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武侠古典小说《水浒传》之中,我相信看过后半部人的人绝对为梁山泊感到惋惜,当年梁山伯在未招安之时屡败官军,高俅、蔡京多次派遣能臣勇将前来征讨梁山泊,可最后的结果要么就是被杀要么就是投降了梁山泊。
也正是因为梁山泊愈挫愈勇,于是他的威名传遍了四方,四方好汉争相云集,这才有了梁山的“盛世”。
可是老话说的好“盛极而衰”,梁山泊在其最强盛的时候被朝廷招安,对于朝廷来说,他们也不信任这批草寇出身的贼寇,为了削弱梁山泊的实力,在这之后朝廷派遣梁山泊前往南方征讨方腊。
然而就是这次南征让梁山泊元气大伤,当时方腊手下有8员大将,其中就石宝一人就几乎干掉了梁山泊许多大将,而当梁山泊征讨方腊回来的时候,最后生还者仅有33人,外加上出家或者离开的,此次战役梁山泊元气大伤。
梁山泊打官军、击败大辽等都安然无恙,可是为何在方腊这儿就损失这么大呢?
方腊实力不弱于梁山泊是主要目的
根据《水浒传》之中的描述其实关于方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实力比起梁山泊是只强不弱,而且在真实的历史上,方腊几乎是席卷了北宋半壁江山,而宋江的梁山泊在当时只能说是小打小闹。
当然小说为了塑造宋朝的无能也为了突出梁山泊的强大,塑造了108将。
当时梁山泊有108将,108将之中以36天罡为主,这其中36天罡之中的“五虎上将”更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
梁山泊有“五虎上将”,难道方腊就没有吗?事实上,方腊手下的名将也不少,甚至有的比梁山泊“五虎上将”更强,比如方腊手下的第一大将方天定,其号称“南国第一名将”,他的一杆方天画戟号称“不亚于吕布”,在小说之中能跟方天定比肩的恐怕唯有“玉麒麟”卢俊义。
当然了,由于“玉麒麟”也是征讨方腊的主帅之一,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不能随意出战,没有了卢俊义,当时梁山泊几乎没有人是方天定的对手。
而除了方天定之外,石宝也是让人头疼的角色,此人的刀法不在关胜之下,而且更主要的是此人也是智勇双全,相比关胜他比关胜还更具备一个优势:那就是心狠手辣。
关胜是关公后人,因此行事作风较为光明正大,而石宝则没有这么多讲究,他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字:赢。
因此他在战场上就什么招数都能使出来,而他也堪称:梁山泊好汉的噩梦,“急先锋”索超、燕顺、邓飞等等一干好汉全部命丧于石宝之手。
也因此相比“不食人间烟火”的方天定来说,很多人认为石宝才是南国第一猛将。
梁山泊不占据地利优势
其次,梁山泊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之中损失惨重也是因为梁山泊不再主场作战的缘故,而且梁山泊征讨方腊大多数打的都是攻坚战,而梁山泊之前啸聚山林,很多时候打的是伏击战和水战,换一种打法也让梁山泊一时无法适应。
历来攻坚战就是最为惨烈的战斗,而且方腊占据的江南八州五十二县,每一个地方都很不好打,在地里位置上非常的险恶,通常都是“一幅莫当万夫莫开”,只需要少量精兵镇守就能够抵挡十万大军。
其实梁山泊的很多将领除了被方腊手下大将击杀之外,更多的也是死于乱军和攻坚战之中,比如张清和董平,在梁山上也是数一数二的角色,最后死法真让人想不通。
所以宋江每进攻一座城池,就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方腊等人是主场作战,相比宋江而言更具备地理优势。
而且除了攻坚战的残酷之外,后方不稳定也是让梁山泊损失惨重的原因之一,高俅蔡京等人一直视梁山泊为眼中疔肉中刺,派遣梁山泊征讨方腊的原因也是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所以南征方腊的征讨大军看似人多势众,可是很多都是出工不出力,硬仗恶仗还得靠梁山泊自己来打,而朝廷派来的官军很多都是驻扎在后方,所以双方实力在对等的情况下攻城的一方必然会付出惨痛代价。
也因为此次战役,梁山泊元气大伤,为之后高俅等人毒杀宋江埋下了伏笔,因为宋江等人再也没有梁山泊为靠山了,此刻他们也再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