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飞冲天:从乞丐堆里走出来的李昪,是怎样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的?

一飞冲天:从乞丐堆里走出来的李昪,是怎样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砖家 访问量:904 更新时间:2023/12/26 9:05:05

文|格瓦拉同志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十月二十一日,金陵城(今南京市)内,十国之一的南吴在走过35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寿终正寝”。就在这一天,南吴权相徐知诰逼迫傀儡皇帝杨溥“禅位”,旋即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齐,并改元为升平。两年后(939年),徐知诰宣布改名为李昪,并将国号改为唐,后世史家为了将它跟唐朝和后唐做区别,因而称之为南唐。

李昪画像

在“禅让”仪式上,李昪身穿龙袍、头戴皇冠,并从礼官手中接过象征至高皇权的玉玺,一个新时代就此开。就在这一刻,受禅台下传来整齐划一的“吾皇万岁、万万岁”的颂圣之声,如大潮轰鸣一般甚是壮观。看着匍匐在脚下的文武群臣,李昪的内心肯定无比激动,此时的他难免回想起如烟的往事,尤其是40多年前那段混迹于乞丐堆中的不堪往事。

是的,跟“后辈”明太祖朱元璋一样,作为南唐开国皇帝的李昪也曾经做过乞丐,在“贱民”行列中蹭蹬多年。那么问题来了,从乞丐堆里走出来的李昪,是如何成为一代开国皇帝的?

李昪的出身是个谜。按照李昪本人的说法,他是唐宪宗第十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小字彭奴,其父李荣是一介平民,在唐朝末年的战乱中不知所终。但是,关于李昪出身李唐皇室的说辞属于孤证,真实性大为可疑,毕竟在唐末五代冒充李唐皇室的“案例”屡见不鲜,出自沙陀族的后唐皇室便是“榜样”。因此,李昪的真名实姓只有他自己清楚,但恐怕直到死都不会告诉世人真相。

唐宪宗画像

李昪的真实出身虽然已不可考,但来自于底层家庭这一事实却是无可置疑的,并且由于唐末五代无休止的战乱,更是将他的人生推向可怖的深渊。根据旧、新《五代史》和《南唐书》等正史的记载,彭奴还是个娃娃时便失去双亲,在离开老家徐州后,独自在濠州、泗州一带流浪,成了一个靠要饭为生的小乞丐(注:在改名徐知诰之前,我们姑且使用他的小名“彭奴”来称呼李昪)。

对彭奴来讲,混迹丐帮的日子不堪回首。为了讨一口饭吃,彭奴受尽了施舍者的白眼、奚落,被路人辱骂、殴打也是“家常便饭”,甚至在丐帮内部都会遭到欺凌、抢夺,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不过,这段黑暗的日子并没有击垮彭奴,反而让他学会了隐忍、坚韧以及必要的猜疑和冷酷。这些性格,对于彭奴日后的夺权之路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

杨行密

就在彭奴于乞丐堆中苦苦挣扎之际,命运的大转折悄然来临。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南吴开国之君、时任唐朝淮南节度使的杨行密进攻濠州,因为偶然的机会而发现彭奴。当时,年仅7岁的彭奴虽然混迹于乞丐堆中,但他不凡的相貌以及鹤立鸡群的气质却让阅人无数的杨行密大为惊叹,进而心生怜爱。为此,杨行密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收养彭奴为义子。

在唐末五代,收养义子的风气在各阶层中都相当普遍,即使连皇帝都不能免俗,例如唐德宗李适便把心爱的孙子李謜(唐顺宗李诵之子)收为养子。但让杨行密没想到的是,亲儿们却对彭奴表现出深深的厌恶,一致反对其父收养这个小叫花子。然而,杨行密实在太喜欢彭奴,既然自己无法收养,便命令彭奴拜大将徐温为义父,并为他改名为徐知诰。

徐温

在苦水中泡大的徐知诰很懂得生存之道,在成为徐温的养子后,对义父孝顺备至,即使后者再怎么无故辱骂、殴打也毫无怨言。正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渐渐地,性情粗暴的徐温开始喜爱这个昔日的小叫花子,并亲自担负起教导的重任。更加幸运的是,养母李氏的心肠很好,对徐知诰疼爱、照顾有加,并帮助他在徐家站稳脚跟。

杨行密病死后(905年),长子杨渥、次子杨隆演相继即位,因为性格懦弱无法控制局势,导致徐温逐渐掌控朝政,成为南吴实际上的“当家人”。 为巩固权势,徐温一方面在朝中排除异己,另一方面则加快培养子侄辈。在这些晚辈当中,能力最优秀者当属徐知诰。徐知诰从升州防遏使做起,之后历任升州副使知州事、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等职务,逐渐成长为南吴的栋梁之才,声望日隆。

徐知诰

徐温虽然器重徐知诰,但考虑到后者毕竟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终究不敢完全相信他。因此,徐温为防止徐知诰的势力增长过快,便在暗中对其进行压制,同时又大力栽培长子徐知训,以便将来接班。对于徐温的猜忌,徐知诰心中虽然颇有怨恨,但始终没有公开严明,而是依旧在表面上对养父言听计从、任劳任怨,对干兄弟们关照有加,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幸运的是,就在徐温迁居升州以遥控朝政期间,留在京师广陵辅政的徐知训却因为欺辱南吴国王杨隆演和同僚,被大将朱瑾诛杀,由此给了徐知诰一个绝佳的夺权良机。变乱发生后,近在咫尺的徐知诰迅速率军平乱,在诛杀朱瑾、安定朝堂后,以淮南节度行军副使、内外马步都军副使的身份辅政,从而成功地架空义父,成为南吴实际上的主宰,时在后梁贞明四年(918年)。

五代十国局势(941年)

此后九年间,徐知诰跟义父间不断地斗智斗勇,在表面上维持一团和气的情况下,不断地培植党羽、扩充权位,而徐温为了扳倒养子,也在加速培养次子徐知询。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徐知询还没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时,徐温便撒手人寰,时在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就在徐温病死的当年,已经做了6年国王的杨溥(杨隆演之弟)自称皇帝,而他正是南吴的亡国之君。

徐温死后,徐知诰与徐知询之间的矛盾正式公开化,前者在谋士徐玠的策划下,成功地将义弟诱骗进京,并剥夺了他的全部军权。由此,徐知诰成为南吴唯一的掌权者,并被杨溥拜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俨然“准皇帝”。 此后十年间,徐知诰不断地挖空南吴的根基,最终完成篡位建国的终极目标。当年的小乞丐一飞冲天,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其人生经历堪称传奇。

南唐永陵

李昪由于做过乞丐,深知民间的疾苦,所以在位七年间以保境安民为要务,并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南唐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跃而成为南方诸国中实力最强者,而他由此也被史家誉为明君。后晋天福八年(943年)二月,李昪因病驾崩于升元殿,终年56岁,临终前遗命由太子李璟即位。李昪死后,被葬于永陵,李璟为其上谥号为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

参考书目

1.【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2015年版。

2.【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2013年版。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4.【南宋】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2010年版。

5.【清】吴任臣:《十国春秋》,中华书局1983年版。

标签: 李昪

更多文章

  • 富豪反派专业户!盘点李璟荣近年饰演过的8个反派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大彭爱健身标签:李璟

    由苏志燮、林秀香主演的《医法刑事》于1月23日完结,而池晟、徐智慧主演的《猎钻缉凶》于1月27日上档,没想到一部接着一部,在近期的韩剧中都可以看到演员「李璟荣」!总是饰演「会长」级别有钱人的「李璟荣」,从2017年开始就可以在一年内看到他在2~3部电视剧中「使坏」,而且一个角色比一个坏,交换身份、洗

  • 李璟:小楼吹彻玉笙寒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李璟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即南唐元宗,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于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

  • 刘辟为什么要把汝南白白送给刘备?他其实是个聪明人!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刘辟

    在刘备投靠袁绍的时候,刘辟居然要把汝南这个地盘白送给刘备,自己则甘愿做刘备的小弟,在寸土寸金的三国时代,刘辟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学爸以为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刘辟想要“洗白”自己。在当时的官方看来,刘辟就是个黄巾贼,是一个有过黑历史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可能做官,以后还有朝廷追杀的风险。但

  • 远离故乡,卢僎怅然叙写《南望楼》: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

    历史人物编辑:小四剧能说标签:卢僎

    《南望楼》[唐]卢僎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卢僎,字守成,范阳涿县人,唐玄宗时期大臣,诗人。生卒年不详,唐中宗时尚在世。《新唐书·儒学传》载:“自闻喜尉为学士,终吏部员外郎。”《全唐诗》卷九九录入其诗作十四首。诗题曰:南望楼,实际上有“登南楼而望远”之意。开元六年,卢僎自闻喜

  • 此人是五代马楚政权第一名将,楚王马殷因他而定鼎湖湘、开拓岭南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马殷

    大家都知道长沙马王堆汉墓,但是为什么要叫马王堆呢?原来这里曾经传说是马楚国王的陵墓。马楚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十国”之一,开国君主叫做马殷,木匠出身,本来仅仅是混世魔王孙儒部下的一名偏将。孙儒败亡后,他的余部在刘建锋率领下东逃,来到了今天的湖南地区。但不久后刘建锋就被自己部下陈赡杀死,军中二号人物的

  • 五马争槽:南楚国马殷儿子们内乱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马殷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这个时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人间地狱,短短五十多年就没有停止过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哀嚎遍野。然而这个乱世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机遇,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这个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建立楚国政权的马殷就是其中一个。马殷出生在晚唐时期,这个时候的唐朝早就没有了开

  • 述律皇后“断腕”确立权威,成为皇位继承人选定的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述律皇后

    辽天赞五年,阿保机率军东征渤海国。在契丹铁骑的强力冲击下,渤海国举国投降,阿保机遂将渤海国改为东丹国,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管理东丹国事务,自己则率军返回皇都。当年七月,在返程途中,一代雄主耶律阿保机病逝于扶余府,终年五十五岁。阿保机的意外离世,使得辽国的政局顿时变得扑朔迷离,各种势力都在明争暗斗

  • 以王齐翰《挑耳图》为例,浅谈士人的文人化

    历史人物编辑:麦兜爱吃瓜标签:王齐翰

    士人与文人的概念,统指古代的知识分子。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者却有着不同的界定与内涵。士族与文人,前者经济上独立,政治上具有社会治理的优先权,而后者虽然人身自由,但在经济上要依附皇家并以自身的学识涵养出仕,获得国家的供给。“士”到“士人阶层”,进而演绎为上层的士族与下层的寒士,最终全面文人化。史籍记

  • 赵延寿,这个一心想当皇帝的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赵延寿

    赵延寿,这个一心想当皇帝的人结局如何陈二虎一、赵德钧的干儿子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这首诗是赵延寿投降契丹后,写的一首有关塞外风光与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的诗。那么,这个赵延寿何人?赵延寿,常山(

  • 被猛将李存孝痛骂的小人,细看五代最委屈的背锅大将军——李存信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李存信

    引子: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王指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而这里面的李则指的是五代时期第一猛将李存孝,史书上记载其“骁勇冠绝,未曾挫败”,然而其最终还是因叛变义父李克用而被擒下车裂,在兵败投降之前,李存孝曾泣血控诉集团中的一个人曾对其无耻构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最终导致自己与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