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郭子仪后代,率领蒙古大军横扫中亚,却不为人知

他是郭子仪后代,率领蒙古大军横扫中亚,却不为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石庆松 访问量:4246 更新时间:2024/1/18 22:08:36

人的一生其实非常的短暂。所以中国人常说白驹过隙来形容时间过的很快。孔子也说过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人在这样短暂的一生当中到底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郭侃的一生就好像是美国好莱坞的大片里面的主角一样,波澜壮阔似得掩盖了历史上所有的将领。无论你是威震华夏的西楚霸王也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韩信也好,又或是人称“人屠”的白起也罢。统统靠边站。能与郭侃相媲美的大概只有凯撒,亚历山大,汉尼拔之流。既然是那样的传奇人物,为什么不是家喻户晓呢。

郭侃,字仲和,陕西人。先祖

是唐代的汾阳王郭子仪。郭侃是元朝将领,他的父亲叫郭德海,郭侃算是次子,所以过继给别人当养子。到十五岁的时候就从军讨伐金朝。史书上说他有勇有谋,到二十八岁的时候已经是千户长了。

三十六岁的时候跟随旭烈兀西征,越过喀什米尔,渡过阿姆河。终于郭侃遇上第一个对手波斯的阿萨辛派。史称木刺夷之役。没想到郭侃犹如天神下凡,大破波斯五万人马,连下一百二十八城。如果你被郭侃这样的战绩吓到了,或者说雷到了。那么笔者告诉你,还不算完,我们来看看郭侃气吞山河的攻占巴格达。

郭侃随旭烈兀攻占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达的时候大概是四十岁。阿拔斯王朝又称黑衣大食,那时候已经传位给第三十八代国王了。也算他倒霉,遇上郭侃。首都十万大军,破七万。屠西城。破东城。国王想逃跑结果被抓。

底格里斯河把巴格达分为东西两城。郭侃利用地形优势在底格里斯河上面架桥,并且做好埋伏。果然不出郭侃所料,一战全胜。

巴格达的陷落其实对中东的来说意义重大。因为阿巴斯王朝已经存在近五百年,就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间如此庞大的国家就这么灭亡,也震慑了周边其他国家。

攻陷巴格达城后,郭侃并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向西来到了沙特。有一个叫柱石的人来投降,郭侃算准了他是诈降,做好埋伏。果然那个柱石前来偷袭被杀的大败。结果巴尔苏丹投降。又连续攻下一百八十多座城池。当地的人们畏惧他都称呼他“东方的天将军,神人也。”

后来郭侃东归忽必烈,献策攻南宋。在他五十三岁的时候因为功劳太大被封万户。

又辗转几年,直到1277年。郭侃六十岁去世。留下了横扫中亚,攻陷巴格达,大破十字军的傲人战绩。一生攻城七百余座,其中有中国式的,也有欧洲,中东式的。可谓是攻城的艺术家。郭侃行军有纪律,常于野外露宿,天气骤变时也不扰民,军队自给自足,众人大多信服。

元史在记载上面的纰漏是比较多的,所以后人又做补充跟修正,有了新元史。但因郭侃的记载过于夸张也有可能是因为明朝修史的那些儒生有意夸大的。毕竟元朝的历史是明朝的人修的,何况郭侃还是郭子仪的后代,大书特书一番也是少不了的。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大唐名将郭子仪:年过80依旧“纵情声色”,专家:这是明智之举

    历史人物编辑:温柔养恶狗标签:郭子仪

    有一次在节目中,主持人马东问岳云鹏:有人跟我说,阁下是岳飞后代,想过是岳飞后人吗?岳云鹏回答:小时候就想,因为我们村都姓“岳”,我就问我爸,我爸也说不清楚,于是就去上坟问我爷,结果,他没说话……这是节目中的一个小插曲,后来文化名人纪连海出场表示:他(岳云鹏)也有可能是岳飞后人。还有一次在德云社的演出

  • 功高盖世:韩信喋血长乐宫,郭子仪历四朝恩宠,这里边有何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郭子仪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已经一贬再贬的韩信终究还是躲不过功高震主的祸端,被吕后、萧何骗到了长乐宫的钟室内处死。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灭”的感慨(此前,乃范蠡劝告友人所言),作为西汉第一功臣,韩信身死再一次验证了功高盖主的危险。韩信曾立下

  • 连皇帝都忌惮三分的大唐名将郭子仪,为何害怕一个丑八怪?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堪称大唐中兴之臣,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的顶梁柱,他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忌惮三分。可能大家不是很相信,这里举个小例子。唐代宗永泰元年,公主下嫁郭子仪之子郭暧,两口子时间长了没有不拌嘴的,一次郭暧与公主发生口角,骂道:你不就仗着自己爹是皇帝吗?我爹是不

  • 皇帝欲重赏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郭子仪

    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乔叟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潮流,在历史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这些伟大的人物立下过汗马功劳。立下过功劳的人也曾被当朝统治者给予丰厚的酬劳,或者是高官。尤其是当一个朝代建立之初,这个统治者身边必然会有着众多追随者,而当朝统治者或者说领导人也会拉拢各方人

  • 一己之身安天下,千古为臣第一人-四朝柱石郭子仪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郭子仪

    曾经看过一个对人物的评价,说为人臣子,粗略的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尽心竭力,兢兢业业,以安定天下为己任,这类臣子最多,也最常见,也是一个朝代得以维系统治的重要原因;第二类臣子是心怀不轨,处心积虑地谋反,比较著名的有安禄山,王莽等人,成功了南面称孤,败了也要拖着无数人为自己死,这种臣子虽然不多,历史

  • 郭子仪善用语言技巧,借助回纥将领之间的友谊,化不利为神奇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前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规律在人与人交往中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懂得如何去说,往往能够将不利的情况转换为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很多人了解郭子仪都是从他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入手的,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个语言高手,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成功打动人心。回纥和吐蕃的联合在大唐王朝发

  • 郭子仪的明哲保身:年过八十仍要妻妾成群、寻欢作乐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的睿智平安人生:年过八十,妻妾成群,依旧乐在其中。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美不胜收。但正如波峰前必有波谷一样,李唐在盛世之前也曾遭受过安史之乱、中兴通讯等重创。幸运的是,郭子兴之流挺身而出,恢复了垂死的王朝。不过,“重创皇室,荣耀子孙”的郭子仪,似乎有些肆无忌惮?1.儿子堆里的武林高手李唐虽然没有魏

  •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王室,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郭子仪

    成就高不震主,地位显赫大众没病当大唐楼倒塌危在旦夕时,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人物,力挽狂澜。这就是郭子仪,一代名将名臣。“渔阳鼓落地”时,年近七十的郭子仪奉命出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刺史,救了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吐蕃入侵,诸侯城邦的骚乱,全靠他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皇子,都是靠

  • 郭子仪虽大权在握、功高震主,却尊崇有加得以善终,秘诀只有3点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古代,因大权在握、功高震主而遭到皇帝忌惮一直以来都是令臣子胆寒的事情。历史上有太多的名臣猛将,实现了自己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却因为所立的功劳太大,最后不得善终。因为他们的声望已经超过了皇帝,有能力威胁到皇权,使得皇帝下定决心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除之,以免后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

  • 皇帝要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郭子仪

    “一夫一妻才是最好的夫妻相处模式。”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娶了一个以上的老婆,那就是重婚罪,但其实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其实在古代也是秉承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只不过男人在纳妾这一块,朝廷并不会管束,因此很多达官贵人,一妻多妾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客观分析一下的话,这种所谓的一妻多妾是不是一种健康的夫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