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晚唐最后的希望唐宪宗李纯,不好女色不立皇后,却死于修仙吃丹

晚唐最后的希望唐宪宗李纯,不好女色不立皇后,却死于修仙吃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牛大哥道历史 访问量:836 更新时间:2024/1/17 13:16:12

大唐一道光,照得人发慌!这位中唐时期的唐朝帝,硬生生从没落的唐朝黑暗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让唐朝重现了十几年的太平盛世!他就是被称为唐朝中兴之主的唐宪宗李纯,你敢想象吗?宪宗李纯竟是宦官拥立登基的!

唐宪宗“白捡”皇位

李淳六七岁时,曾经进宫参拜祖父唐德宗,德宗将皇孙抱起来放在膝上坐着,故意逗他:“这是谁家的小孩儿,怎么坐在我的怀里?”李淳则沉稳而机智地回答:“我是第三天子!”没想到一语成谶,李纯成了唯三贤明君主中的最后一位。

也不知道是老天爷见大唐气数未尽还是怎样,在众多昏晕无能的皇子中,还真的出现了李纯这么一个天选之子。成也宦官败也宦官,李纯听信宦官介绍的道士“修道飞升”的骗局,变得迷信,想要长生不老。咱们不能否认,可能每个帝王的特性,就是对炼丹修道神魂颠倒。而当时所谓的仙丹,无非就是朱砂、丹红等汞硫化合物掺到一起的有害物质。当时有个叫柳泌的方士,吹嘘自己能制造出长生不老之药。

唐宪宗听闻便请进宫中,并且举行了规模浩大的迎佛骨的仪式,让他为自己炼制丹药,这个柳泌实则弄虚作假,有史料记载,“宪宗服泌药,日益烦躁”,唐宪宗在服食丹药后言行举止变得格外反常,并且身体越来越差,这一看就是中毒了啊,实在是令人唏嘘。

历史上唯一没有皇后的皇帝

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曾经千辛万苦实现唐朝统一大业的唐宪宗李纯,暴毙于大明宫中,死因不明。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皇帝的死与大量服用丹药一定脱不了关系。唐宪宗的奇葩之处不仅仅这一点,他除了沉迷长生不老,生前还未册封皇后。或许是受到武则天改朝换面的影响,他吸取皇后干政的教训,迟迟没有立后。

唐宪宗并不是真的有“恐女症”,唐宪宗和很多皇帝一样,都喜欢美女,当然这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唐宪宗和唐玄宗一样,只不过唐玄宗弱水三千只取杨贵妃一瓢饮,而唐宪宗则没有那么挑剔,他的口味还是很广泛的。以至于唐宪宗的后宫并不缺乏美女,作为天子,有三宫六院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唐宪宗开创了唐朝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

大臣们对于唐宪宗不册立皇后的做法,纷纷谏言,建议皇帝赶紧册立皇后。唐宪宗对此却百般找理由推迟这件事,还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唐宪宗说:“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我后宫有很多喜爱的女子,为了皇室龙脉的昌盛,如果要是册立皇后,恐怕皇后容不得这些妃子。

所以从唐宪宗开始,唐朝便出现了不立皇后的传统,这一传统到底能为皇室的稳定起到多少作用,是很难评论的。不过少了皇后的约束,唐朝这些皇帝们,倒是落得个无拘无束,就和如今的单身贵族一样自由自在,不过这份奇葩规定,也就是唐朝后期皇帝专利了。

被宦官耍得团团转的皇帝

很多人都觉得,那些宦官为何自己不上位,还要费劲推举皇子上位。因为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宦官能够登基做皇帝,他们或许权势滔天,但宦官无论如何也当不了皇帝。他们一旦有这样的举动,那便会与天下人为敌。百姓或许看不懂朝中的勾心斗角,但他们也知道,宦官登基,那便是夺取主人家产的贼,将士也不会听命于他,人人得而诛之。

每一代君王都有自己该做的事,因此李纯继位后所做的,便是完成父亲的遗志。俱文珍等一众宦官在扶持李纯上位后,发现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听话。”因为李纯上位后,有点“过河拆桥”,重用了自己身边的亲信,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等一系列的改革,这一举动被称为“永贞革新”。但李纯上位后的改革,无疑是触犯了宦官的权益,这些宦官会采取怎样的报复行动呢?

宦官觉得他们想立谁当皇帝谁就当皇帝,这份膨胀的野心,也让他们一度权倾朝野,甚至架空了皇帝的权利。唐宪宗李纯在即位以后,起初还挺有主见,不仅削弱宦官权利,还下定决心要削弱藩镇的势力。先后除掉了李锜,杨惠琳,平定了李师道等人,唐王朝的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了恢复。唐宪宗通过削藩和改革,能力越来越强大,国家也越来越繁荣,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景象。

可是,没有人可以保持着一直前进的心态,唐宪宗李纯也不例外。在他取得了这些成绩以后,也骄傲起来。唐宪宗表示,“宦官只是一个家奴,他们怎么敢诬陷大臣呢?除掉他们真的是轻而易举的事。”他开始重用奸臣,在攻打藩镇的战争过程中,一直重用宦官,并且还让宦官作为统帅带兵出征,这也让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一代晚唐之光就此陨落,此后唐朝再无复兴之相

标签: 唐宪宗

更多文章

  • 唐德宗时沙陀在吐蕃引诱下归附,到唐宪宗时转而归附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唐宪宗

    沙陀族原名“处月”,唐贞观年间,游牧于今新疆金娑山(今新疆博格达山,一说为尼赤金山)南,蒲类海(今新疆东北部巴里坤湖)东地区,名为“沙陀”的大沙漠一带,为突厥别种,也称“沙陀突厥”。唐代文献中将“处月”译作“朱邪”。这一称谓逐渐成了沙陀族统治者的姓氏。随着唐朝将触角深入天山北麓,沙陀族一度成为唐朝的

  • 唐宪宗是中晚唐皇帝的一个亮点,可都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历史人物编辑:百汇平历史标签:唐宪宗

    唐宪宗。唐宪宗李纯是中晚唐皇帝的一个亮点。元和中兴,唐王朝一度回光返照。但和玄宗一样,都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宪宗在对藩镇作战时,开始起用宦官监军。肃,代时只是让宦官掌管禁军,但还未让其出师作战。宪宗开了个不好的例子。从宪宗身后的历史看。宪宗时期,是唐朝解决宦官问题的最好时机。后面的皇帝不是有心无力

  • 兴乱唐,迎佛骨-先明后暗的唐宪宗

    历史人物编辑:冬季旅行计划标签:唐宪宗

    安史之乱之后,朝廷分封了大量节度使,固然有的是平定叛乱的功臣,如郭子仪等人,也有的就是招降的安史叛军,比如河北三镇,他们迫于形势,无奈之下向朝廷投降,而郭子仪等人出于鸟尽弓藏的原因,也愿意接受他们的投降,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政治局面,当然,在其中最难受的是皇权,而最轻松的,是郭家,拥有四朝元老,多次拯

  • 晚唐中兴的明君,唐宪宗缔造元和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矛舍品史标签:唐宪宗

    温馨提示:全文共3270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前言:每一个朝代在进入王朝的晚期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压力和矛盾不断升级后,就会有人站出来进行一次变革,而这样的变革有时是做做样子,有时是痛下决心,都是为了王朝的统治者继续他宏图霸业而进行的。晚唐时期的最后一次中兴局面是在唐武宗李炎的主持下开展的,

  • 唐宪宗李纯开创了“元和中兴”,打压了唐王朝藩镇的力量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唐宪宗

    全文共171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唐王朝的藩镇最初是由唐睿宗李旦所设置的,用来抵抗吐蕃王国的侵犯。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他把那些藩镇战区扩大到了十个战区,四面八方把唐王朝给包围保护起来。这个目的是好的,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到了后面,不仅原有的目的,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还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宰相

  • 唐宪宗李纯,如何励精图治对待国家,最终实现“元和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扇新说史标签:唐宪宗

    刘昫曾赞曰:贞元失驭,群盗箕踞。章武赫斯,削平啸聚。我有宰衡,耀德观兵。元和之政,闻于颂声。唐宪宗李纯是唐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唐德宗的孙子。在公元805年,他被立为太子,正式改名为李纯,从此便开始参与国家事务的处理。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李唐王朝新一任的统治者。与父亲的无能不同,唐宪宗立志

  • 唐宪宗维护一个臣子有多“疯狂”,有人想出卖他,宪宗立马一顿怼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唐宪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朝野上下便出现了萎靡不振的现象,尤其是在后期出现了朝野中的人结为朋党,相互援济的情况下朋党营私、相互包庇。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位名动朝野的“伯乐”--斐度。为什么说的是伯乐?主要是在当时朝堂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他能做到洁身自好,并且推举贤才,比如韩愈这样的文坛大家都是他一手推

  • 唐宪宗为什么不立结发妻郭氏为皇后?只因为她那太显贵的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唐宪宗

    一般皇帝一登基,就会立自己的妻子当皇后,太子是一定会立太子妃为皇后的。可唐朝的唐宪宗李纯偏不立自己的结发妻郭氏为皇后,只让她当贵妃。在唐宪宗李纯还是广陵王时,他的父皇唐顺宗就为他娶了郭氏为正妻。等李纯当了太子,郭氏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子妃。按理说,李纯由太子升任皇帝,就该把太子妃郭氏封为皇后,这是从古

  • 唐朝版有钱好办事,唐宪宗能中兴大唐,要感谢会存钱的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唐宪宗

    引言: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其实一直在致力于削藩,而且这削藩的进程几乎贯穿大唐后续近百年。其中集大成者,就有唐德宗时代和唐宪宗时代。这祖孙两性格相似,脾气也相仿,就连志向也几乎一摸一样,只是境地却天差地别,这天差地别境遇背后,就是祖孙舔犊之情的体现。 (气势恢宏的大唐盛世) 一:雄心勃勃的唐德宗公元7

  • 唐宪宗用何种方法制裁藩镇一统全国?初试锋芒,其能否获得胜利?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唐宪宗

    公元805年,宦官俱文珍与剑南节度使韦皋等藩镇势力,联合逼迫唐顺宗传位给太子李纯。李纯就这样登上皇位,是为宪宗。李纯即位后,对藩镇采取不再姑息迁就的态度。自唐中期以来,地方藩镇拥兵自重,表面上仍奉朝廷,但在辖区内的法令、官爵都由自己颁布或任命,赋税也不交给中央。节度使也往往是父死子继,或部下拥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