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的明哲保身:年过八十仍要妻妾成群、寻欢作乐

郭子仪的明哲保身:年过八十仍要妻妾成群、寻欢作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大橘子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4/1/22 2:11:54

郭子仪的睿智平安人生:年过八十,妻妾成群,依旧乐在其中。留给很多人的印象是美不胜收。但正如波峰前必有波谷一样,李唐在盛世之前也曾遭受过安史之乱、中兴通讯等重创。幸运的是,郭子兴之流挺身而出,恢复了垂死的王朝。不过,“重创皇室,荣耀子孙”的郭子仪,似乎有些肆无忌惮?

1.儿子堆里的武林高手

李唐虽然没有魏晋时期那样以门第闻名。但因为相距不远,而李唐的建立离不开世家对李渊的支持,所以在李唐,权贵家族依然是社会上的重要力量,享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不少豪门子弟早早靠着亲情立下功名,或者在阴影的影响下走上仕途。

但在山西太原的公子中,就有这样一位不走寻常路的少年。他出生于中原八大姓氏之一——太原郭氏。他是郭敬知的次子,曾任魏州、冀州、随州、寿州刺史。

这个年轻人就是郭子仪。虽然出身豪门,父亲也是公务员,但郭子仪在武则天时期就参加过武林。而出乎父母意料的是,他果然在武功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凭借自己的努力,从九品以下的军职走上了仕途。

此后数年,郭子兴活跃于军中,不断升迁:贵州总督府都督、单于总督府副都督、振武军使、安西副都督、副都督。北亭的……在他的足迹中郭子仪走遍大江南北,于天宝八年(749)成为左武卫三品将军,兼任横塞军、安北副都督。天宝十三年(754年),历任九原郡刺史、西首江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使右翼兵马使……虽域不同于父母,郭子仪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出身豪门,成长为新一代豪门,也算是当之无愧的出身。

2.中兴的兴衰

不过,如果你对历史比较敏感的话,可能就会发现郭子兴活跃于天宝年间。天宝十四年(755),李唐遭遇了最严重的震荡——安史之乱。而就在这之前不久,郭子仪刚刚因为母亲的去世,以服丧的方式被免职。因此危难之际,不得不得到“多卿”的重用,改名魏惟卿,单于安北副都护,灵武县太守,兼任御史中丞,权署副使。朔方节度使,并率领大军。去迎接安禄山叛军。安史之乱期间,郭子仪作为唐军的重要将领,率领或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打败了安禄山、史思明、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并击溃甚至斩首了周晚清、高岫烟、阿史那从里、崔千由等投奔唐将敌将。因有功,升为肃宗兵部尚书,童中书门下平章事,乃至天下兵马副元帅司空等。

然而,乾元二年(759年)春,郭子仪在与史思明的战斗中狼狈而退。当时,唐肃宗信任的宦官鱼朝恩对手握重兵、刚直不阿的郭子仪不满,便将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郭子仪身上。唐肃宗听信了鱼朝恩的谗言,果然夺走了郭子仪的兵权,取而代之的是李熙、李光弼

但肱骨毕竟是肱骨。正如之前郭子仪被多卿所用,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朝廷急需领兵,所以郭子仪在大家的选举中得到了重用。尽管一己私利的鱼朝恩不断插手阻挠,郭子仪最终还是被封为汾阳郡王,并在朔方、河中、北亭等州担任武将,并在兴平军和定国军。副元帅...

从武则天时期的入仕到唐肃宗时期的夺权,历经五个朝代,这可以说是郭子仪仕途上的第一次大起大落。

后来在唐朝时期,因为仇恨宦官程元振,续命唐朝的老将郭子仪被剥夺了兵权,派他去监修皇陵。唐德宗时期,郭子仪因勤奋升任太尉,加封“尚辅”,但仍被罢免军职。

三、晚年的浪漫与无奈

到德宗时,郭子仪已经是朝中难得一见的七朝元老,更是军中德高望重的将领。但这一切都未能阻止新继位的唐德宗在利害关系人的怂恿下嫉妒郭子仪。对此,郭子仪虽然充满无奈,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为了进一步打消德宗对自己的顾虑,保护家人,郭子仪甚至不惜“自毁名誉”。

其实早在唐代宗时期,在代宗准备嘉奖郭子仪屡立功绩的时候,郭子仪就曾表示,不需要大官厚禄,只想要多几个美人。当然,这并不是因为郭子仪不顾家国大义而沉迷美色,而是他当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太高了,应该勇往直前。

所以当继承了唐代宗衣钵的唐德宗想要削弱自己的时候,郭子仪不仅温顺地接受了,还主动投入了家中美女的怀抱。

虽然后来因为晚年的风流韵事成了别人的谈资,但郭子仪自己并不在意。遵君臣之道,是他大半生所坚持的,早已成为他处世精神的一部分。虽然离开心爱的军营颇为无奈,但身为一家之主的郭子仪,愿意用自己几年的前途换来一家人,远离“功勋大师”的风波,成为一家之主。安全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像这样的郭子仪还不是正人君子,那么李唐两代人都称不上君子。

参考:

[1]王金元.唐朝名将郭子仪,为何善始善终?[J].文史天地,2016,(07):31-34.

标签: 郭子仪

更多文章

  •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大唐王室,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郭子仪

    成就高不震主,地位显赫大众没病当大唐楼倒塌危在旦夕时,出现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人物,力挽狂澜。这就是郭子仪,一代名将名臣。“渔阳鼓落地”时,年近七十的郭子仪奉命出任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刺史,救了李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的吐蕃入侵,诸侯城邦的骚乱,全靠他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皇子,都是靠

  • 郭子仪虽大权在握、功高震主,却尊崇有加得以善终,秘诀只有3点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郭子仪

    在中国古代,因大权在握、功高震主而遭到皇帝忌惮一直以来都是令臣子胆寒的事情。历史上有太多的名臣猛将,实现了自己辅佐君王建功立业的抱负,最后却因为所立的功劳太大,最后不得善终。因为他们的声望已经超过了皇帝,有能力威胁到皇权,使得皇帝下定决心最后不得不把他们除之,以免后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

  • 皇帝要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只要6个江南美女,10年后才知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郭子仪

    “一夫一妻才是最好的夫妻相处模式。”在如今这个时代,如果娶了一个以上的老婆,那就是重婚罪,但其实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其实在古代也是秉承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只不过男人在纳妾这一块,朝廷并不会管束,因此很多达官贵人,一妻多妾的例子可谓是数不胜数。客观分析一下的话,这种所谓的一妻多妾是不是一种健康的夫妻关

  • 文比王阳明,武比郭子仪,这个男人却被骂笨?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郭子仪

    曾国藩这个名字,您一定不陌生吧。在中国近代史上,他可谓是一代奇人。他创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梁启超把他和孔子、王阳明相提并论,认为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一代圣人。这样辉煌的成就,您一定想不到会和一个智力愚笨,脾气暴躁,常年疾病缠身的人有关。但我列举的这个浑身是缺点

  • 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郭子仪

    大唐时期有位著名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征战沙场,参与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多次力挽狂澜,平息了一场又一场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战役。可以说当时的大唐无人不佩服他卓越的能力,他的地位逐渐不可替代。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崇高之人,到了晚年却被众人嘲讽成了纵情酒色之徒,但他丝毫不介意、

  • 一生攻城700余座,唐朝“军神”郭子仪后人,为何替外族征战?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郭子仪

    唐朝有两个“军神”,前有李靖,后有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郭子仪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 郭子仪平叛归来,皇帝为他要何赏赐,郭:请赐臣6位美女!真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刘续标签:郭子仪

    763年,年近70岁的郭子仪仅用15天平定吐蕃,收复长安,功震朝野。唐代宗问他想要什么赏赐,郭子仪大声说:请皇上赐臣6位绝色美女。众臣纷纷嘲笑郭子仪不正经。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率军勤王,相继收复河北、河东,因功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757年,又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代国公,又进位中书令。

  • 郭子仪收复两京,已经具备功高盖主的条件,为何皇帝不疑心?

    历史人物编辑:咖啡随笔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收复两京,已经具备功高盖主的条件,为何皇帝不疑心?历史上因为大臣功高盖主而惨遭身死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韩信之死,别人劝他急流勇退,可是韩信却不信刘邦会杀他,韩信自作聪明要刘邦立下誓言不能杀他,殊不知吕后看到韩信已经功高盖主,威胁到丈夫的政权,于是设计杀害了韩信。而同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最后能

  • 郭子仪怒骂儿子是奴才命,只因他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阿斗爱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是唐朝的名将,说他对唐朝乃至对华夏大地有再造之功也不为过。他有个儿子叫郭暖,娶了升平公主。有一天他俩吵架,郭暖气急败坏,说皇帝有什么了不起,郭子仪只不过是不稀罕当而已。升平公主回去找唐代宗告状,没想到唐代宗说:“他说得没错啊,如果郭子仪要当皇帝,就没有我什么事了。”由此可见郭子仪的威望和功绩。

  • 郭子仪的后代当了大将,只因说话尖酸刻薄,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郭子仪

    郭子仪是尽人皆知的唐朝名将。他一生有两个特点,第一自然是他文韬武略超群出众,在危急关头挽救大唐社稷,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首功。第二是他精于为官之道,在险恶诡诈的仕途上始终能如鱼得水,上至皇帝下至群臣,他都能与之和睦相处,两来无事,成功逃脱了功臣没有好下场的怪圈,堪称难能可贵。然而,郭子仪的这项立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