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帝欲重赏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其高明

皇帝欲重赏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其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直爽侃历史 访问量:1580 更新时间:2024/1/19 19:22:21

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乔叟

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潮流,在历史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这些伟大的人物立下过汗马功劳。立下过功劳的人也曾被当朝统治者给予丰厚的酬劳,或者是高官。尤其是当一个朝代建立之初,这个统治者身边必然会有着众多追随者,而当朝统治者或者说领导人也会拉拢各方人士,共同赢得这天下。但是当皇位得到手之后,坐在皇位的人又开始纠结是否真正和那些打天下的同伴,平分天下。

统治者开始担忧自己的皇位,有一天也会被自己的伙伴窃取,所以有一些功臣想要获得善始善终,必然要小心翼翼地做人,试图削弱皇帝对自己的不信任。唐朝时就有一位名将,同样也是如此,一把年纪了还需要靠美色来消除皇帝对自己的猜疑,这个有名的人物是历史上著名的将军,郭子仪

一提起郭子仪这位名将,必然会想起安史之乱。当年的安史之乱极其混乱,在这其中有不少人趁势而起,同样也有不少功臣诞生于这个混乱时期,郭子仪就是当年有名的人物。当年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又击溃了少数民族,将当时的唐朝从一个濒临崩溃的边缘拉回来了。而且最让人惊讶的是,郭子仪竟然能够善始善终,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极少部分大臣可以做到。

因为一个人手中有了权力之后,必然就会引起皇帝的忌惮,皇帝会千方百计地收回这些权利,进行各种各样的勾心斗角之争。但是郭子仪这个人,就能够全身而退,能够自保。郭子仪经历了7个皇帝,可以说是一个长寿之人。早年通过武举进入官场,成为一名官员,之后一帆风顺。他享受到的待遇,让他的后代同样也有着不错的命运。

但是郭子仪当官时期,难道他真的能够在所有的事情之中全身而退吗?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缺点,在当今世界也没有任十全十美之事,所以郭子仪同样也受到过皇帝的猜疑和忌惮。安史之乱之时,皇亲贵族们颠沛流离,仓皇出逃。当时的皇帝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再次用郭子仪。同样郭子仪也没有辜负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在其英明指导之下,军队迅速平定了叛乱。

众所周知,此时郭子仪身上已经有了卓越功勋,甚至还手握军权,军事实力可以说是在那个年代,已经无人能够并肩,所以威胁到了皇帝的统治,毕竟利益必然要处在一个平衡状态。而且郭子仪手中的权力过多,也会被一些小人盯上,他们试图通过将郭子仪拉下水,提升自己在皇帝面前的形象。对于当时的皇帝来讲,郭子仪在平定叛乱之后,手握重权,他手中的权力对皇位产生威胁。久而久之郭子仪不再受到皇帝的信任,皇帝也开始收回郭子仪手中的权力。

皇帝的所作所为,郭子仪内心也十分明白,后来又因为少数民族的进犯,郭子仪不得不再次披甲上阵。当时也是因为没有武将可以重用,少数民族进犯之时,郭子仪运筹帷幄再次立下了功劳。倘若再次对郭子仪进行册封,这势必就会影响到皇权。郭子仪也非常的会审时度势,他皇帝提出了告老还乡,皇帝虽然听了这一番话,内心松了一口气,但是皇帝也同样明白,郭子仪立的大功必然会册封一些东西,但是又因为当时的郭子仪已经无法再次进行册封。

郭子也明白皇帝的难处,所以便向皇帝要了6个貌美如花的侍女。要知道当时的郭子仪年事已高,在如此高的年龄之下,要了几个貌美如花的侍女,从而也给了皇帝另一个信号,那就是他是一个为老不尊喜爱美色之人,这一举动也让皇帝彻底放心了。所以郭子仪通过用貌美如花的侍女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好色之人蒙蔽皇帝,让自己得以安心回家养老,同时也不让皇帝对自己有猜疑和忌惮,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之计。

总结

郭子仪寿终正寝之后,人们才发现皇帝赏赐给他的侍女,郭子仪并没有动,而人们这时候也明白了郭子仪之所以会要这几个侍女回家养老,就是打消皇帝对自己内心的不信任。人们纷纷赞扬郭子仪的举动十分高明,确实郭子仪倘若不做出这样的举动,他很有可能无法寿终正寝。在过去的时代就是这样,有句话虽然这样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身处在高位的统治者或者说管理者,无论是看人和看事,总会保留着一丝怀疑。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一己之身安天下,千古为臣第一人-四朝柱石郭子仪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郭子仪

    曾经看过一个对人物的评价,说为人臣子,粗略的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尽心竭力,兢兢业业,以安定天下为己任,这类臣子最多,也最常见,也是一个朝代得以维系统治的重要原因;第二类臣子是心怀不轨,处心积虑地谋反,比较著名的有安禄山,王莽等人,成功了南面称孤,败了也要拖着无数人为自己死,这种臣子虽然不多,历史

  • 郭子仪善用语言技巧,借助回纥将领之间的友谊,化不利为神奇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前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规律在人与人交往中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懂得如何去说,往往能够将不利的情况转换为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很多人了解郭子仪都是从他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入手的,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个语言高手,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成功打动人心。回纥和吐蕃的联合在大唐王朝发

  • 郭子仪的明哲保身:年过八十仍要妻妾成群、寻欢作乐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的睿智平安人生:年过八十,妻妾成群,依旧乐在其中。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美不胜收。但正如波峰前必有波谷一样,李唐在盛世之前也曾遭受过安史之乱、中兴通讯等重创。幸运的是,郭子兴之流挺身而出,恢复了垂死的王朝。不过,“重创皇室,荣耀子孙”的郭子仪,似乎有些肆无忌惮?1.儿子堆里的武林高手李唐虽然没有魏

  •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王室,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郭子仪

    成就高不震主,地位显赫大众没病当大唐楼倒塌危在旦夕时,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人物,力挽狂澜。这就是郭子仪,一代名将名臣。“渔阳鼓落地”时,年近七十的郭子仪奉命出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刺史,救了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吐蕃入侵,诸侯城邦的骚乱,全靠他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皇子,都是靠

  • 郭子仪虽大权在握、功高震主,却尊崇有加得以善终,秘诀只有3点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古代,因大权在握、功高震主而遭到皇帝忌惮一直以来都是令臣子胆寒的事情。历史上有太多的名臣猛将,实现了自己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却因为所立的功劳太大,最后不得善终。因为他们的声望已经超过了皇帝,有能力威胁到皇权,使得皇帝下定决心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除之,以免后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

  • 皇帝要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郭子仪

    “一夫一妻才是最好的夫妻相处模式。”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娶了一个以上的老婆,那就是重婚罪,但其实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其实在古代也是秉承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只不过男人在纳妾这一块,朝廷并不会管束,因此很多达官贵人,一妻多妾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客观分析一下的话,这种所谓的一妻多妾是不是一种健康的夫妻关

  • 文比王阳明,武比郭子仪,这个男人却被骂笨?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郭子仪

    曾国藩这个名字,您一定不陌生吧。在中国近代史上,他可谓是一代奇人。他创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梁启超把他和孔子、王阳明相提并论,认为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代圣人。这样辉煌的成就,您一定想不到会和一个智力愚笨,脾气暴躁,常年疾病缠身的人有关。但我列举的这个浑身是缺点

  • 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郭子仪

    大唐时期有位著名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征战沙场,参与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多次力挽狂澜,平息了一场又一场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战役。可以说当时的大唐无人不佩服他卓越的能力,他的地位逐渐不可替代。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崇高之人,到了晚年却被众人嘲讽成了纵情酒色之徒,但他丝毫不介意、

  • 一生攻城700余座,唐朝“军神”郭子仪后人,为何替外族征战?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郭子仪

    唐朝有两个“军神”,前有李靖,后有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 郭子仪平叛归来,皇帝为他要何赏赐,郭:请赐臣6位美女!真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郭子仪

    763年,年近70岁的郭子仪仅用15天平定吐蕃,收复长安,功震朝野。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大声说:请皇上赐臣6位绝色美女。众臣纷纷嘲笑郭子仪不正经。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勤王,相继收复河北、河东,因功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57年,又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