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薛仁贵战败求和,5万唐军全军覆没,此战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名将薛仁贵战败求和,5万唐军全军覆没,此战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西瓜唠车 访问量:4817 更新时间:2024/1/23 12:39:36

公元前670年,唐朝吐蕃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大非川之战。唐朝方面派大将薛仁贵率领五万余人进攻吐蕃,以帮助被吐蕃所灭的吐谷浑复国,但却遭遇了惨痛的失败,唐军全军覆没,薛仁贵不得已和吐蕃谈和,勉强保住性命。

对于吐蕃来说,唐军军事上的败退使其占领了吐谷浑,此外唐朝政治影响的减弱,吐蕃因此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唐朝的西域基本在逐渐落在了吐蕃的手中。后来吐蕃甚至率领大军打下了都城长安,幸好郭子仪设下疑兵,虚张声势,联合回纥才把其赶走。

大非川之战发生在当时的吐谷浑国,对于唐朝和吐蕃双方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吐谷浑位于青海地区,在中西交通要道上,往西能西域,往南能连接印度,往北连接漠北,地理位置举足轻重。

公元659年,吐蕃出兵吐谷浑,唐朝方面没有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公元663年,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论曲直,更来求援,上皆不许。”吐谷浑是小国,吐蕃是大国,唐朝的这个举动表面上不偏不倚,但实际上已经纵容吐蕃了。果不其然,同年吐蕃攻灭吐谷浑,吐谷浑灭亡。

吐蕃攻灭吐谷浑后,唐朝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先后的组织的两次军事行动都流产了,

咸亨元年,吐蕃终于开始不再安分,举进军西域,残羁縻十八州(掠安西四镇所辖羁縻州),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今阿克苏),于是安西四镇并废,唐朝在西域的统治动摇。从此之后,唐朝再也没有犹豫回旋的余地,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是年四月,高宗派薜仁贵、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副之,率军5万出击吐蕃。

孙子兵法》说: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唐朝最厉害的6大猛将,秦琼第5,薛仁贵第2,第1力挽狂澜?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薛仁贵

    隋唐时期的英雄并不比三国的猛将差,他们不仅个顶个的厉害,也十分的勇猛,给唐朝的历史留下了一个充满光鲜传奇的历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唐朝时期最厉害的猛将排名。六、李光弼他是由郭子仪将军提拔推荐的一员大将,当年他是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了安史之乱,镇压了内部起义叛乱,当年他与郭子仪一起将史思明打的全军覆没

  • 一代猛将薛仁贵竟是因为老婆的一句话,三箭轻松击溃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薛仁贵

    中国古代,要数汉、唐两朝军力最盛,我们常听“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它除了能显示出汉朝面对外敌时英勇无畏的气魄,还能感受到名将辈出的汉朝对于自身军事实力的高度自信。而作为同样在对外战争中有优异表现的唐朝,因为当时的大唐,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中心,不光是依靠其强盛的经济实力、繁荣的文化和开放包容

  • 别被电视骗了,薛仁贵根本就不是李靖的徒弟,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薛仁贵

    薛礼字仁贵,初唐时期的军事家,山西绛州龙门人,一生打了40年的战,只败了一次,一生从未出现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是一个传奇的人物,薛仁贵民间传说饭量大,一个人可以吃几个人的饭同样,他一个人也做了几个人的活。614年出生,是南北朝时期天下无敌的撼将薛安都的后代,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虽自幼家贫,但是习文

  •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薛仁贵

    此武器,项羽、吕布、薛仁贵都用过,因使用要求高,沦为礼仪武器文│小先生古代小说演义之中形容猛将,经常有一个说法,说此人“精通十八般兵器,弓马俱熟”,那么十八般兵器又是哪十八样呢?无非就是所谓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诸如此类,而这些兵器之中自然也有高下之分,正所谓剑乃百兵之君,刀乃百兵之王,不过这些兵

  • 跨过鸭绿江:主动出击占领平壤,薛仁贵征辽,一场意义重大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薛仁贵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华夏文明以中原为最初发源地,经历夏商之后,周代进入了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但很快东周时期陷入了四五百年的混战状态。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但这仅仅是开始,秦始皇的目标不仅仅是六国,而是天下,秦始皇做的更是为子孙万代谋福利的事情,于是秦始皇在灭了六国之后,就把全国主要兵力分为两部分

  • 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比小说中还牛一百倍,大唐数一数二的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川妹美食标签:薛仁贵

    他是大唐的第二代战神,正史上的他比小说里形容的还牛一百倍,白袍征辽东,三箭震天山,脱帽退万敌,这都是关于他的典故,也有人说他是恶魔,不但坑杀10万降卒,胁迫异族美女为妾,这其中有何隐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薛仁贵生于隋末,他本名薛礼。其父为隋朝小吏。由于隋末大

  • 此人乃吐蕃猛将,击败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威名震慑唐朝30年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薛仁贵

    尽管古代离我们已经是很遥远了,但提起古代的名将,我们每个人都会眉飞色舞,意气风发,好像我们亲眼见到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对军队而言,好的将领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军队人数之上。毕竟历史上有太多虽然兵力占优势,但因为主将统帅不当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兵不在多,关键是

  • 唐朝兵力强悍,还有薛仁贵带兵,为何还是在大非川之战中大败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薛仁贵

    前言:公元670年,唐朝为了与吐蕃争夺土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非川之战。在此战之前,唐朝凭借着精锐的部队,四处征战,无一失败,先是一统汉地,后又平定边患,四海之内无人不服,然而,这样的光辉战绩却被一个小小吐蕃终结了。此时的唐朝正值强盛时期,兵力充沛,而且此战还有名将薛仁贵压阵,怎么看都没有失败的可能

  • 为什么隋朝和唐朝两朝攻打高丽那么惨,最后还是薛仁贵灭了高丽

    历史人物编辑:张龙龙标签:薛仁贵

    隋文帝时期曾出动三十万人东征高丽失败了,隋炀帝更是动用举国之力,百万大军三征高丽,不但没有打下高丽,反而耗尽了隋朝国力,导致隋朝灭亡。唐朝李世民攻打高丽,多次攻打高丽,直到薛仁贵彻底灭亡了高丽,我们看看是如何打的仗。隋朝第一次是隋文帝攻打高丽,当时因为没有选好时间,在雨季出征。结果道路泥泞,粮草供应

  • 大唐名将薛仁贵:68岁高龄挂帅出征,刚报出名号,敌军:我输了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薛仁贵

    现在的人提起唐朝,总是念起唐朝昌盛的文化、繁荣的经济、提起长安的先进、世界性的包容等等。但是这一切的繁荣所存在的基础,是唐朝无与伦比的武德。唐军之强大,即使千年过去,依然跃然纸上。在长安城西北,有一座城门叫做安远门,安远门外,曾经立着大书法家虞世南手写的碑文,上面提及“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