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事情你以为自己快要成功了,结果这时恰恰不是成功,而是马上要面临失败,甚至是接近灾难,因为你只是看到了事情利好的一面,却很容易忽视那些极小的但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而很多事情的成败,恰恰就是取决于这些看起来不怎么样,但是在关键时候却不可或缺的因素。
就拿宋江来说,他本以为招安成功,这个项目就基本上达到目的了。起码可以这么认为,当他带着梁山军打完田虎、征完王庆,最后又不辞辛劳征了大辽,三战全胜,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这回朝廷应该兑现诺言,给大伙封赏了吧,结果发现,这仅仅是个开始。
因为更大的敌人,更厉害的对手,正在江南等着他。方腊起兵江南,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而且是本地作战,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都占有,梁山军舟车劳顿,而且还刚刚连续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打赢谈何容易。
估计当宋江接到朝廷的任务时,心中早就有上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哪是人干的活啊,这不是让哥几个去送死吗?但是招安都完成了,合同都签了,而且前面打了这么多仗,奖金都没给,这个时候不干,能行吗?兄弟们怎么看?
硬着头皮上吧,到了这个份上,反正就是案板上的肉,已经身不由己了,只有横下一条心,提着脑袋向前冲吧。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是就在大军要出征的时候,宋徽宗同学却将一个关键人物用一纸调令弄到了皇宫,这人就是安道全。老实说,当时无论留谁都可以,但就是不能留下老安啊,虽然他没有一点武功,虽然他在梁山也没有太突出的表现,但是这哥们的医术厉害啊,失去了他,就等于梁山失去了医疗保障,一旦有人受伤、生病,那么结果不堪设想。
事实也是如此,梁山军大军挥师南下,队伍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水土不服,成员生病,加上战斗受伤,结果这些都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多原本可以救治的好汉,就这样倒在了行军的路上,江南的战场。
宋徽宗为何在这个关键时候将安道全调进皇宫当御医呢?其实从阴谋论的角度来分析,那就非常容易得出答案。朝廷派梁山军去征方腊,其实输赢对朝廷来说无所谓。梁山军打输了,队伍打垮了,达到了朝廷的目的,因为干掉梁山军本来就是他们的初衷,这样以来还能损耗方腊一方的战斗力,朝廷完全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来收拾残局。
如果梁山军打赢了,干掉了方腊,而梁山军的实力大大受损,也达到了朝廷的目的,以后就可以分分钟收拾梁山军。
所以,无论怎么看,征方腊都是一次失败的战斗,尤其是对于梁山军来说。