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功高盖世:韩信喋血长乐宫,郭子仪历四朝恩宠,这里边有何秘诀?

功高盖世:韩信喋血长乐宫,郭子仪历四朝恩宠,这里边有何秘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子豪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4/1/19 18:50:48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已经一贬再贬的韩信终究还是躲不过功高震主的祸端,被吕后、萧何骗到了长乐宫的钟室内处死。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以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灭”的感慨(此前,乃范蠡劝告友人所言),作为西汉第一功臣,韩信身死再一次验证了功高盖主的危险。

韩信曾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是西汉建国必不可少的一大助力,谋方略平天下,夺取关中、降服魏王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卬、燕王臧荼,攻下代国、赵国、齐国,最后垓下之围逼迫项羽自刎乌江。

就韩信功绩而言,功高震主一点都不过分,更何况刘邦曾两次暗示,希望能够收回韩信的兵权。孤傲的韩信不仅自视甚高,甚至在刘邦需要援助的时候要挟代理齐王的位置,垓下之围的胜利也是建立在封赏土地的前提上。因此,项羽一灭,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韩信就从齐王降为楚王又继续下降至淮阴侯。

即使如此,韩信还是不知“为臣之道”,不仅仅怨恨削爵,还与企图谋反此后也确实谋反的陈豨交好,这便是取死之道。

韩信的身死有着功高震主的缘由,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的郭子仪同样也功高震主,然而却长寿至八十五,在当下也属高寿更何况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

郭子仪自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起便挑起了重担,五十八岁的郭子仪与李光弼率领着10万大军,连战连克,史思明数万兵马无力招架。潼关失守,玄宗逃至成都,肃宗李亨登上大位,此后郭子仪任副元帅,收复两京(长安洛阳)。

代宗李豫时期,郭子仪再任副元帅,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刚平定,吐蕃便攻破了长安,而郭子仪只用了15天便收复。唐将仆固怀恩叛乱,两次联合回纥、吐蕃皆被郭子仪机智抵挡,甚至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保卫国家,六十八岁的郭子仪“单刀赴会”游说回纥,瓦解了敌军联盟。

郭子仪对于唐朝可以说是有着再造之恩,功高盖主不亚于韩信,然而结局却是天差地别。唐德宗尊郭子仪为“尚父”,将之比作大唐的姜子牙周公,郭子仪逝世而罢朝五日,为之亲自送行。

事实上,手握重兵又多次“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郭子仪的伟绩也令君主担忧。肃宗曾削夺郭子仪兵权,代宗曾贬郭子仪前往督造皇陵,不过对此郭子仪并无怨言,国家有难辄全力以赴。

在为人处事方面,郭子仪宽厚仁义,代宗宠臣鱼朝恩与之不睦,不怀好意地邀请一同出游,郭子仪仍旧单刀赴会,将鱼朝恩感动的泣涕涟涟。而自家祖坟被盗,身为重臣的郭子仪不责难他人,只是单方面的反省自己。

同样功高盖世,韩信身死族灭,郭子仪却世所推崇。归根结底便是,郭子仪热忱的爱国赤子之心与宽厚仁义,身居高位却不居功自矜。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连皇帝都忌惮三分的大唐名将郭子仪,为何害怕一个丑八怪?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堪称大唐中兴之臣,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击败吐蕃、党项的入侵,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的顶梁柱,他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忌惮三分。可能大家不是很相信,这里举个小例子。唐代宗永泰元年,公主下嫁郭子仪之子郭暧,两口子时间长了没有不拌嘴的,一次郭暧与公主发生口角,骂道:你不就仗着自己爹是皇帝吗?我爹是不

  • 皇帝欲重赏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美人,十年后才知其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郭子仪

    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乔叟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潮流,在历史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这些伟大的人物立下过汗马功劳。立下过功劳的人也曾被当朝统治者给予丰厚的酬劳,或者是高官。尤其是当一个朝代建立之初,这个统治者身边必然会有着众多追随者,而当朝统治者或者说领导人也会拉拢各方人

  • 一己之身安天下,千古为臣第一人-四朝柱石郭子仪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郭子仪

    曾经看过一个对人物的评价,说为人臣子,粗略的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尽心竭力,兢兢业业,以安定天下为己任,这类臣子最多,也最常见,也是一个朝代得以维系统治的重要原因;第二类臣子是心怀不轨,处心积虑地谋反,比较著名的有安禄山,王莽等人,成功了南面称孤,败了也要拖着无数人为自己死,这种臣子虽然不多,历史

  • 郭子仪善用语言技巧,借助回纥将领之间的友谊,化不利为神奇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前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规律在人与人交往中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懂得如何去说,往往能够将不利的情况转换为对自己有利的局面。很多人了解郭子仪都是从他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入手的,但事实上他还是一个语言高手,善于运用语言的技巧,成功打动人心。回纥和吐蕃的联合在大唐王朝发

  • 郭子仪的明哲保身:年过八十仍要妻妾成群、寻欢作乐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橘子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的睿智平安人生:年过八十,妻妾成群,依旧乐在其中。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美不胜收。但正如波峰前必有波谷一样,李唐在盛世之前也曾遭受过安史之乱、中兴通讯等重创。幸运的是,郭子兴之流挺身而出,恢复了垂死的王朝。不过,“重创皇室,荣耀子孙”的郭子仪,似乎有些肆无忌惮?1.儿子堆里的武林高手李唐虽然没有魏

  •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王室,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郭子仪

    成就高不震主,地位显赫大众没病当大唐楼倒塌危在旦夕时,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人物,力挽狂澜。这就是郭子仪,一代名将名臣。“渔阳鼓落地”时,年近七十的郭子仪奉命出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刺史,救了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吐蕃入侵,诸侯城邦的骚乱,全靠他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皇子,都是靠

  • 郭子仪虽大权在握、功高震主,却尊崇有加得以善终,秘诀只有3点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古代,因大权在握、功高震主而遭到皇帝忌惮一直以来都是令臣子胆寒的事情。历史上有太多的名臣猛将,实现了自己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却因为所立的功劳太大,最后不得善终。因为他们的声望已经超过了皇帝,有能力威胁到皇权,使得皇帝下定决心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除之,以免后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

  • 皇帝要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郭子仪

    “一夫一妻才是最好的夫妻相处模式。”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娶了一个以上的老婆,那就是重婚罪,但其实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其实在古代也是秉承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只不过男人在纳妾这一块,朝廷并不会管束,因此很多达官贵人,一妻多妾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客观分析一下的话,这种所谓的一妻多妾是不是一种健康的夫妻关

  • 文比王阳明,武比郭子仪,这个男人却被骂笨?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郭子仪

    曾国藩这个名字,您一定不陌生吧。在中国近代史上,他可谓是一代奇人。他创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梁启超把他和孔子、王阳明相提并论,认为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代圣人。这样辉煌的成就,您一定想不到会和一个智力愚笨,脾气暴躁,常年疾病缠身的人有关。但我列举的这个浑身是缺点

  • 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郭子仪

    大唐时期有位著名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征战沙场,参与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多次力挽狂澜,平息了一场又一场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战役。可以说当时的大唐无人不佩服他卓越的能力,他的地位逐渐不可替代。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崇高之人,到了晚年却被众人嘲讽成了纵情酒色之徒,但他丝毫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