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是怎样知道杨贵妃逃到日本的?

白居易是怎样知道杨贵妃逃到日本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科技趣说人 访问量:665 更新时间:2024/1/15 16:50:25

世代的口口相传,让我从小就知道,《长恨歌》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

白居易在当周至县令的时候(马嵬驿在周至县境内),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在现在黑河水库,也是唐代傥骆道的入口)听到了四十年前,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很多“马嵬驿兵变”的当事人还在,就决定创作《长恨歌》。

当时西出长安入蜀有三条官道,分别是“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目的地都是汉中,这些官道历代都有机构管理维护,其中“陈仓道”和“褒斜道”在西面,交通条件较好(李白入蜀走的就是中间的“褒斜道”),是唐代官员入蜀的常用道路。离马嵬驿最近的“傥骆道”最难走(我亲自走过部分路段,这全程只能靠脚力,不能骑马,而且要连续翻越秦岭),但是路程短,步行只要7天,就可到达汉中,原来只是政府递送加急公文的专用道路。

傥骆道,因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而得名,长约240多公里,是沟通中国南北的捷径,步行4日可走完全程。这条古道确切的修造年代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最早见到的史料是三国时魏将曹爽伐蜀,蜀将姜维伐魏都使用此路。这条道路因为山高谷深,行程相对较短,且北指关中腹地,南抵汉中门户,每到战争时期,古道上便兵马频繁,羽书飞驰。唐代中期以后,傥骆道作为京城的驿道被频繁使用,官员赴任、京城述职、使臣出使等公务活动大多取道傥骆。

根据史书记载,马嵬驿兵变当晚,随行的大臣不是被乱兵杀死,就是四散逃命,第二天只剩韦见素一个朝臣(因为陈玄礼保护没被杀),一群人在马嵬驿又耽误了一天商量去哪,也没个结果,决定先向西去扶风(就是法门寺所在地)再做打算,最后唐玄宗走到宝鸡(陈仓关)从最西面的陈仓道入蜀,太子北上灵武称帝。

所以可以推测:兵变当晚,高力士瞒过唐玄宗和叛兵,让遣唐使带着杨贵妃走最近的“傥骆道”先到汉中,又走汉水到武汉下长江东渡日本,这样避开了西去的逃难人群,而当时管理傥骆道的官员也一定参与了贵妃的逃亡,所以白居易才能听到相关的传说。

而为什么唐玄宗没有和杨贵妃在属地相聚,很大原因是高力士一伙害怕被唐肃宗身边,靠政变上台的政治势力报复。唐玄宗应该是后来回到长安被软禁在“兴庆宫”后,慢慢知道了杨贵妃没死消息。这些都和《长恨歌》的内容能对的上。

一条叫“水甜”的峡谷

《旧、新唐书》都有记载,最初杨贵妃安葬于驿西道侧。唐玄宗自蜀地回到长安后,派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

“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

于是便停止了。唐玄宗又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当初安葬时以紫褥包裹尸体,再葬时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呈献给玄宗,玄宗视之凄惋,于是命人画贵妃的画像于别殿,朝夕视之。

洋县华阳是傥骆道上的重镇

我敢肯定,唐玄宗的凄婉是假不了的,画像也真的朝夕视之,但也许真的不知道杨贵妃已经跑到了日本;亦或知道也没办法,迫于形势,只能把两人的爱情悬挂在墙上,暗藏于心头: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标签: 白居易

更多文章

  • 《清风播客》- 请听文章《 白居易清廉为官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育育聪爱生活标签:白居易

    “西双版纳手机台”推出的《清风播客》栏目,通过演绎、朗诵廉政广播文学作品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一股清廉、清正的“清明之风”。本期播客王永建,为大家带来文章《 白居易清廉为官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播客 | 王永建《白居易清廉为官的故事》作者:萧易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自幼聪明,五六岁就开始学

  • 白居易传世古诗名句收集整理500句,值得收藏!

    历史人物编辑:伊哲的生活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

  • 为什么平安时期有“白居易现象”?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收藏家标签:白居易

    在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对成功案例的原因剖析是不可或缺的。针对走出去的作品而言,其成功不仅归功于作品本身或作者本身,还与时代背景,受众群体以及两个国家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最早有关白居易诗文传入日本的相关记载来看,白居易的作品是在承和五年(838)传入日本的。自传入起便受到了

  • 是爱情更是悲剧-白居易的爱情诗

    历史人物编辑:初夏听花开标签:白居易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白居易出生。白居易天资过人,三岁识字,九岁懂音律。白居易十多岁时,全家搬到安徽符离,在这里他认识了邻家女孩湘灵,湘灵略通诗词音律,两人经常一同作词吟唱,白居易十六岁时作《邻女》:此时的白居易对湘灵已经是情根深种。白居易二十岁时,刚结束加冠礼,便向母亲言说要娶湘灵为妻,白

  • 杀神白起死了1000年,为何被白居易推崇?仅仅因为都姓白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白居易

    话说,杀神白起自在杜邮自杀之后,时隔1000年后,本该被文人唾弃的杀人魔王,为何会受到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推崇?这难道是因为姓“白”的原因吗?其实不然,这里面有一小秘密,少有人知道罢了。我们都知道,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大名鼎鼎的“屠夫”,一生之中,伊阙之战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鄢郢之战淹死楚国军民数

  • 诗酒人生:探索白居易的文学与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参议、中书舍人、礼部尚书等要职。他的诗歌在唐代中期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以其散文为盛。其文风清新明丽,婉转优美,被誉为唐代散文的代表之一。白居易的代表作品有《琵琶行》、《长恨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这些作品广为流传,成为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以下是其中一

  • 在九江,我看到了白居易笔下的浪漫美景!

    历史人物编辑:蔡丽萍标签:白居易

    #夏日生活打卡季#交通:九江有直达的动车。但是要注意,如果你要去庐山风景区,不要下车在庐山站,因为庐山站距离庐山景区很远!而是继续坐车到市区。D1:市区一日游在市区的第一天,你可以参观烟水亭和九江租界旧址博物馆。烟水亭是九江的一个著名景点,据说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这里非常具有诗意,

  • 瀛奎律髓113卷44疾病类,杜甫耳聋白居易眼花,不取其格取其味

    历史人物编辑:老街味道标签:白居易

    前言 在第44卷中,方回把诗人病后的作品也归为一类: 疾病呻吟人之所必有也。白乐天有云:刘公干卧病瘴浦,谢康乐卧病临川,咸有篇章。盖娯忧纾怨,尤足以见士君子之操焉。 从这些作品中,也可以了解到这些大诗人曾经得过什么疾病,也可以看出诗人创作风格的不同。一、耳聋 杜甫 生年鹖冠子,叹世鹿皮翁。

  • 白居易记载的“寧晉”字解宁晋之宁

    历史人物编辑:琳琳佳严严标签:白居易

    白居易记载的“寧”晋故事。钦定四库全书,(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白孔六帖》卷九十八:寧晋三龟。建中二年夏,赵州寧晋县沙河北,有棠树甚茂,民祠之为神。有蛇数百千自东西来,趋北岸者聚棠树下为二积,留南岸者为一积。俄有径寸龟三绕行,积蛇尽死,而后各登其积。野人以告,蛇腹各有疮,若矢所中。刺史康日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唐诗,白居易《早春》

    历史人物编辑:初夏听花开标签:白居易

    《早春》【唐】白居易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早春音频:00:0003:13▲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译文白雪消散,是因为和暖天气的到来;寒冰化开,是得到温暖阳光的照耀。春天销魂的景致尚未寻得,只有两鬓的白发又多了几根。注释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