡,其它几个亲生儿子因各种原因被朱温嫌弃,觉得他们不能将大梁打理好,所以,朱温决定将养子朱友文扶上皇位。

不想提前走漏风声,朱温的亲儿子朱友珪密谋偷偷潜入宫中,将熟睡中的朱温刺杀。

朱温的结局可谓惨矣,但谋杀他的朱友珪也没有落得好下场,被朱温的另一个儿子朱友贞起兵征讨,皇位还没有焐热,朱友珪就被迫让部下将自己刺死,将坐了不到半年的皇位,传给了朱友贞。

但朱友贞也仅仅在皇位上待了十一年,被后唐皇帝李存瑁取代,自己被杀,还被追废为庶人,从此后梁被历史长河吞没。

乱世出英雄不假,但英雄的结局却千差万别。朱温杀了唐昭宗,自己当了皇帝,却被同样相当皇帝的儿子所杀。看似是不祥的轮回,却值得思考,如何平衡子嗣之间的权利,或许是留给所有皇帝的一个难题

标签: 唐昭宗

更多文章

  • 岐王写信嘲讽唐昭宗,唐昭宗下令打李茂贞,结果赔了禁军又折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孙聪标签:唐昭宗

    景福二年,岐王李茂贞给唐昭宗写了一封信:陛下身为天下至尊,其实是只小菜鸡,连自己的舅舅都保不住只能看着他被宦官杀死。如今的朝廷,不看是非,只看谁的拳头大,势力强。你啊!一旦军情有变,天下大乱,你又该乘着御座,逃往何处呢?1、“陛下别浪啊!”“爱卿,稳住!我们能赢!”唐昭宗看着这封信,气急败坏,马上下

  • 画江湖:唐昭宗明知道朱温要造反,为什么不把朱温提前扼杀呢?

    历史人物编辑:沦落成爱人标签:唐昭宗

    画江湖:唐昭宗明知道朱温要造反,为什么不把朱温提前扼杀呢?在圣童的回忆中,唐昭宗已经相信不良帅的占卦,预感大唐的天下未来会大乱。为此,唐昭宗特意委托苗疆12侗一族,要求12侗制作圣童,以便日后帮助李星云寻找龙泉宝藏。既然唐昭宗早已经知道朱温将要造反,那他为什么不立即起兵,将萌生反叛之心的朱温扼杀在摇

  • 古有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现有赵章成三炮定天下,炮神威武!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薛仁贵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许多耀眼的红星闪烁在新中国的天空,有用兵如神的粟裕,有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一位善于用炮的高手他的名字是赵章成。赵章成出生于河南洛阳,曾在冯玉祥手下做炮手,凭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他掌握了精确的迫击炮操作要领。后来加入红军,成为了少有的技术人才。他每次

  • 名将薛仁贵战败求和,5万唐军全军覆没,此战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薛仁贵

    公元前670年,唐朝吐蕃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大非川之战。唐朝方面派大将薛仁贵率领五万余人进攻吐蕃,以帮助被吐蕃所灭的吐谷浑复国,但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唐军全军覆没,薛仁贵不得已和吐蕃谈和,勉强保住性命。对于吐蕃来说,唐军军事上的败退使其占领了吐谷浑,此外唐朝政治影响的减弱,吐蕃因此开始了大规

  • 唐朝最厉害的6大猛将,秦琼第5,薛仁贵第2,第1力挽狂澜?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薛仁贵

    隋唐时期的英雄并不比三国的猛将差,他们不仅个顶个的厉害,也十分的勇猛,给唐朝的历史留下了一个充满光鲜传奇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唐朝时期最厉害的猛将排名。六、李光弼他是由郭子仪将军提拔推荐的一员大将,当年他是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了安史之乱,镇压了内部起义叛乱,当年他与郭子仪一起将史思明打的全军覆没

  • 一代猛将薛仁贵竟是因为老婆的一句话,三箭轻松击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薛仁贵

    中国古代,要数汉、唐两朝军力最盛,我们常听“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它除了能显示出汉朝面对外敌时英勇无畏的气魄,还能感受到名将辈出的汉朝对于自身军事实力的高度自信。而作为同样在对外战争中有优异表现的唐朝,因为当时的大唐,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中心,不光是依靠其强盛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文化和开放包容

  • 别被电视骗了,薛仁贵根本就不是李靖的徒弟,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薛仁贵

    薛礼字仁贵,初唐时期的军事家,山西绛州龙门人,一生打了40年的战,只败了一次,一生从未出现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是一个传奇的人物,薛仁贵民间传说饭量大,一个人可以吃几个人的饭同样,他一个人也做了几个人的活。614年出生,是南北朝时期天下无敌的撼将薛安都的后代,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

  •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薛仁贵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文│小先生古代小说演义之中形容猛将,经常有一个说法,说此人“精通十八般兵器,弓马俱熟”,那么十八般兵器又是哪十八样呢?无非就是所谓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诸如此类,而这些兵器之中自然也有高下之分,正所谓剑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王,不过这些兵

  • 跨过鸭绿江:主动出击占领平壤,薛仁贵征辽,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薛仁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夏文明以中原为最初发源地,经历夏商之后,周代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很快东周时期陷入了四五百年的混战状态。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这仅仅是开始,秦始皇的目标不仅仅是六国,而是天下,秦始皇做的更是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的事情,于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就把全国主要兵力分为两部分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比小说中还牛一百倍,大唐数一数二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薛仁贵

    他是大唐的第二代战神,正史上的他比小说里形容的还牛一百倍,白袍征辽东,三箭震天山,脱帽退万敌,这都是关于他的典故,也有人说他是恶魔,不但坑杀10万降卒,胁迫异族美女为妾,这其中有何隐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薛仁贵生于隋末,他本名薛礼。其父为隋朝小吏。由于隋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