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善用语言技巧,借助回纥将领之间的友谊,化不利为神奇

郭子仪善用语言技巧,借助回纥将领之间的友谊,化不利为神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国栋说历史 访问量:1067 更新时间:2024/1/20 1:53:23

前言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规律在人与人交往中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懂得如何去说,往往能够将不利的情况转换为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很多人了解郭子仪都是从他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入手的,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个语言高手,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成功打动人心。

回纥和吐蕃的联合

在大唐朝发展到764年的时候,当时出了一名叛将,此人不仅背叛了唐朝,同时还煽动回纥和吐蕃两个国家联合起来,一起对唐朝的中原大地发起攻击。眼看着战乱即将触发,唐朝大将郭子仪便急急忙忙的带领一万大兵连夜赶赴前线,但是因为他的兵力是十分薄弱的,只能让自己所在的大军驻守泾阳城里。然而,郭子仪的大军还没有完全部署好,敌人就已经非常快速地将这座城市包围起来,当时他们带领着最少30万大军前来围攻郭子仪的军队。

《旧唐书》:比到,虏骑围已合,乃使李国臣、高升、魏楚玉、陈回光、朱元琮各当一面,身自率铠骑二千出入阵中。回纥怪问,:“是谓谁?”报曰:“郭令公。”惊曰:“令公存乎?怀恩言天可汗弃天下,令公即世,中国无主,故我从以来。公今存,天可汗存乎?”

与此同时,背叛了唐朝的大将仆固怀恩虽然已经成功说服对中原大地发起攻击,但是此时他却因病去世,回纥和吐蕃因为没有了联络员,导致这两方的将领都特别想要获得领导权,但在纷纷争夺领导权的时候,坚持不让,甚至将他们所带领的队伍一分为三。

这样的消息很快传到郭子仪那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郭子怡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因为回想之前的回纥部族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曾经帮助过唐朝大军,甚至在他们的军队中,有很多都与郭子瑜比较熟悉的将领,他们曾经在一起作战,彼此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想到这些顾子怡,便想着利用这种情感去联络那些大将,试图对他们进行瓦解。

郭子仪的计策

想到这个方法之后,郭子仪立即派部下前去回纥营。被郭子仪派去的李光瓒再来到了回纥的军营之后,见到了他们的都督药葛罗,并且将郭子仪的意思传达给对方。在得知郭子仪还活着的时候,药葛罗也感到十分的惊讶,其他将领也觉得十分奇怪,因为他们在作战的过程中曾经出生入死,确实对郭子怡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而得知郭子怡就在泾阳城,是这里驻军的领导者,药葛罗感到十分的欣喜。不过这种欣喜只持续了没多长时间,他便产生疑惑担心这是唐朝军队的骗局,甚至还说只有亲眼见到了郭子义之后才信。

《旧唐书》:子仪使谕虏曰:“昔回纥涉万里,戡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今乃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弃亲,于回纥何有?”

李光瓒立即向对方许诺,会将对方的意愿传达给郭子仪,甚至请郭子义与他们相见。李光瓒再回到唐朝军营之后,并将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大将们认为郭子义不能前去见回纥人,很是担心他遭人暗害。不过,郭子仪却坚持说要去,而且他分析说,按照当时的情形来看,他们的兵力太少了,一旦和敌人面对面势必会很不利。郭子仪还说他之前和那些将领们确实建立了很深的情感,或许他们在见面之后,对方会看在以往的情分上避免一场战争呢?

郭子仪打感情牌

看到郭子义的决心已下,将领们便不再劝阻,最后他们便挑选了500名壮士跟随郭子仪一同前往。不过,郭子仪却没有同意让这500名壮士跟随他一同前往,因为他认为带的人多了反而会坏事。之后,郭子仪跨上了马便离开了泾阳城。与他一同前往的仅仅只有两个随从,他们一路往前一路高声喊道:“郭令公到了!”

《旧唐书》:十月,子仪入朝,还镇河中。时议以西蕃侵寇,京师不安,马璘虽在邠州,力不能拒,乃以子仪兼邠宁庆节度,自河中移镇邠州,徙马璘为泾原节度使。

听到喊声之后,回纥很多将领纷纷前去围观,药葛罗得到下属的报告之后,连忙跑出营门,与此同时还命令左右弓箭手准备好弓箭,做好警戒。郭子仪看到对方做出如此迎接方式,便叫自己的手下全部放下武器,随后他便走向对方的营门。很多将领望着越来越近的郭子仪,才相信确实是他来了,于是便纷纷下马,跪拜迎接。郭子仪立即从马上下来,并且直接走到药葛罗面前,很真诚地握住了对方的手,两个人一同进入帐内。

两人在大战之中互相诉说着旧情,而且彼此都非常伤感,郭子仪这时才趁机说到他们在过去的时候为唐朝立下的大功,而且并没有亏待他们,只是他们受到了仆固怀恩的挑拨,才做出一些违背合约的事情,他不想他们之间变成敌人。郭子仪指出仆固怀恩背叛了皇帝,甚至连他的亲娘都不顾,怎么能相信这样一个人呢?他还指出对方背叛,只是想借助于回纥的力量达到他自己的目的。

药葛罗因为和郭子仪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确实是比较深厚的,再加上郭子仪的一番分析,他也知道自己上当了,并且说正是因为仆固怀恩说唐朝皇帝已经升了天,令公也逝世了,唐朝国内正处于大乱状态,便叫他去收拾残局。直到现在才明白令公还健在,确实是一场误会。

郭子仪其实早已经猜透了药葛罗的心思,便对他说,吐蕃人也确实是太过分了,竟然敢怂恿他前来攻打朝廷,指出对方只一箭双雕的毒计,让回纥和唐朝互相厮杀,他从中渔翁得利,必须要好好教训吐蕃一翻。郭子仪提议他们联合一起去攻打吐蕃,截取他们的物资,这样对回纥与唐朝都是有利的经过郭子仪的一番话,药葛罗这周同意他们联合起来,吐蕃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准备连夜撤兵,但是,郭子仪与药葛罗联合起来发起攻击,把吐蕃杀得惨败连天。

总结

郭子仪无疑是十分聪明的,他不仅借助于与回纥将领之间的友谊说服对方,并且巧妙的运用计谋,让他们与自己联合,不仅化解了一场大战,同时还消除了边境的危机,甚至还借机对吐蕃打击。

参考献:

《旧唐书》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郭子仪的明哲保身:年过八十仍要妻妾成群、寻欢作乐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的睿智平安人生:年过八十,妻妾成群,依旧乐在其中。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美不胜收。但正如波峰前必有波谷一样,李唐在盛世之前也曾遭受过安史之乱、中兴通讯等重创。幸运的是,郭子兴之流挺身而出,恢复了垂死的王朝。不过,“重创皇室,荣耀子孙”的郭子仪,似乎有些肆无忌惮?1.儿子堆里的武林高手李唐虽然没有魏

  •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王室,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郭子仪

    成就高不震主,地位显赫大众没病当大唐楼倒塌危在旦夕时,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人物,力挽狂澜。这就是郭子仪,一代名将名臣。“渔阳鼓落地”时,年近七十的郭子仪奉命出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刺史,救了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吐蕃入侵,诸侯城邦的骚乱,全靠他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皇子,都是靠

  • 郭子仪虽大权在握、功高震主,却尊崇有加得以善终,秘诀只有3点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古代,因大权在握、功高震主而遭到皇帝忌惮一直以来都是令臣子胆寒的事情。历史上有太多的名臣猛将,实现了自己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却因为所立的功劳太大,最后不得善终。因为他们的声望已经超过了皇帝,有能力威胁到皇权,使得皇帝下定决心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除之,以免后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

  • 皇帝要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郭子仪

    “一夫一妻才是最好的夫妻相处模式。”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娶了一个以上的老婆,那就是重婚罪,但其实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其实在古代也是秉承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只不过男人在纳妾这一块,朝廷并不会管束,因此很多达官贵人,一妻多妾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客观分析一下的话,这种所谓的一妻多妾是不是一种健康的夫妻关

  • 文比王阳明,武比郭子仪,这个男人却被骂笨?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郭子仪

    曾国藩这个名字,您一定不陌生吧。在中国近代史上,他可谓是一代奇人。他创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梁启超把他和孔子、王阳明相提并论,认为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代圣人。这样辉煌的成就,您一定想不到会和一个智力愚笨,脾气暴躁,常年疾病缠身的人有关。但我列举的这个浑身是缺点

  • 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郭子仪

    大唐时期有位著名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征战沙场,参与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多次力挽狂澜,平息了一场又一场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战役。可以说当时的大唐无人不佩服他卓越的能力,他的地位逐渐不可替代。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崇高之人,到了晚年却被众人嘲讽成了纵情酒色之徒,但他丝毫不介意、

  • 一生攻城700余座,唐朝“军神”郭子仪后人,为何替外族征战?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郭子仪

    唐朝有两个“军神”,前有李靖,后有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 郭子仪平叛归来,皇帝为他要何赏赐,郭:请赐臣6位美女!真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郭子仪

    763年,年近70岁的郭子仪仅用15天平定吐蕃,收复长安,功震朝野。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大声说:请皇上赐臣6位绝色美女。众臣纷纷嘲笑郭子仪不正经。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勤王,相继收复河北、河东,因功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57年,又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

  • 郭子仪收复两京,已经具备功高盖主的条件,为何皇帝不疑心?

    历史人物编辑:咖啡随笔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收复两京,已经具备功高盖主的条件,为何皇帝不疑心?历史上因为大臣功高盖主而惨遭身死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韩信之死,别人劝他急流勇退,可是韩信却不信刘邦会杀他,韩信自作聪明要刘邦立下誓言不能杀他,殊不知吕后看到韩信已经功高盖主,威胁到丈夫的政权,于是设计杀害了韩信。而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最后能

  • 郭子仪怒骂儿子是奴才命,只因他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阿斗爱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的名将,说他对唐朝乃至对华夏大地有再造之功也不为过。他有个儿子叫郭暖,娶了升平公主。有一天他俩吵架,郭暖气急败坏,说皇帝有什么了不起,郭子仪只不过是不稀罕当而已。升平公主回去找唐代宗告状,没想到唐代宗说:“他说得没错啊,如果郭子仪要当皇帝,就没有我什么事了。”由此可见郭子仪的威望和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